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看灯散文随笔
岛西南黄流镇的元宵节灯会,因其根植于民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及一定的规模,所以无论是在琼南抑或是在海南省内,都是很有名气的。今年的元宵是新千年的元宵,加上镇上新近建好了一条横穿市镇马路。于是,镇上的百姓对今年的灯会就格外看重、格外踊跃。
元宵灯会组委会的邢福壮先生邀请我去当灯会的评委。按他的说法,让外地人去评要公平一些。我去的时候才是正月十四的下午,评灯要在十五和十六的两个晚上进行。
往昔的黄流镇给人的是一种脏乱的感觉。如今横穿黄流镇的马路是一条新修的柏油路。此时,春节已经过了很多天,节日气氛已经不浓。但当晚在镇上的街区信步走走,看看每个坊区组织制做花车的场所,村民们挑灯夜战,各显身手,忙于制作的、忙于加工材料的和一边七嘴八舌出主意的、看热闹的挤满了制作场所。这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十分热烈的气息。
镇上的区片叫“坊”。在汉语字意中,这坊即是指街巷的意思。这个乡镇在历史上是由一些自然村集合而成,城市化的进程漫长缓慢,但这个概念很早就引进了人的日常用语之中。这也说明城市化的进程很早。而在我居住的城市三亚,似乎还没见人使用这个词汇。黄流镇上有六个坊,今年每个坊要造两个灯车。造灯车就需要许多匠人,早年乡间就有很多这类的匠人。而造灯车的资金主要是来自民间的`集资。听说镇政府也贴补一些,其方式大概就是评奖时发给的奖金了。
十五这天晚上开始评灯和游灯。八时左右,十几辆灯车就陆续开到黄流中学的大操场上。偌大一个黄流中学的操场,人群熙熙攘攘,挤得满满实实的,看上去,总也有两三万人的样子。放了鞭炮后放焰火,放了焰火后,十二辆灯车,每两辆一组,计有六组。灯车两辆一组分别开到主席台前展示三分钟,之后由评委们给分。灯车数量并不多,一眼看去也能大略看出优劣。
印象比较深的是以龙马精神为主题和以香蕉产业为主题的两架灯车,前者是因为设计得相对完美且灯车上的白马制作得精巧,马的前腿和脖子会动;而后者是因为结合了该县的产业特点,且用长布口袋作的一串香蕉造型也逼真。而那些个卫星、火箭、天安门之类造型的灯车就让人觉得少创意也显老套。毕竟只是一个小乡镇,毕竟只是一些临时性的东西,花灯车上的声光电的运用,以及物体造型的加工制作,让我们所有被电视文化把视野拓得很宽的现代人并不会觉得太出奇,甚至有点土气,但正是唯其土,才凸显出民间文化粗犷的气息。而对于这些发自民间的文化式样的现状和未来,有时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遗弃了许多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式样,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变得千篇一律。如果我们不象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这些剩余的民间文化,民风民俗,从一种旅游文化资源的角度去认识它,任其自生自灭,用不了许多年,它也就灭绝了。
元宵节的晚上,灯车在接受评委们的评判之后,就按惯例开到各个坊区游行,所到之处又是鞭炮又是音响闹得很晚,根据组委会的决定,两三天之后灯车还要开到乐东县城去,让县城里人也一饱眼福,也感受一种民间文化的魅力。
【黄流看灯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心灯散文随笔
2.流月流年散文随笔
3.白炽灯散文随笔
5.流觞一笔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