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三日》的影评

时间:2018-02-25 11:18:01 精彩影评 我要投稿

有关《危情三日》的影评

  篇一:

  1976年, 北岛写了一首名为《回答》的诗,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诗眼其实是充满力量的四个字:“我不相信!”

  面对周遭的黑暗和丑恶,“我不相信”是一种决绝的态度和不妥协,但这种愤怒的对抗中其实蕴藏着对光明和美好的期待。我不相信丑恶会是常态,我相信美好终将到来。

  那么,什么是值得我们相信的呢。

  《危情三日》为我们提一供了一个范本。一个有着平静而美满生活的家庭,妻子突然成了杀人嫌疑犯,且证据确凿。面对这样的情形,丈夫该怎么做?曾经凭借《撞 车》捧获奥斯卡的导演Paul Haggis,在《撞车》中已经展现了对情感把握的功力。不同于《撞车》的群像,《危情三日》几乎是Russell Crowe饰演的丈夫一人的独角戏,但在精良的剧本和没了大肚子的澳洲影帝的动人表演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旧细腻而动人。

  因为,丈夫的回答是:我相信。他甚至没有问过自己的妻子到底是不是她做的,因为他相信,那是他的爱人,那天晚上他们还一起吃饭、耳鬓厮一磨,她绝不会做这样 的事。即使所有的证据都对她不利,即使他们的律师都劝他,“你忘记她是你的爱人,再去看看报告”,言下之意是你被你的情感蒙蔽了双眼,从而罔顾事实。这是 一种我们经常看到的逻辑,也往往是正确的逻辑。但丈夫此时的信任已经让旁人感觉到了偏执和疯狂,面对一点一点消失的希望和时间,看着自己爱的人是如此的无 助和绝望,他选择了铤而走险。

  电一影用了丈夫的一堂课来阐释他的内心,相似的手法让我想到了《大卫戈尔的一生》,同样是时日无多的死囚,同样是细腻的情感,同样用了主人公的一堂课来点 题。但不同于大卫课堂上的拉康哲学,丈夫的一堂课显得浅显而明晰:堂吉诃德,一个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化身。最纯粹而彻底的信念给了他偏执的理由,给了他拒绝 所谓理性的理由。

  篇二:

  作为一部好莱坞的商业类型片,本片其实并无大的新意,种种设置和剧情都很常见(正如上文的点题一课),因而本片也被人诟病俗套。但俗套一词对于商业电一影而 言,从来不是贬义词。况且《危情三日》走的是最正统的商业片的路子,跟对奥斯卡评委口味的《撞车》不一样,尽管都在“人性”二字上作文章,但一部想赚钱的 商业片不会搞得那么暧一昧多义,不会是探讨式的,而是歌颂式展现式的(所谓主旋律)。正因为注重家庭是美国人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点,因而歌颂亲情(爱情)也 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片常见的主题。但能做到《危情三日》这么精致的绝对是凤一毛一麟角,把主流的感情模一式照顾的面面俱到。以男主角为中心,他与亲人之间的情感都 是教科书般的动人。主轴当然是夫妻俩的爱情,其实我们看到的基本是一个好男人爱他妻子所能达到的极限版本。在这里必须再次夸赞剧本的精良,对感情的描摹层 层推进,开篇简洁地交代人物关系,一顿晚饭一顿早餐就让我们有了“家庭和睦”的直观感受。妻子入狱后一戏剧冲突到了一个小高|潮,三年时间足以让孩子疏远母 亲,但丈夫无条件的信任,决不放弃的精神非常动人。也为之后所有的疯狂铺垫了合理性。

  当然,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似乎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极一品好男人。连妻子都被他这样的完美弄得有点崩溃。Russell Crowe独自照顾儿子的三年内,工作、官司、孤独,都不曾让他忽视了对儿子的关爱,对单亲母亲的示好也没有丝毫动心。他心中只有妻子和家人,并且这份爱 不因分离而减弱,不因他人的所谓理性而怀疑,这是真正的爱,这也是罕见的爱,美好到不真实。但这正是我最喜欢的“不真实”,其实跟天朝主旋律片的不真实是 一个道理,我们知道已经罕见到几乎不可能,但由于这是我们所向往的终极的美好,所以我们情愿相信这是真的。

  父子情的处理着墨不多,但极为出色。丈夫与儿子的不用多言,而更加打动我的是丈夫跟他的“从不说话”的父亲之间的寥寥三场戏。其中第二场简直太棒了:丈夫 抢好钱来接儿子,儿子在爷爷奶奶家睡着了,劳累的他在儿子身边睡下。而爷爷从他的包里发现了机票,猜到他的打算。等到他醒来带着儿子告别时,知道这是永别 的爷爷那内敛而充满着情感的一句“再见”,那一个对望的眼神,让人泪流满面。祖孙三代将父子之间“依恋——对抗——反思——理解”的复杂关系演绎的相当动 人。

  篇三:

  本片选择Russell Crowe当男主角,是对他演技的信任,能如他在《美丽心灵》里的层次丰富,和《洛城机密》里的拳脚利落的男演员,即使在好莱坞也不多。《危情三日》走的 是正宗商业片的路子,这也就决定了不能单靠剧情的张力卖座。影片的后大半部分篇幅是很有技术性地讲述一个越狱的故事。

  当然,不同于肖申克的安迪和狐狸河的史沟飞,身为社区大学教师的丈夫没上述二人牛逼。他身为普通人,却要完成“在监狱外帮一个没有合谋过的女杀人犯从市区 的监狱越狱”这项技术难度高到爆的任务。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将丈夫对妻子的爱推到了最高的地步。 上一页12下一页

  而之后的越狱过程,是影片剧情中相当有技术含量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和特殊能力的人去越狱,倒是其它影片中没有涉及过的题材。也是一大商业卖点。丈 夫靠着咨询高手、网上学教程这种极具时代感的方式,一步一步实施着他的计划。但买假身份一证明被打,实验钥匙险些被抓吓得直吐。种种真实中体现着艰难,当然 剧情如果按这样发展下去,丈夫在挫折和不断逼近的最后期限中崩溃,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也更能深入探讨人性。但这样做一来浪费了Russell Crowe的好身手,二来买票的观众也就不愿意了。于是有了后半部分不逊于同题材大片的越狱戏码。

  最后的三天,从丈夫去抢劫毒贩开始,就开始主打商业片的另外一个卖点:动作和悬念了。我们不用管Russell Crowe专业的射击技能是否合理,为啥能做出天衣无缝的计划。只管看好看的剧情和场面就算了。虽然最后的整个走向是俗套中的俗套,所有手法(无论剧中人 物的还是主创的)都可以在其他片中找到先例。但那段巨长无比的逃亡戏却非常能抓住观众的心。由于前面的情感铺垫非常出色,所有的观众都对这个极一品好男人有 了极大的认同感。因而在这段时间和空间上都很有广度的逃亡戏中,观众一方面有对丈夫之前行为解密的快一感,而更加直接的快一感来自于对这一家人能否成功逃走的 悬念和期待。这段戏也成为了我最近观影体验中最惴惴不安,最有刺激感的一次。

  逃亡过程中妻子发现见不到儿子时跳车的一场戏更是神来之笔,一方面母子之间的情感和疏远是一个扣子,在此得到了解一开。而且两个人停下车在陽光草地上安静地 坐下,也舒缓了情绪,为下一波刺激积蓄能量。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此片在电一影技术上的出色,节奏的良好把握和细节的雕琢,再加上打动人心的情感,和在此情 感铺垫下带给人地强烈紧张感,这差不多是商业片能给观众最好的观影体验了。

  篇四:

  本片的结尾略嫌拖沓,放在其他片子里,最后一家三口在委内瑞拉幸福地生活下去就完了。但本片又用了好多篇幅来讲警察的调查,甚至还原了案发当晚的真实情 况,但这其实是情感上最后、也是最美好的释放点。之前一直保留着到底是不是她做的的悬念,而当真相大白,丈夫的无条件的相信是正确的时,这样的设置比开放 式或者黑暗的结尾都好的太多,也更加隽永。

  因为,正如我一直说的,本片最打动我的就是丈夫的“我相信”。尽管基于这个理想主义的信念,他做了许多常人看起来的傻事,会把一切都搞糟的傻事,如果不是 运气出奇的好,恐怕早就多了两条冤魂和一个孤儿了。但他最初的信念,对美好和爱的坚持到底是对是错呢?影片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答案:对,就应该这样。这就 是这部类型片能够给我们的:完美的观影体验和感动。不真实又怎样,电一影本来就是造梦的,本来就是有关理想的。

  这样好的片子,居然在北美票房惨败。当然我们可以历数他的缺点:人物设置除了男主角都很单薄,动作场面乏善可陈,但更直接的原因我想还是跟哈七撞车的缘 故。这对于信心满满歌颂理想主义的导演不吝是当头一棒。如同生活中一样,理想主义者不知道当头挨过多少棒了。但没有关系,我相信好电一影总会得到公正的评 价。

  如果说《危情三日》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剧情,都是理想化了的乌托邦,本片票房的失败也验证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世界始终有着无限的差距,但正如北岛在那首诗中写 的: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我相信的,是丑恶黑暗总会过去,美好光明终将到来。我相信倒在路边的老太太不是想讹诈,我相信火车上搭话的陌生 人不是骗子,我相信所有人都痛恨的事情不会是永恒的,我相信世界会变得美好如我们的想象。尽管要学会不那么天真,尽管知道有时要避让。但对于所有的美好、 期待、爱和善良,我只会用一种态度去对待,那就是:

  我相信。

【有关《危情三日》的影评】相关文章:

1.《危情天平》读后感范文

2.《浮云》的影评

3.危姓女孩的名字

4.《推手》影评

5.《阿凡提》影评

6.《天道》影评

7.《英雄》影评

8.海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