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气象知识

时间:2022-11-18 11:39:01 兆波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小学生气象知识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气象知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气象知识

  基本气象概念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气象”、“天气”、“气候”这三个名词,然而,“气象”、“天气”和“气候”的确切含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气象,用通俗话来说,就是指发生在天空里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

  气象台为什么能预报天气?

  天气的变化虽然很复杂,但是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做好预报工作首先要注意观测天气的变化,除了用仪器测量地面的情况外,还要利用雷达、气象卫星等手段来探测空中的天气变化。气象台定时收取全国以及国外各地方的气象资料后,根据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分析,就能作出天气预报来。

  气象服务的方式

  向政府机关提供决策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公益服务;向国民经济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项服务;专业有偿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

  气象信息包括什么内容?

  天气实况报告,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和警报,对过去天气的分析总结以及各种气候资料和气候分析。

  气象服务的手段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答询等公共转播媒介以及公报、气象警报器发布气象信息,近年来还发展了BB机寻呼台、语音信箱、计算机远程终端等信息分发传递途径。

  大气层有多厚?

  大气层可分为几个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而对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从10-12公里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对流层,主要天气现象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而北极光出现在离地面80-500公里这些区域里,500公里以上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

  为什么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家都知道,空气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是一种物质,是由许多气体分子所组成的,它也受到地心的引力,由于空气是可以压缩的气体,上层的空气压下层空气的上面,下层空气的密度就被压得变大了,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受到更上层的空气压缩的力量越小,所以密度也是越向上越小,而密度的大小,就是指空气浓度或稀薄的另外一种叫法,所以说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粒的尘埃、冰晶、水滴等。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紫、蓝、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微粒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天空呈现蔚蓝色。

  什么叫做寒潮?

  寒潮:势力强大的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南下,使温度急剧下降,当降到一定标准时,则称之为寒潮。

  寒潮标准为:

  冬季(12—2月),凡72小时内日平均温度下降5—7℃,称为冬季寒潮。日平均温度72小时内下降≥8℃,则称为强寒潮。

  春秋季(3—4月及10—11月),凡72小时内日平均温度下降7—9℃,称为春季寒潮或秋季寒潮。日平均温度72小时内下降≥10℃,则称为强寒潮。

  我县平均每年出现寒潮3—4次,并主要出现在春季的3、4月,秋季的10月,其频率分别是18%、31%和15%,而隆冬的一月反而较少,其频率仅为7%。

  3、4月的寒潮天气主要对春播育苗(秋)影响甚大。冬季的寒潮对牲畜越冬和人们生活带来影响,重者使作物、果树,特别是夏橙遭受冻害,造成严重减产。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目前已进入了厄尔尼诺的状态。

  厄尔尼诺来自于西班牙语,原义是“圣婴”,它的来源要从秘鲁渔场说起。

  沿着南美洲西岸(也就是太平洋东岸)有一条秘鲁寒流,从南纬45°附近一路向北,流向赤道,为太平洋东岸带来了大量冷水。这些北上的冷水使得下层海水携带着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向上翻涌,浮游生物由此可以大量繁殖,这为冷水鱼类(如沙丁鱼、鳕鱼等)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由此,这里形成了秘鲁渔场。

  19世纪初,生活在秘鲁渔场沿岸(如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国家)的渔民们观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沿着海岸会出现一条暖流,使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这会把秘鲁渔场中的冷水鱼类统统热死。这种现象每隔几年就会重演一次,渔民们无法从科学上解释,又因为它总是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就把它理解为上帝之子“圣婴”在发怒,降下天灾。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气象学家们开始注意到这种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的异常现象,并沿用了“厄尔尼诺”这个称呼。他们普查了二战后30多年的气象资料,发现每当爆发全球性大规模的天气灾难时,都对应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气象界有句话,叫“海气不分家”,就是说,虽然天气看起来只是“天”的事儿,但它实际上受到海洋状况的极大影响。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的西太平洋海水温度较高,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于是在西太平洋上,空气受热上升;而在东太平洋上,空气冷却下沉。这就在热带太平洋上空形成了一个环流圈,空气从西太平洋上升,在高空向东输送,到东太平洋以后下降,在低空向西输送形成赤道东风,回到西太平洋,周而复始。这个环流圈叫做沃克环流。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沃克环流原本上升和下沉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对全球的天气、气候都产生影响。

  气象知识:雾凇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它也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不过,这些过冷水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来的。这种水滴要比形成雨凇的雨滴小许多,称为雾滴,实际上,也就是组成云的云滴。当它们撞击地物表面后,会迅速冻结。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吉林市松花江畔的雾凇奇景,驰誉东亚。

  雾凇的密度小,重量轻,对于电线、树木的破坏性要比雨凇小得多。当电线上的雾凇严重时会折断电线,造成停电事故。

  气象知识:二十四节气

  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观念了,进入战国,魏国人石申编制了一张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关系的星图表,这是全世界第一张星图表,标志着中国的天文学走入一个新时代。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365 天5 小时48 分46 秒,为方便以365 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 天的二月增加为29 天。

  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29 天12 小时44 分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354 天,比阳历少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来设定闰月。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和诗歌。

  气象知识:什么是雾?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1公里的理象。雾可以分为多种,常见的有辐射雾和平流雾。辐射雾是地面空气因夜间辐射散热冷却达到水汽饱和状态后形成的,这种雾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又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平流雾是由于空气的水平运动造成的。大雾也属于灾害性天气,许多公路交通、飞行航运等事故就是由于大雾造成的,同时,雾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结合在一起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气象知识:人工降雨

  人工增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一种。人们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飞机、大炮、火箭等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剂,往往可以达到增加降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增雨量可达10%-30%左右。

  现代人工增雨活动开始于1946年,50多年来,其科学技术基础已被大量的室内实验、数值试验研究和外场试验所证实。

  目前,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项工作,特别是美国、俄罗斯、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的气象部门通过长期深入的科学试验研究,已经掌握了当地的云雨特点,并且发明了一整套相应的人工增雨技术,不仅在实践上证实了人工增雨的效果,还将其作为一项气象业务长期开展起来。

  1958年,中国吉林等省遭遇旱情,空军出动飞机进行了人工增雨试验,从而揭开了中国有组织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气象部门在福建古田水库开展了为期12年的高炮人工增雨随机试验,取得了相对增雨24%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中国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更是越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了人工增雨,拥有专职人员约500名、兼职人员2万名、专用高炮6000多门,每年进行飞机降水作业500多架次,各地每年投入经费总计超过2亿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各个省(区)都有一支从事人工降水的科技队伍。

  据专家介绍,人工增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人工增雨要求的条件也十分苛刻:要有充足的云量,云层一般要有1公里的厚度,上千公里的面积;要在零下8摄氏度的气温下播洒催化剂,时机要好,部位要准。因此人工增雨也不是时时处处都能搞的。

  据统计,目前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23亿亩,1514万农村人口、1110万头大牲畜发生了临时性饮水困难,每天有3000万劳动力战斗在抗旱前线。

  面对严重旱情,2001年上半年,北方各省区及南方部分省区的气象部门和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空军、民航等部门的有力支持下,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累计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70架次、飞行620小时,同时还组织实施了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增雨效果十分明显。

  呼风唤雨原来只是传说中神仙才有的本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飞机、大炮、火箭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剂,完全可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均增雨量在10%-30%之间。

  气象知识:飓风的性别

  凶猛的飓风往往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名字。比如刚刚象一场战争蹂躏了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Katrina)、正在北卡横行得让人心惊胆战的“奥菲莉娅”(Ophelia)、还有今年将要先后降临的“玛利亚”(Maria)、“丽塔”(Rita)和“威尔玛”(Wilma)。

  据说,一开始,人们是用圣人的名字来给飓风命名的。比如,1825年7月26日袭击了波多黎各的叫圣Santa Ana;1876年和1928年的9月13日袭击了波多黎各地区的叫“San Felipe I”和“San Felipe II”。古人好象更有智慧,他们认为飓风如此无常而又如此无法控制,因此非圣人不可为。

  不过,从1953年开始,美国气象局开始用女性的名字给登陆的飓风命名。更早一些,19世纪末的澳大利亚气象学家雷基(Wragge)开了用女性名给飓风命名的先河。用女性名字给飓风命名的传统直到1978年才有了些微改变,从那时起,气象学界也开始把男人的名字用在飓风上。之所以有这个微调,也许是因为当时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正处于第二次浪潮,妇女解放已经摧枯拉朽。

  那么,当初气象局家为什么要用女性的名字来命名凶残的飓风呢?至今无从考证。窃以为这肯定与社会背景有关,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意识有关,无论东方西方,长久以来都对妇女蔑视,妇女在社会上长期没有跟男人平起平坐,而且还往往被男性认为是祸水。在西方,《圣经》就将夏娃描述为一个引诱者,亚当只是被引诱而已,所以上帝用生育之痛和从夫之辱来惩罚夏娃。在中国,孔夫子早就说了“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其实,考察整个人类历史,朝代的血腥变迁和异族的攻城掠池大抵都是男性所为,相反,女性倒是维护和平带来和谐的一方。飓风用女性来命名,似乎是男性的一种恶作剧,也可以说是男性主导语言霸权的一个小小表现。其实,给飓风命名何以如此大费周章,按年头再给个序号其实就可以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飓风都一网打尽、区分开来了。如果一定要将飓风拟人化处理,何不给一些诸如“凯撒”、“安东尼”、“希特勒”、“墨索里尼”……之类的名字,倒还更贴切些。

【小学生气象知识】相关文章:

气象知识精选05-09

小学生气象知识的题目05-09

气象知识大全05-09

气象知识科普05-09

实用的气象知识05-09

气象知识的文章05-09

气象知识题库05-11

关于气象知识的作文05-09

有关雪的气象知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