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同学在揣测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就文优秀论文,经常感到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而老师在引导时,经常也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同学比较,以此来协助同学品味语言,积累语感,但缺点是肢解了文章,同学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怎样让同学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比较来整体感悟文章思路和表达方式呢?
下面我以《鲸》的教学为例,谈谈自身的体会。
《鲸》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说明文。备课时,我选择了苏教版第五册的《蓝鲸》作为比较探究的对象。教学时,我以《鲸》为主,以《蓝鲸》为辅。着重引导同学从两篇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究,感悟语言。
比较结构 两篇文章的主体局部介绍都是生活习性,我让同学们围绕这一点,将两文对照起来看,让他们探究发现其中的不同。通过研讨,他们发现同样都是介绍生活习性,《鲸》分别用四个自然段介绍了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些生活习性,而《蓝鲸》却把“行动迅速”、“换气喷水”、“力气很大”这三个方面合在一个自然段之中,单独用一个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蓝鲸“吃东西”的生活习性。通过比较,他们领悟到作者根据自身表达的需要,在结构上相应有各种形式。同学们既丰富了这类文章的经验,又积累了写此类文的知识。
比较语言 由于两篇文章都着重介绍了鲸的吃食,探究两位作者在写鲸吃食的动作上的差别,既必要又有趣。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两位作者在用词上大致相同,最大的不同是:《鲸》中“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而《蓝鲸》中“(它)猛地向前一推,大量的鱼虾和海水就会一涌而入。”其中“吸”和“推”两个动词到底哪个用得准呢?同学通过想象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吸”用得准。鱼儿很机敏,鲸一推,海水一动,它们就会逃窜了。有的.说,“推”用得准。鲸主要吃较大的鱼,它的吸力够大吗?还有的说,必需两个动作同时进行,鲸才干吃到更多的食物。其实,结论是次要的,关键是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不只加深了对鲸吃食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感受、理解、欣赏和语言的能力。
比较说明方法 两文也都介绍了鲸“体形大”这一特点,我便引导同学探究两位作者各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清这一特点的。同学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用“作比较”“打比如”“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效果最佳。其中《鲸》写到:“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那么重”;而《蓝鲸》却是这样写的:“(它)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也就是说,写鲸大可以从“局部” 或“整体”两方面来作比较,于是他们明白了要说明一个特点可用哪些方法,同时也明白如何写才干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真正是活学活用
【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相关文章:
6.高考物理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