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杂谈的杂文随笔

时间:2018-09-30 16:24:03 杂谈 我要投稿

语言杂谈二则的杂文随笔

  1、馔玉炊金如何解?

语言杂谈二则的杂文随笔

  一个老朋友痴迷于《红楼梦》,在他的一篇博文中说到了富察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中的最后一首。

  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

  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其中的“馔玉炊金”,他的理解是:很贵重的饭菜,所以就是很丰盛的。这应该是流行并且也为大家认可的理解。“馔”指的是饮食,“炊”当然是烧火做饭。“金”、“玉”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就是富贵的代表,只要是中国人,谁没听说过“金有价、玉无价”呢,而要是能达到“金玉满堂”,就算有个别人觉得俗气,但绝大多数人也会感到人生没有白过。吃的东西是和“玉”一样的价格,连做饭用的材料都和“金”价差不多,那这饭该有多丰盛,就不用多说了吧。这当然也可以用现在的话来验证,比如我们参照这个结构来造一个句子:车奔驰,表百达翡丽。开的车是奔驰,戴的表是百达翡丽,有钱吧?可要是换个角度,这句话理解成:所有的车对于我来说都是奔驰,所有的表对于我来说都是百达翡丽呢?意思可就反了,它就变成了任何车对于说话人来说都和“奔驰”一样、任何表也和“百达翡丽”差不多,那就表示说“老子买不起”。这里的“馔玉炊金”也这样可以理解成:日常吃的饭菜、做饭用的材料对于主人公来说就像是“金”、“玉”一样贵重。那它的意思就变成了主人公吃不起饭菜,很贫穷的意思了。所以语言这东西很奇妙,尤其是写到诗词里的语言,由于字数的限制,表达的意思就不是太明确,有些当然也涉及到典故或者前人的应用,要理解就要知道有关的内容。

  这个词的出处应该是《战国策》,是关于苏秦的: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大意是说苏秦到楚国后好不容易见到了楚王,两个人交谈后(当然交谈应该非常融洽),苏秦却告别说要离开。

  楚王就很奇怪,急忙问:“我听先生的话就如同听古代圣贤的话。现在先生您不远千里来见我,却又不肯留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苏秦回答说:“大王您这里的吃的对我来说就如同玉器,烧的柴火就好像桂木,想找见您面通报的人像找一个鬼魂,结果要见到您就好像见到上帝。大王您难道想让我吃那么贵的东西,却很少有机会见到您吗?”

  楚王说:“我明白了,先生您就先住下吧。”

  这里苏秦明显是在向楚王诉苦,说他当时的情况是没办法在楚国生存下去的。“食玉”其实就是“食物像玉器一样”,他买不起。

  当然,这个词变成现在这样完整地出现,是在骆宾王的《帝京篇》里:“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这里“炊金馔玉”的意思很明显是说吃的.东西非常高档。从此以后,“馔玉炊金”就成了生活奢华的代名词。像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直到饥时闻饭过,龙涎不及粪渣香。” 而洪升在《长生殿》里也这么写:“寻常进御大官,馔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犹兀自嫌他调和无当。”赵翼在《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乃又有诗来索战再作长句报之》:“更置循王田租六十四万斛,听君馔玉炊珠果其腹。”由于这些明清文人们都这么写,那么富察明义在这首诗里的意思当然也应该这么理解才对,这也就是现当代红学家们普遍这么理解的原因。

  别人怎么用都是别人的事,我们还得回到这首诗。关于作者富察明义,据说他和曹雪芹是忘年交(好像说他比曹雪芹小二十岁左右),而他的《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据说是在看过曹雪芹“原版《红楼梦》”后所写的,也因此被红学家们追捧为研究原本《红楼梦》的第一手资料。而关于这首诗的主题由于红学家里的“自传派”们认为和他们心目中曹雪芹的经历很“相似”,所以怀疑这首诗不是和前面十九首一样是关于《红楼梦》里人物情节的,而是专门写曹雪芹的。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吧。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有些“异议”外,其它没有什么难处。诗中出现的石季伦,就是《世说新语》中“石王斗富”主角之一的石崇。现在我们熟悉的石崇似乎除了用铁如意打碎王恺借来夸耀的二尺来高的珊瑚树,而他家里看傻王恺的三尺、四尺的珊瑚树到处都是外,就是他和绿珠的故事了。说的是在他生命的末期,已经失势的他碰到了当红的权贵孙秀。而这个孙秀看上了他的一个爱妾,能歌善舞的绿珠。派人来向他要这个绿珠。而他是喜欢这个绿珠的,没有给。结果大怒的孙秀劝赵王司马伦杀了他。在被杀前,据说这个石崇对绿珠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而那个绿珠就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然后她就跳楼而死。至于这个故事有多么得不合乎实际(古人的楼再高能高到哪去),这个石崇在历史上又是多么得残忍(客人来了,让侍女劝酒,哪个客人不喝就杀了哪个侍女),我不想在这里评说。而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就是说:以前你也和石崇一样,有许多的妙龄少女在陪伴,石崇死时,至少有一个跳楼的绿珠,可你呢?你比起他来可就不如了。单从这两句表达的意思来看,要是说这是写作者曹雪芹的诗,那我觉得他们要么是老朋友,要么这个富察明义就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公子哥”。因为这明显有一种戏谑在,而这种戏谑有些像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只有残忍到没有多少人性的人才能做得出吧?我当然不愿意这么恶意地猜测古人,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就是写他看到的故事里的贾宝玉。那么,这首诗中的“馔玉炊金”要是理解成“奢华的生活”,那么它写的应该是作者看到的书中贾宝玉的一生:奢华的日子没过上多久,曾经的贵公子就变得生活艰难;曾经陪伴他的那些佳人们到哪去了呢?比起石崇来,可是要惭愧的。而要是理解成“贫穷的日子”呢?就变成了对书中特定时刻的贾宝玉的描述(这种理解也好像更可能认为是对作者的描写):贫苦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曾经富贵的公子就瘦成这个样子了。曾经陪伴你的那些佳人们到哪去了呢?比起石崇来,可是要惭愧的。

  当然了,考虑到作者所在时代的语境,我觉得把“馔玉炊金”理解成“奢华的生活”应该是合适的。而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有好多词,像“呆若木鸡”、“愚不可及”等等,我们现在用的和古人最初的意思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读文章尤其是古人文章时要多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而不要按现在的意思去理解,以免造成理解错误。

  读音与表意

  几天前和几个老友在微信朋友圈聊天,说到了各自常常在生活中碰到的汉字读音问题。由于他们是老师,所以常怕读错字。说话间,以前一直在书本上的所谓的知识突然活了起来,汉字和所有其它的书面文字一样,具有音和义两个方面的特点,但汉字的“义”统一而“音”却差别很大,也就是同样的字,在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村子(所谓的三十里不同风)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我们常说到的方言。其它语系应该也有方言,像英语,可他们的“方言”只是重音出现的地方不太一样,基本读法是一样的。而我们的方言却会把一个字读出你根本不能听懂的音来。比如“下”,普通话读音是xia,而在我的家乡甘肃武威地区读出来却是“ha”。而这种情况的形成当然是秦始皇的功绩,在他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把各不相同的文字统一成立了一种,这就是历史书上说的“书同文”。这种强制性的方式,在当时肯定会遭遇到各种各样地抵抗,并且大秦帝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了,但这种统一的文字却沿用了下来。它的好处很明显,不同地区的人尽管说出话来不一定能相互理解;可只要写出来,成了书面的文字后,大家就能明白。

  那天我们说到的是在学校生活里常用的“莘莘学子”,其中的“莘莘”标准读法是(shen shen),由于这个字(莘)不属于常用字,在我们小时,几乎就没有碰到过,所以按照“认字认半边”的原则,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读(xin)。这种情况一般人当然不在意,而作为老师,当然会被人笑。尽管这个字确实也可以读成xin,在江浙一带就这么读;而读成shen却是山东江苏一带的读法。据说在先秦有一个古莘国,而在《诗经》里也有“鱼在在藻,有莘其尾。”古人为什么会读成shen,现在说不太清楚,但这个人一定是跟随齐国稷下学宫“毕业生”学习的古典应该是不会错的吧?从这也可以看出,文化这玩艺确实有先入为主的特色,就算是错误,只要他先错了,后面有人用,它就会成为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的被确认,却有可能会导致好多本来可能很优秀的文化被消灭。

  现在,我们国家推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也就是读音以北方话读音为基础)的普通话已经很多年。从语言的本质上来说,这种推广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语言是为了交流的,你要在全国范围内行走,而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需要借助于辅助手段,总不是很方便的。当然,这种普及推广,就有可能把我们从小熟悉的地方方言给灭绝。比如在我听来异常亲切的武威话(方言)就有可能给灭绝了。这就是文化交流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也是我们常说的“爱的代价”。

【语言杂谈二则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初夏杂谈杂文随笔

2.教育杂谈杂文随笔

3.杂谈历代隐士杂文随笔

4.关于肉的杂谈杂文随笔

5.世界杯杂谈的杂文随笔

6.杂谈的随笔

7.杂文选读:文化杂谈

8.周国平的随笔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