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导学案

时间:2024-06-24 22:09:39 古代诗歌 我要投稿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悟诗歌情感,初步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了解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自主学习

  1、补充知识卡片,阅读并划出重点。

  (1)《观沧海》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到了东汉献帝时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魏国,追尊为武帝。享年六十六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3)《次北固山下》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作者简介:王湾(生卒年不详):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史学家。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

  (4)《天净沙·秋思》

  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二维码《古代诗歌四首》

  课文朗读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再自己朗读。[S1]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学常识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著有《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代诗人,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

  3、《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_______作家、_______家。他与_______ 、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

  合作探究

  1、《观沧海》一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其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想象之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a2]

  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4、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5、人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a3]

  合作探究答案

  1、“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写

  这首乐府诗通过登高远望歌颂了包罗万象的大海和生机勃勃的山岛,抒发了诗人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宏伟抱负。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4、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景物的色彩是昏暗、衰朽的、情感压抑、低沉、毫无生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深秋荒凉肃杀的景象,渲染出冷落暗淡的气氛,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凄苦的村野图。

  [S1]补二维码链接:《古代诗歌四首》朗读。

  [a2]赏析名句的一般答题步骤是什么?

  (1)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a3]小令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言简义丰、多方映衬、动静相生、情景交融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2. 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并体会这两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联想法、讨论法。

  预习案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 》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 言律诗、 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或 。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 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 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 、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 ,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 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 ”这一联闻名。

  3、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4、解释字词意思,在括号内给黑体字注音

  临: 碣( )石:

  何: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

  若: 幸甚至哉:

  次: 客路:

  残( )夜: 归雁( ):

  5.给《观沧海》和》《次北 固山下》划分音节停顿。

  反馈案

  一.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 给下面加粗字或词 释义。以观沧海: 星汉灿烂:

  2.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从写景的虚实上来看,这首诗前八句写 ,后四句写 。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一副景象?

  二.朗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以下各题。

  1.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 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3.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三.默写《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2. 想象诗歌中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 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解读和鉴赏古代诗歌。

  【学习重难点】

  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解读和鉴赏古代诗歌。

  【学法指导】

  朗读法、联想法、讨论法。

  预习案

  1、了解诗人白居易和马致远

  白居易(772~846),字 ,晚年自号 。 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 诗(从诗歌形式来回答)。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 时期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2、“天净沙”是 __ ,“秋思”是 __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 _ ,配乐吟唱的。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 。 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解释字词意思

  水面初平: 云脚低:

  暖树: 不足:

  乱花: 才:

  没马蹄: 昏鸦:

  断肠:

  3.朗读《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 ”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4.初读《天净沙﹒秋思》,谈谈你的最大感受。

  反馈案

  一.朗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完成:

  1.《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句子是 。

  2.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 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 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二.默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根据它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描述时诗歌的原有意象不要增删,顺序可以调整,字数在110字左右。

  三. 按这四首诗歌的原文填空: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钱塘湖春行》中总体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 ,。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 , 。

  4.《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四.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是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外扩展】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以下两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 山怎样的特点? ____

  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古代诗歌》导学案】相关文章:

古代诗歌的四首导学案12-09

2017最新古代诗歌四首的导学案12-09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12-09

经典古代诗歌11-26

古代诗歌精选12-09

古代诗歌12-09

古代诗歌01-29

古代诗歌佳句03-09

古代经典诗歌鉴赏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