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上的记忆文章1500字
炕桌上的记忆文章1500字
在百度查找图片时,无意中发现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炕桌照片,感觉了格外的亲切和激动,又一次打开尘封的记忆。
炕桌,伴随我走过半辈子,伴随着我家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的童年时代,家里虽然窘迫,可是,天真占据了生活中的苦涩的位置。我们兄弟姊妹共同拥挤在两间低矮,也不宽敞的茅草屋里, 共同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共同一天三餐,嬉戏在这张炕桌的周围。
炕桌的好与坏是由材质来定,家庭富裕的是红松木的,桌面打着青釉,油光锃亮,像一面镜子。桌面的木纹,就像一泓泉水,打着漩涡。桌面的下方是一圈镶嵌木条围子,四个桌腿雕刻的有的像狮子爪一样,非常精致。家庭贫困的炕桌是杨木,或者是桦木制作的,制作简单粗糙,一块木板用锛子,锛了四个槽,镶上四个腿,穿上四个利于拉力的横撑,也没钱买青釉涂抹,就着白茬用。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变了颜色,干净的`人家,变得黄褐色,埋汰人家,就是土黑色了。
记得,小时候一个放寒假的晚上,我与左邻右舍的同学约好,到我家来写作业和学习。70年代的学生要编制学习小组,就是晚上轮流到同学家一起学习,写作业。所以今晚轮到我家了,我放好炕桌,然后小心翼翼的点燃煤油灯,顿时,屋里亮了起来,那一点点跳跃的光,泛着一圈一圈温暖的光的涟漪,驱走墙角的黑暗,散发着的黄晕的彩光。
房门开了,两位同学乐呵呵的走了进来,一位是男同学名叫张晨,一位是女同学名叫李亚杰。 我们三个是最要好的同学,其本上是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天天泡在一起,就睡觉能分开。今晚来我家,让我格外的高兴。
寒冬腊月的风咄咄逼人,我们吧炕桌放在炕头,开始默默地各自写着作业。张晨学习不好,老师把他编排在我们一组,他不爱写作业,思想总是溜号,一会喝水,一会又去招惹熟睡的小花猫。时而带着微笑来咨询我,我也把知道的毫无保留的告诉他。就在我们的作业接近尾声时,5岁的妹妹突然挤到我们跟前要上炕桌,她说要扭秧歌。妹妹是我家的老小,模样俊俏,聪明伶俐,父母非常宠她。因为每天晚上她要在炕桌上扭秧歌,我们一家人坐在周围,边敲着铜盆,边看着她浪不丢的表演,还要送去掌声,所以她又要开始表演了。
我急忙去哄她,“妹妹,好妹妹,等姐姐写完作业,看你扭秧歌,行吗!” 就看她努着小嘴说,不行!说着说着人已经上了炕桌,站在我们的作业本上。我赶紧把她抱了下来,她开始哭闹,怎么也哄不好。就在我没有辄的时候,李亚杰,从书包里拿出来五彩蜡笔和画本,送给妹妹,妹妹一看破涕为笑,拿着蜡笔在纸上没有章法的涂着,画着,有的像一道道彩虹,有的像绿油油的小草和树木。妹妹在涂鸦她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也完成了一天的作业。
那个年代因为家里贫穷,炕桌是多功能的。不仅用来吃饭,妈妈和面烙饼,擀面条,包饺子都在炕桌上来完成。也是妈妈经常用它来打袼褙做鞋,袼褙就是把一些平时不能穿的破旧衣服,拆洗干净,有长条的,有方块的,叠的板板整整备用。然后把面粉和水放在锅里,用文火烧开搅拌,就成浆糊。等浆糊凉透了,看见妈妈拿一张窗户纸铺在桌子上,用长满老茧的双手,一层浆糊一层旧布,一层旧布一层浆糊,就这样码着落着。然后把袼褙揭下来,钉在朝阳的墙上。等袼褙干了,妈妈拿着鞋底样子在上面画着剪着,在一片一片的粘合在一起做着鞋底,然后用事先捻好的麻绳一圈一圈的纳着。妈妈的辛苦和伟大的爱一针一针的纳入一双双温暖的棉鞋里。
父母平日里忙忙碌碌,起早贪黑的为家里的生活操劳着,很少有时间在一起唠嗑。只有在吃饭时,只有在炕桌前,他们才有空说些互相关心的话语,商量家里的大事小情,哥哥长大了,该娶媳妇了,姐姐也到了找婆家的年纪了,另外捎带着屯子里东家长李家短的事情,温馨的话语总也说不完。
炕桌旁让我念念不忘的,那就是每天吃饭时,妈妈心疼爸爸干活太累,会把煮熟的鸡蛋或者咸鸭蛋,剥了皮偷偷地埋在爸爸的饭碗里,爸爸也舍不得吃,又分给了孩子们吃。所以一到吃饭时我们都会盯着爸爸看,爸爸冲着我们笑着,把好吃的夹给我们,自己吃着玉米粥就咸菜。父母的爱真是无私的,宁可自己吃苦遭罪,没有一句怨言。
夜里醒来时,总会看到眼前的妈妈坐在炕桌前,用勤劳的双手,用炙热的爱为我们缝补着衣裳和缝制着大小不一的布鞋。花白的头发遮挡不住妈妈苍老的容颜,在昏暗的油灯下显得更加清瘦憔悴 ,每当这一刻心里的酸楚油然而生,安安许诺,长大好好孝敬父母。
炕桌我一直眷恋着,它不仅陪我吃过香喷喷的饭菜,也能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炕桌上也滴落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我写给远方心上人身影…..
炕桌上的故事,依然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那山,那水,那棵门前的老树连同家的模样一起伴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