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文章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突然想到古人一句话:“一人独所困,所困在众愚。”有没有必要写下去呢?结果很明显,一种是会受到颇有血性和正义感之士所赞;二种就是被那些扭曲了灵魂的人所指骂为“神经质”或文明称“牢骚之作”。
很负责地说,我的作品虚构者不多,100%来自生活。我喜欢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从不顾及别人对的看法。我认为好的作品虽不是正史,但它的影响力却不小于它的作用。作品的观点,思维以及阐述的方向,归根结底都会影响身边人的观念。我认为,作品首先要明白个性,主张观点,形成个人的文风特点,那就是依据事实,该批则批;该赞则赞;绝不能人云亦云,中庸之道。用稀泥抹光墙的方式创作永远不是一个作家应该有的个性,永远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文字角度论之,这样的作品永远不具生命力,更谈不上千古留传,光柄青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文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道德水准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无论谁的作品,一定会贯穿自己对世界观的'观点和态度。一些自称文人墨客的大家,专家善于玩些高深莫测的把戏,利用深奥的文字把作品搞的神乎其神,云里来雾里去、让人看不懂理不清。这样的作品,谁敢下定论呢?因为你看不懂,咋能评判呢?好的作品应该是大众化,主要体现在:真实是生命、文字是身躯、观点是骨骼、技巧是血液。这样论之,天下人就一目了然了。
我常对朋友说: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揭示最深奥的道理,那么这个人就是最有学问的人。如果用最华丽的语言,用深奥的哲理去解释最简单的道理,那么,这个人就是糊涂虫,就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根本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与时俱进。
成功的文学创作,我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生活的真实性,要用清晰的理念去展示。二是把握时代的主脉,要用独特的眼光去捕获创作的灵光。三是用基本的文字表述。四是技巧的处理。真实要与读者建立诚信。主脉可以把握社会动态,围绕当代人认可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用生动的真实的生活原型,揭示一个生活真谛昭示出人性的共性,提出启迪的目标,就叫做创作上的对症下药。这样的作品出来,一是读者可以寻觅到社会众生的影子而喜欢,二是作品本身标新立异前无古人,没有走前人创作的固定模式,所以作品犹如一个鲜活的生命而吸引编辑的眼球。如果只为商业炒作,华而取宠,作品一定毫无生机,让人看不到作品的灵魂和作者的脊梁骨气。
要当一名作家,不是件容易的事,凭热情远远是不够的,一个作家的基本素质首先是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学驾驭能力,这是老生常谈的道理。我认为除这些基本必备条件外,更重要的还要具有这么几种条件:
一是要有做人的刚毅。凡事要有自我主见。这是作品确立方向的关键。这类作家的作品磅礴外尚能让人在作品中感知到一种霸气。它就像做人一样,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彰显出超凡脱俗的做人原则。相反,作品虽行云流水,但缺乏朝气,让人不愿读下去。
二是敢于自我斗争,是营造成功作品的基础。自我斗争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前怕狼,后怕虎,树叶落下怕砸头,凡事以和为贵,结果作品平平庸庸,一团和气。因此,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强弱于否,其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诸如一个记者一样,如果只报道喜事,不敢去碰坏事,那么他一生在世人眼里都是个平庸的人。
三是精于收集,善于观察,反复斟酌是塑造作品的灵魂。好文章来自内心情感,不是闭造车,坐而杜撰。一篇好的作品当作家塑造结束时,总觉心情释放而兴奋。凭空捏造者,总觉的是负担而劳累,原因很简单,文学创作的机会绝对倾向于有心之人。生活素材多,犹如厨师自能做出好菜,而无生活素材,只能是无米之炊。如何出精品?自然少不了反复雕酌细刻。方显出作品灵魂。
【如何创作文章】相关文章:
3.如何观察文章
4.如何分析文章结构
5.如何修改文章
6.如何实现梦想文章
7.如何直面坎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