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生活处处皆文章

时间:2020-07-07 17:40:55 文章 我要投稿

试述生活处处皆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学生的习作应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表达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藏,我们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不断发现,开掘生活信息之源,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让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一、自然美景——看到的习作素材。

  美妙的大自然,五彩缤纷,千变万化,它既是无穷无尽的画卷,又是神奇莫测的万花筒。春云夏雨、秋月冬雪,无不独具风姿;大山小溪又有其无穷的奥妙;鲜花、小草、绿树、嫩果点缀大地,美化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才可为作文积累素材。

  案例

  初冬的一次习作课上,我正在进行作文评点,忽然一阵狂风吹过,教室外面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有几位同学便向窗外张望,我不免眉头一皱,用目光注视着这几位同学,本想制止他们,哪知,同学们的目光跟着我一齐投向这几个同学。这下可糟了,教室里顿时泛起了层层波浪。有的同学小声议论:“下雪了!”有的说:“这雪花真好看!”有的……看到这情景,我明白,同学们的心已经收不回来了,干脆让他们看个够。于是我说:“同学们既然这么喜欢雪,那我们就到外面欣赏雪景如何?”同学们一拥而出,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奇地观赏着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回来,我让他们写一篇关于“雪”的文章。结果不少同学很快就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就是所谓的“情动而辞发”的缘故吧!

  二、社会万态——悟到的习作素材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变化,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勤奋工作等等,无不为学生提供着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我们只有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全面了解社会,才会使他们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及鲜明的时代性。

  案例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取消了所有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给父母擦一次鞋。好多同学乍听都很惊奇,我神秘地一笑:“这是秘密。”第二天作文课上,我就问同学们:“我们父母的鞋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同学都踊跃回答,有的说:“破烂不堪。”有的说:“饱经沧桑。”有的……我又问:“父母的鞋为什么会这样?”“给父母擦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刚开始陷入了沉思,接着便开始了讨论,气氛异常热烈。我看时机已到,便说:“今天,我们就以《给妈妈(爸爸)擦鞋》为题写一篇文章吧。”因同学们都有独特体验,故文章大都写得真实、具体、感人、深刻。其中一篇还发表在《古浪文苑》上。

  三、课间游戏——玩出的习作素材

  好动喜玩,实乃孩子天性。课间,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有的玩四驱车,有的玩跳绳,有的玩溜溜球,还有的玩起了乒乓球……总之,不管孩子们做什么游戏,都是那么的专注、认真。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这些不就都是孩子们信手可得的习作素材吗?

  案例

  那年,因学校在元旦要举行一次灯谜晚会。所以课间常见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猜谜语。于是,在习作课上,我让同学们猜谜语,同学们甭提多高兴了。猜谜结束后,我问:“同学们是怎样想、怎样猜的?”他们高兴地说:“这些谜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接着,我就要求他们针对人物特征,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并要求他们写完后,先别说出姓名与性别,念给大家先听,如果大家能猜出是谁,就说明文章已抓住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得具体、生动。同学们由于写的都是熟人熟事,因而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偶发事件——拾到的习作素材

  生活之水不会一成不变,它常会泛起涟漪。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我们如果引导学生随时撷取生活浪花,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呼唤,那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一次语文课上,我正领读课文,忽然一只小鸟从窗外飞了进来,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便被吸引过去了。小鸟在天花板上到处乱飞,教室里尘土弥漫,同学们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有的站在桌子上开窗户,有的拿起笤帚去追赶。我呢,正为小鸟扰乱课堂秩序生气,忽然灵机一动,有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素材吗?干脆放手让学生去“拾”吧。小鸟总算飞走了,可同学们的“恋鸟”热情却丝毫没有少,相互嘻笑着、谈论着,我趁势让学生把刚才的一幕写下来,结果同学们因亲身经历了,所以写出了不少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情趣的文章。

  五、亲历劳动——感到的习作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让学生到劳动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习作素材,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一年四季都是繁忙的,特别是在秋天挖甜菜、掰玉米等等的劳动机会很多,这些生产劳动是训练直觉思维、感受生活的极好机会,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案例

  那年秋天,学校搞勤工俭学给农户掰玉米。在玉米地里,同学们你追我赶,干得特别起劲。于是,我就将作文教学和这次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抛开课后安排的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作文题目,让他们感受体验后再动笔,结果不少学生写出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其中有一篇《玉米熟了》,还发表于《学生天地》。

  总之,生活处处有文章。我们的作文训练不能离开学生见闻的实际,更不能离开学生真切的生活。只要我们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捕捉,就会撷取到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文章。

【试述生活处处皆文章】相关文章:

1.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感悟

2.生活处处皆须度在生活感悟

3.处处留心皆学问

4.浅谈生活处处有文章

5.生活处处有文章作文

6.处处留心皆学问美文欣赏

7.处处留心皆花期经典美文

8.鲜花处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