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笔,渡红尘经典散文
电话那端,他说:早些歇息,晚安。我轻声应允。然,这夜如此魅惑;风如此柔曼;月如此相思;星光如此清醒;文字那般孤独,叫我怎舍得撇下它们,独自安睡。
窗的正前,石板路边,新添了一杆古朴的灯盏,往昔宫灯般的木质镂空形态,边角处垂几缕流苏,沉稳的丹红色,静幽幽地散着暖黄的光。红尘纷然,惟它默伫于如漏般的时光边缘,一一清点荼蘼花事。暖黄的光透过薄的帐幔入室,冷色调的屋子和素颜的我便粉黛含烟。
静魅如水的夜是我钟爱的。因夜深而安宁的红尘万物,显现出一派祥和静谧,柔软凄厉地直抵着内心深处,让我欲罢不能。在此样的夜我才能以不同的姿态酝酿一种意境,那种意境与文字有关。
在午夜,给自己斟半杯干红,轻轻转动高脚杯里的琥珀般红色液体,看它柔谐婉约地在杯中深深浅浅变动,却终是逃不过一个圆的束缚。杯面上隐约着自己的颜容,和那液体有相同的寂寥外露。以文字为引,将寂寥串联起,挂在月亮的眉梢,必将与时光相重叠,投影在仰望月光的深情注视中,然后随着破晓那瞬变成如花笑靥。再纷纷跌落红尘里,那时的美景,该有铭记三生的绮丽吧。
在午夜,没有,“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的境地。唯有半依着窗,聆听几尾鱼儿的梦呓,它们在约定下个轮回的邂逅。对着夜空凝神,目光穿越苍穹,勾勒鱼儿来世的场景。仿若见到千年后那素衣如雪的楚楚女子,踯躅溪边,临水照颜,朝期暮待。抑或,红尘紫陌路,她徘徊青石板的江南,雪飘至肩仍伊颜未展。在粉墙黛瓦的转角,遇见侯了半生的人,才换来嫣然一笑,那笑,笑得苍生万物醉。然后我用文字给他们安排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午夜,一曲《琵琶语》,被反反复复播放,袅袅的音符融在空气里悬浮于空间,久久不曾落下。这如诉如泣的琵琶低吟,伴随着我走过许多年。每每倾听,眼前总有此样一幅卷轴:白衣女子,素手弄琵琶,信手低眉,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一声叹息,穿越千年寻觅,叹尽人间所有的哀怨与孤寂。这音韵勾引出我所有的愁绪,演变成浓得化不开的殇。这殇偷溜进了文字里,我却没有制止,任由它随意游离。
在午夜,握半盏清茗,抑或半杯白水,独对荧屏,把满笺心事借助指尖流淌出。早已习惯于静深的夜用文学和文字的魅力演绎一场繁盛但荒芜清冷的梦,然后我和它在里面踮着脚尖扬起水袖翩翩起舞。潜意识的我在字里行间游弋,但她并非是执笔的'那个我,切莫把两者完全重合在一起。文字知道现实里与潜意识里的两个我终会相伴着,在人间行走,直到缓缓老去。
有人说:“你的文章字字写满忧伤。”
我回答:“如果你够快乐就感觉不到忧伤。”
有人说:“读完你一篇文字,就觉得孤独躺在了身边。”
我无以言对。
有人说:“境界如此之高,为什么会这样?人六度法门才能成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蝉定,般若,你给的感觉已到蝉定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该悲还是喜,自然也无法回答他的提问。
还有人说:“你的文字比你的人年长了十岁,那里面的淡定坦然宠辱不惊不像一个八零后人的心态。”
我只是说“这样不是很好吗?”
我把这一切归结于文字惹的“祸”,但,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仍用自己的方式深深爱着它,爱着在午夜以那样的方式对它轻轻诉说一场思恋时的悸动。没有谁,只有我和它。
所有在午夜酝酿的意境都是为了:拈笔,渡红尘。拈起瘦笔,依偎着文字,渡过逼仄的红尘,然后把灵魂放在时间与空间之外,听无声时光流淌,亦不悲不喜。文字释放内心,它是很好的情绪宣泄口,一切忧伤、快乐、以及感触都可借助文字演变成一种记忆。在来日翻回,能让人轻易忆起彼时的自己。它是刻画浮生记叙流年最好的方式。亦能帮你涤荡所有在红尘沾染的浮尘,还原最初的你。如此这般,叫我怎能不爱,怎能不为它痴迷。
我用淡淡的意境描绘文字,文字也用淡淡的意境描绘着我。
我是我,文字是文字,然而,因为我们彼此付诸彼此最深最澄净的爱恋,我便不再是我,文字便不再是文字……
静魅的夜,簇新的星辉,柔曼的风,暖黄的灯光,清幽的月色,都借助我的思维与指尖,在午夜住进了字里行间。
而我,在住进去安睡之前,亦必须敢在尚未破晓前,在结束最后一个字符前,对着文字说:“晚安!”
怜幽书于2010年5月19日
【拈笔,渡红尘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佛渡?红尘
2.红尘泪的经典散文
3.爱落红尘经典散文
6.如烟红尘散文
7.红尘缱绻散文
8.红尘雅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