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枯萎的天空抒情散文
(一)
隆冬时节。雾,时薄时浓,裹着泠泠寒气,迎面扑来,总让人有一种感伤。
此时,我和诗人先耀,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我们共同的朋友:诗人芮武。
岁末
我在读一个已逝诗人的诗篇
看那语言的碎片
转走一个诗人最后的留恋
如落叶般的静美
……
这是先耀写给芮武的一段诗,题目就叫《岁末》。在这个大喜大悲的2008的岁末,需要想起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先耀想起了芮武,想起了芮武的诗歌。
可以体味得到,先耀的这首诗,是用情写的,也是用心写的。他把那场撕心裂肺的残酷车祸,写得如此静谧与凄美,这是非常大胆而高超的手笔。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多么希望,芮武兄弟是如此安详地走的,像喧嚣过后的一片深秋的“落叶”,没有血腥,甚至没有凄凉,静静的,款款的,“融化”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二)
有人说,诗歌是芮武的化身,此话也许不虚。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诗歌并不是他的全部。
听说我的孩子从小体弱,经常生病,芮武主动找到我,要我在暑期,把孩子送到他的一个朋友———教体育的老师那里学武术,和他的孩子一起。
为了刺激我写诗的欲望,那年他搞“往日情怀”主题征文,再三嘱咐我投稿。碍于面子,多年不写诗的我,只好找一首旧诗递给他。没想到,他很认真地作了修改,发表在《池州日报》上,还给我颁了一个二等奖,奖品是一张没有注明金额的卡片———在往日情怀茶楼永久免单的“金卡”。
说实话,这张卡,我从来没有“刷”过一次,但我会永久珍藏着,因为那上面,镌刻着我的名字,镌刻着无价的兄弟情谊。
(三)
芮武兄弟走了,带走了我们无尽的怀念,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遗产。除了友情,还有这两本集子———一本是他亲手选编的《遥远的门》,一本是他未曾谋面的《生命中的星辰》。
今天,重温2002年10月31日他亲手签名送给我的这本诗集,我思绪万千。尽管我没能读懂,他取这个书名的深奥涵义,但我还是执着地想,在这本诗集里,找到答案。
于是,我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往下找。
已经淡淡发黄的封面上,印着两扇隐隐约约的门,和他那首叫做《门》的诗:
一个人
仿佛一扇门
一生都在期待敲门声
一扇门
仿佛一盏灯
一生都在推开黑色的旅程
一盏灯
仿佛一个人
一生都在寻找心灵的早晨
是他洞穿了门里门外的世界,还是禅悟了灯明灯灭的'人生,抑或是冥冥之中,参透了一个人、一扇门、一盏灯之间的因果轮回?要不然,他怎会写出如此大彻大悟的诗句?又怎会毅然决然地遁入———我们无法敲响的“遥远的门”?
在《岁月如歌》的后记中,他是这样写的:
在我童年的稚幻中,常想白云是天上的羊群吗?而蓝天也如大地的草原?
也许,我至情至性、至诚至真的芮武兄弟,注定是为那“白云”而生,为那“蓝天”而生的。正如他歌唱的那样:
岁月的雨
在悄悄流走
流不走的是
那片动情的天空
……
我仿佛读懂了,那是“远方永不枯萎的天空”,是他倾注生命、心驰神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