因材施教文章
我想每一个“一对一”老师的教学生涯里,都在不时的出现让你印象深刻的学生或事件,考验着你对学生的把控度、改变着你对教学的认识。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数学教师,下面便从学生特点和教学实施两方面来说明“一对一”教学中我的体会。
一、高中生个性基本形成,差异性明显,必须因材施教。
案例一
有一次上课过程中,学生T的白裤子被我划上了红笔水,总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老絮叨,最终以我被他说烦、赔了他100元告罄。
另有一次他来上课,我问他“你吃饭了没啊”,他说:“没钱吃”还拿出了空的钱包让我看,我就请他吃了饭。结果买回来饭的第一句话竟是:“哎,老师以后都请我吃饭吧…”
前两天他的表表带坏了,见我时就说:“老师,你看我的表”。我看了一下说:“怎么了”他:“你看这里”,我:“表带坏了去换个啊”同时试图拿表想看一下坏的程度,他突然来了一句:“啊,老师你看我这表带本来就坏一点的啊,你一拿裂口开的更大了”,然后我就猜着了他要说什么,笑着说:“自己修哈”,他也开始鬼笑:“我去修表那儿问过了,那人说得送回原厂换表带,要两个月,我又没别的表带,不想修…”
观点:有些学生虽然已经在读高中,但思维模式还很孩子气。
案例二
那天我要去吃饭,看学生H在校区沙发那坐着,就问:“我去买汉堡,你吃什么,要不要带”她:“老师,我跟你一起去吧”。到买汉堡的时候她说:“老师我们吃套餐吧,正好你吃汉堡我吃鸡肉卷,还有杯奶茶可以给L带回去。”我说:“好啊”就这样我付了钱,我们回去了。第二天,她在沙发那吃饭,饭吃了二分之一不到。我问:“我去买水喔,要不要带”她端起饭就说:“老师,我给你一起”。我:“你饭吃到一半啊,端着饭走可以吗?我给你带没问题的”她:“没事,走吧”半路上她把饭丢了,到了买水的'时候又抢先要付钱,我就赶紧把零钱拿出来抢先递给了老板:“我们俩的”,那老板看了看我们就接了我的钱。她只好说:“那好吧,我就收了吧。”
观点:有些高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在成熟化和社会化。
二、高中生已接近成人,课后师生关系需要把握“度”。
案例
学生Y有一次因为答应了同学要帮着带东西,结果因为某些原因银行卡里钱取不了又不想失信,所以很胆怯又小声的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先借你100块钱啊…算了,我不借了,自己想办法吧”我看他挺为难的样子,便说:“可以的,我正好刚取的钱,你需要多少”,他:“130吧,我明天还你”,我:“没事,你可以下周来上课时再还我也行”。他:“那160吧”。后来两三周里他的确也把钱还我完了。可是刚还完的下一周他又开了口:“老师你有没有一个整一百,我想借一下…”
观点:学生和老师的年龄阶段和社会身份不同,而老师和家长却有相仿的地方。所以学生容易对我们产生依赖心理倾向。在课堂或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以身为范、言传身教;在学习之余或许我们可以将我们看到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传达给家长,但不是在很多事情上代替他们家长,也无法取代。在“一对一”课后,我们与学生的关系需要融洽但也需要“度”的把控。
三、高中生“一对一”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我见
“一对一”老师和学生的课外关系究竟怎样才是最好呢?
莫说,像家人;
莫说,像朋友;
不是不切实而是不最关键。
“一对一”老师应该把什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旨呢?
莫谈,素质教育; 莫谈,教书育人;不是不关键而是不最切实。
始终认为在应试背景下、课外辅导环境中,学生成绩的提高和稳定才是一对一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拿自己来说,我喜欢美食,每到一处都会先问身边的人我所在的地方哪的饭好吃。然后先去看看,接着会在需要吃饭的时候去那家尝一下:若好吃,才会像推荐给我的人一样去推荐给下个人;若一般,会轻描淡写:还好;不好吃会根据饭不好吃的程度、价钱和服务以及当时状况等的情况决定怎样。而且好像从来自己或别人问的总是:“哪的饭好吃喔”,或者“那个**的饭怎么样啊”。所以关注教学质量这个关键点,才能赢得好口碑。
关于怎么实施教学的理论有很多,作为老师,我更希望的是从知识学习方面助他们一臂之力;同时家长和学生选择我们的初衷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所以,在学习上我觉得要真的看到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然后去认真落实:知识检测、针对性教案、阶段测评、课后回访,才是教学实施的主旨,也应该是“一对一”教师的工作重心。
【因材施教文章】相关文章:
1.论因材施教作文
4.梦想文章励志文章
5.销售文章励志文章
6.高考文章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