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学习习惯助力高三学生高考地理

时间:2022-12-08 08:07:50 高考地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良好学习习惯助力高三学生高考地理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学习习惯助力高三学生高考地理

  笔者自从踏上教坛以来,一直在普通高中任教地理,教的是底子比较薄的学生。有时候,我认认真真备好课,满怀信心地去上课,得到的却是满怀失望:打算一节课讲完的内容,往往要两节、甚至三节才能讲完。面对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想:他们是笨吗?可是,看到他们渴求知识的贪婪的目光、听到他们回答问题的洪亮的声音,我肯定地回答自己:我的学生并不笨!可是,他们为什么老是丢三落四、总是让人不放心呢?纵观最近四届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默生曾经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我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大可能性就是有一个最差的主人——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丢三落四的不良学习习惯,我决定尝试,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始,和学生一起备考高考,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提出的能力考核为主的要求,使高考地理备考更加有效。

  二、习惯的内涵

  习惯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富豪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乞丐亲戚。乞丐接受采访时回答:“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对于高三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要改变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也非简单的事情。笔者认为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所以,在高考地理的备考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要求学生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搭上良好学习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他们的目标。良好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计划习惯、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听说习惯、活动习惯、写字习惯和探究习惯。

  近几年来,我接手高三的时候,从上学期伊始我便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改变以往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培养一些新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实践中,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要求学生学会整理桌面和分门别类摆放复习资料开始,我逐步培养学生计划习惯、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和写字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高三备考阶段,每个学生的复习资料都很多,而课桌面很窄。如果把所有书本都放在桌面上,根本没有地方写字。在地理课堂上除了必备的复习资料外,《地图册》更加是不可或缺的资料。养成读书看图的学习习惯,对地理学习大有裨益。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便对学生作出明确的要求:上地理课必须把与课堂无关的书本搬离桌面,只保留课堂上要用到的书本。一开始,很多学生不习惯,觉得很麻烦,不想搬,一沓沓高如山丘的书堆放在课桌上,不但有碍于听课做笔记,还可能有同学会以书为屏障打瞌睡、开小差。为了尽快养成整理好桌面上课的习惯,又让学生不产生抵触情绪,我一边发动科代表和小组长督促,一边利用上课前的时间逐个提醒,或者亲自动手帮他们搬走。慢慢地,经过一个多月他们基本能做到了。另外,针对他们资料混乱的现状,我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一个资料袋,按考点资料、练习卷、测试卷、月考卷分好类后统一放进资料袋里,以便查找。这些看起来是小事情,可是做起来也不容易,经过两个月的反复叮嘱、提醒,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做到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循循善诱,一天一个提醒,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计划的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计划,等于计划成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根源在于学习没有计划,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正上课铃响了就进课室,下课铃响了就玩。像和尚过日子一样——得过且过,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因此也说不上学习效果。所以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基本要求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以提高课内外的学习效果。通过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的能力。

  2、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讲课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能开拓思路,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能增强记忆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预习是有针对性的,逐步建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课堂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预习要做到能寻找听课重点、难点。但这是对较好的学生才可以做到。对于我校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做简要的预习:在每天晚上和上课前,看一次上课要讲的内容,同时用笔在上面做一些标记,如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通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该知识点上。这样就可以做到对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在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学习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认真听课,积极主动,步步为营, 把“要我听课”转变为“我要听课”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

  在听课环节中,我要求学生首先做到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分清主次,巧做笔记。以听为主,有选择的记录,不要全部一字不漏的记笔记。听课还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一轮复习课上进行考点梳理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各个知识点建立成知识网络,看笔记就能把每个考点的内容掌握;评卷时,要求学生能及时把考题的考点、关键词和解题思路记在试题旁边,利于课后整理笔记。

  4、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掌握当天学习的知识,我要求学生及时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以加深和巩固对学习的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以后发生的急速遗忘。而且“温故而知新”,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复习“气候”这个知识点时,让学生以地图为依据,从气候的特征、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建构知识网络,进而学会根据各种图形判读气候类型。

  5、养成规范写字的习惯

  高考,“一分值千金”、“一分压万人”, 书写直接影响高考成绩,所以,不重视书写就会吃大亏。高考答题要做到“快、齐、准”。“快”是针对高考题量大,书写一定要快,否则会耽误时间,影响答题效果。“齐”是指卷面要整齐清洁。书写要整齐规矩,大小要均匀。“准‘是指书写的内容要准。有些学生认为,字迹潦草点没关系,反正答完卷后可以检查、修改。其实,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检查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有的根本来不及检查。即使检查时发现书写写错误或不规范,要想改正或者重新书写,或没时间,或无地方,只好望卷兴叹。所以一定要尽力做到一遍做好,不要多修改,更不要大片的涂改。

  要在高考的时候做到“快”、“齐”、“准”,就要在平常下工夫。我利用每一次的练习、作业、笔记和月考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清洁。

【 良好学习习惯助力高三学生高考地理】相关文章:

良好学习习惯的励志名言04-22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04-29

如何学习高考地理05-05

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励志文章05-01

国旗讲话:养成良好学习习惯07-08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国旗下讲话05-02

小学生演讲:养成良好的习惯05-08

养成良好的习惯作文04-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