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知识点

时间:2024-10-18 12:41:27 高考化学 我要投稿

化学高考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高考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高考知识点

化学高考知识点1

  易错点1忽视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分析:在复习原子结构的有关概念时,一定要区别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等概念,如易忽视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的质量数计算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不同,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质量数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还有要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在讨论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时,要分清对象是原子、还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避免因不看对象而出现错误。

  易错点2忽视概念形成过程导致理解概念错误

  易错分析: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易混淆胶体与胶粒概念,误认为所有的胶体都能吸附离子,形成带电荷的胶粒。实际上,蛋白质、淀粉等有机大分子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不能形成带电荷的微粒,也不能发生电泳现象,原因是溶液中没有阳离子或阴离子(除水电离的微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再者蛋白质胶体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在一些金属盐溶液中由于其溶解度的降低发生盐析。

  易错点3忽视物质成分与概念的关系

  易错分析:如纯净物的原始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发展概念是“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中学常见的“水”有重水、盐水、卤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为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和氯水等。

  易错点4混合物质组成的几种表达方法

  易错分析:复习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如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一要采用比较法找差异,如有机物结构式与无机物结构式差异,如无机物氮分子的结构式不是结构简式。二要掌握一些特殊例子,如书写次氯酸的结构式或电子式时氧原子应该在中间,而不是氯原子在中间。

  易错点5热化学基本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融合

  易错分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看是否为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限制可燃物为

  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也就是燃烧热对产物状态的限制。

  (2)化学计量数与燃烧热成正比例关系。

  (3)一般省略化学反应条件。

  (4)化学计量数特指“物质的量”,可以时分数。

  易错点6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易错分析: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易错点7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易错分析: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易错点8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易错分析: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含2mol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氢键和1mol碳碳键。

  易错点9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易错分析: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易错点10物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易错分析:“电荷守恒“在定性实验与定量推断结合类试题中的主要应用有:

  (1)确定未知离子:已知部分离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确认其中一种未知;离子是什么。解题时,先写出离子电荷守恒关系式,再根据所缺的电荷确定离子种类(阴离子或阳离子)。

  (2)确定已知离子存在:给出n种离子可能存在,能确定(n-1)中离子一定存在,且能求出其物质的量,判断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要列出电荷守恒式,代入数据判断,若已知离子已满足电荷守恒关系式,则最后一种离子不存在;若已知离子不满足电荷守恒关系式,则最后一种离子一定存在。审题时要注意多个实验之间的有关联系,在连续实验中,上一步的试剂可能对下一步的.实验有干扰。

  (3)任何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存在,否则溶液不能呈电中性。

  易错点11图像与题目脱离

  易错分析:解图像与题目结合类题目的关键是识图像(图像中的点、线、标量等),联反应(写出先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会整合(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数,结合图像判断)。

  易错点12不清楚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易错分析: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和100nm之间。利用胶体性质和胶体的凝聚,可区别溶液和胶体。①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无这种现象。

  ②加入与分散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电解质,溶液无明显现象,而胶体会产生凝聚。

  易错点13忽视晶体结构计算方法和电中性原理

  易错分析: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对于分子晶体,直接计算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原子的个数,求得的化学式叫分子式;对于离子晶体(如氯化钠型晶体)、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晶体)。一般采用分摊法:即先取一个最小的重复单元,然后分析最小的重复单元中原子、化学键的共用情况,即每个原子被几个原子分摊,每个共价键被几个单元分摊,最后计算一个单元净含原子个数。确定化学式(不能称分子式)。如氯化钠型晶体:顶点分摊八分之一,棱点分摊四分之一,面点分摊二分之一,体点占一。如果能根据晶体结构确定每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正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也可以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写化学式。

  易错点14机械类比元素性质

  易错分析:在运用元素周期律时,推断元素性质既要关注元素的共性,又要关注元素的个性,不能机械类比元素性质。同主族元素中族首元素的性质与其他元素的性质差别较大。例如氟的性质与氯、溴、碘的性质差别较大。锂的一些性质不同于钠、钾的性质。同主族元素,相邻元素性质相似程度大些,例如氮、磷、砷,砷的性质与磷的相似程度大些。

  易错点15推断元素缺乏整体思维能力,以偏概全

  易错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热点只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原子结构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该元素的其他性质或元素的名称等。二是从元素在周期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或进行几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特点的比较。三是确定“指定的几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化合物的方法思路:定位置,推价态,想可能,比性质。

  易错点16不熟悉元素化合物的典型物理性质和实验想象导致推断元素错误

  易错分析:导致这类题推断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对一下典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不熟悉。

  (2)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不能联系取来推断,缺乏综合思维能力。

  做好元素推断题要重点要掌握以下内容:

  (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短周期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如晶体类型,特别是形成多晶体结构,典型实验现象。如硫在空气中、氧气中氧气中燃烧的想象不同;

  (3)学会运用整体思维方法,将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推断;

  (4)积累一些教材中不常见的化学反应。

  易错点17机械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忽视多条件变化

  易错分析:对于可逆反应中多因素的变化,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以改变体系的压强为例,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只考虑压强变化所引起的容器体积的变化,是否使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若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若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易错点18化学反应基础不牢,不会辨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易错分析:解答离子共存问题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颜色问题,要记住一些典型离子的颜色。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几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溶液的酸碱性问题和氧化还原性问题是很容易出错的。

  易错点19不会熟练运用守恒原理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易错分析:任何电解质溶液都存在三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2)物料守恒,根据物质组成写出物料守恒式;

  (3)质子守恒(即得到的氢离子总数等于电离的氢离子总数)。

  质子守恒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式推导。

  易错点20不清楚电解原理,导致产物成分判断错误

  易错分析:理解电解原理并熟悉掌握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此类易错点的关键。在电解时,如果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往往会导致电极附近的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关系,导致产物的不同,进而会引起电极附近的溶液的pH发生变化。

化学高考知识点2

  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

  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

  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

  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

  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32-离子方程式:S2032-+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謫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職性环境下进行)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

  实验操作中7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化学高考知识点3

  1、钠与水反应

  (1)芙蓉又想红

  解释:浮熔游响红

  (2)钠浮于水,熔成球。球儿闪亮,四处游。有“嘶儿”声,溶液红。

  2、苏打辨析

  大苏打,小苏打,纯碱俗名叫“苏打”,苏打、苏打混一沓,到底谁是真“苏打”?

  阿哥硫代硫酸钠,定影“海波”就是它,化工、制革、除氯剂,它的俗名“大苏打”。

  阿弟酸式碳酸钠,重碳酸钠也是它,灭火、焙粉、抑酸剂,俗名叫做“小苏打”。

  纯碱学名碳酸钠,它的译名叫“苏打”,纺织、造纸、洗涤剂,纯碱才是真“苏打”。

  化学世界三“苏打”,性质用途有异差,认清组成分子式,三个“苏打”不打架。

  解释:大苏打分子式:Na2S2O3,苏打分子式:Na2CO3,小苏打分子式:NaHCO3。

  3、铝

  典型两性元素铝,第三主族三周期,氧化薄膜质致密,保护内部不腐蚀,与酸与碱均反应,各生铝盐放氢气,氢氧化铝,氧化铝,典型两性“三代”齐。

  ①解释:①“三代”指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4、铁

  原子序数二十六,八族元素排第一;

  外层电子有两个,次层电子能失一;

  遇到强、弱氧化剂,形成三价或亚铁;

  棕黄色和浅绿色,判断铁盐和亚铁;

  硫氢化钾作试剂,三价离子液变赤。

  5、氯中燃烧的特点

  钠燃剧烈产白烟,铜燃有烟呈棕黄,铁燃有烟亦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磷燃氯中烟雾茫。

  6、氯气的制取实验

  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

  解释:

  1、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石棉网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联想:"隔网加热杯和瓶"]。

  2、盐水硫酸除杂质:"盐水"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这句的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联想:有时也用水除氯化氢,但水却溶解了一部分氯气,不如用饱和食盐水好。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

  7、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实验

  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娆。

  解释:

  1、烧瓶干燥气密好:意思是说做喷泉实验用的烧瓶一定要干燥,而且气密性要好【联想:若烧瓶不干燥,少量的水将吸收大量的氨气或氯化氢,从而造成实验失败;若装置的气密性差,当烧瓶内在压强迅速减小时,空气将进入烧瓶,就不能形成喷泉。】

  2、气体充满切记牢:意思是说一定将烧瓶中充满氨气(或氯化氢气体)。

  3、挤压胶头要迅速:意思是说胶头滴管的作用是把少量的水注入烧瓶中,减小烧瓶内的压强。所以挤压滴管的胶头要迅速,这样才能使烧瓶内的压强瞬间减小,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

  4、红色喷泉多妖娆:意思是说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用氨气作喷泉实验时,水中加的是酚酞,而用氯化氢作实验时,水中加的是石蕊,故两者都形成红色的美丽的喷泉。

  高考化学考点知识

  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2、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3、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周期律通常我们都是学习二、三周期,当把不同周期的元素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规律就可能乱套了)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O2和F2却不是。(OF2的存在,氧最高+2,氟无正价)

  5、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第四周期的特性)

  6、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7、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因为存在过氧键)

  8、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lO>HClO2>HClO3>HClO4(因为化合物的稳定性增强,不容易反应了。氧化性的强弱不只与化合价有关)

  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但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10、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汞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排布稳定,原子间金属键弱导致)

  11、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相对原子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啊)

  12、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大块不常用的碱金属也通常是保存在石蜡中)

  13、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应该是跟晶体的堆积方式有关,空隙变大了)

  14、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素异形体。

  15、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氯仿、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有机物卤素含量越高可燃性越差)

  16、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熔点还与晶格能有关)

  17、Cl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在冰的表面好像可以)

  18、实验室中制取HCl、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SiO2+4HF=SiF4+2H2O)。

  19、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20、CaCl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软硬酸碱理论)

  21、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软硬酸碱理论)

  22、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l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软硬酸碱理论)

  23、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4、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s轨道是球形的)

  2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l3、FeCl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离子极化)

  26、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的碱性却比Fe(OH)3弱。(极化)

  27、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l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好像只能这样了啊)

  28、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SO2+2H2O=4H++2Br—+SO42—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29、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还有两个NaHSO3、NaHC2O4,它们都电离大于水解)

  30、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l2、CdI2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离子极化理论)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

  一、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符号:K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一般地,K>105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等效平衡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分类

  (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必须要保证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原来相同;同时必须保证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的物质的量与原来相同。

  第二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相同即可视为二者等效。

  (2)定温,定压的等效平衡

  只要保证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即可视为等效平衡。

化学高考知识点4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化学能量

  (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 . 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 .电化学知识

  (1)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 . 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注意N中的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重点。

  (4)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12 .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13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3)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 .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 .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 .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 .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

  (2)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高考知识点5


  复习课 编号: 时间 :

  主备人: 三 年级 化学 备课组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段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考点)

  1.了解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1、自学资料《走向高考》P8—P14,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2、通过自学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3、课堂练习必须独立完成。

  四、 自主学习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 看物质能否被拆成离子。

  2. 在溶液中不能被拆成离子的有:

  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如:BaSO4、BaCO3、CaCO3、AgCl、Mg(OH)2、Al(OH)3 、Fe(OH) 3 、Fe(OH)2 、Cu(OH) 2 等);

  弱电解质其包括弱酸(如:CH3COOH、H2CO3、H2SiO3、H2S、H2SO3、H3PO4、HClO、HF等),弱碱(如:NH3H2O、 Fe(OH) 3 、Cu(OH) 2 等)和其它物质:(如:Pb(CH3COO)2、HgCI2、H2O等);

  微溶物(如:CaSO4 、AgSO4 、Ca(OH)2 等)作为反应物若是浑浊的和作为生成物;

  还有特殊的物质如:浓硫酸 。

  2.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3.看“==”“ ” “↑”“↓”等运用是否正确。

  4.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看电子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反应物用量的要求。它包括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如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 OH—==Al(OH)3↓(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4 OH—==AlO2— + 2H2O(正确)

  练习1、下列离子 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

  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

  Cu2++2HS-= CuS↓+2H2S↑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复备区

  复备人

  复备内容

  练习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Fe2+=Fe3++2Cl-

  B.Na2CO3溶液显碱性CO + H2O HCO +OH-

  C.Al和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

  D.少量SO2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NH +SO +H2O

  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1.离子共存条件: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5)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

  如HCO3-与H+、OH-,H2PO4-与H+、OH-等。

  (6)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时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

  如Cu2+、Fe3+、Fe2+、MnO4-

  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如Fe3+、 Fe2+、HCO3-、NH4+、Al3+

  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如HCO3-、CO32-、S2-、CH3COO-、AlO2-

  练习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Fe2+、 、Cl-、

  B.在pH=13的溶液中:Na+、K+、S2-、Cl-

  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l-、 、Al3+

  D.在无色溶液中:Fe3+、 、Na+、SCN-

  练习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①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②pH=1 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 B.③⑥ C.②④ D.⑤⑥

  复备区

  复备内容

  五、 教学流程

  (一)、展示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展示

  展示练习答案 1、B 2、A 3、B 4、C

  (三)、教师点拨

  1、离子方程式书写

  例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 2H2O Cl2↑+ 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出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 H2O

  C.用稀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 NO—3+NO↑+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2—3+2CH3COOH=2CH3COO-+CO2↑+ H2O

  解析:A项,电解熔融氯化钠,没有水,A项错;B项,铝表面的氧化膜为氧化铝,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项正确;C项,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 NaNO3+H2O,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NO—3+NO— 2+H2O,C项错;D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答案选B。

  点拨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的常见错误: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2Fe+6H+==Fe3+ +3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而HSO4-在水溶液中通常应写成H++SO42-。

  (3)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 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

  (4)看原子及电荷是否守恒,如FeCI2溶液与C12反应,不能写成Fe2++ C12=Fe3++ 2C1-,而应写成2Fe2++C12=2Fe3+ +2Cl-。

  (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Ba2+ +OH-+ H++ SO42-=BaSO4↓+H2O,应写成Ba2+ +2OH-+ 2H++ SO42-=BaSO4↓+2H2O。

  2、离子共存

  例题2、在pH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Mg2+、Na+、ClO-、NO3- B.Al3+、 、 、C1-

  C.K+、Cr2O72-、CH3CHO、 D.Na+、K+、 、C1-

  解析:pH 1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项,在酸性条件下,ClO-和H+生成弱酸HClO,C项,Cr2O72-能氧化CH3CHO(具有还原性)生成CH3COOH,D项,H+与 生成硅酸沉淀。答案选B。

  点拨2、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

  HS-、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Ac-(即醋酸根离子)、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 、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Fe2+与Fe3+

  可以共存。

  (5)形成配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复备区

  复备内容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

  (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

  (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4)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包括离子相互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沉淀,不会生成气体挥发

  限制酸性溶液的`条件

  1. PH=1的溶液。 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3.使甲基橙呈红色。 4.加镁粉放氢气。

  5.c(OH-)为10-14mol/l。 隐含有H+。

  限制碱性的条件

  1.PH=14的溶液。 2.使红色石蕊变蓝。

  3.酚酞呈红色。 4.甲基橙呈黄色。

  5.c(H+)为10-14。

  可酸可碱的条件

  1.水电离c(OH-)或者c(H+)浓度。

  2.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

  3.HCO3-离子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

  【方法技巧】审题时应注意题目中隐含条件:

  1.无色透明:不能存在Cu2+ 或 Fe2+或 Fe3+ 或MnO4— 离子

  2.酸性溶液、PH<7(或=1、2等),说明含有大量的H+

  3.碱性溶液、PH>7(或=13、14等),说明含有大量的OH—

  4.注意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CO32-、NO3-、AlO2-

  B.c(H+)=0.1 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C.在加入铝粉后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D.含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l-、F-、K+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 + 2H+ = A13+ + H2↑

  B.碳酸锌溶于稀硝酸中:CO2- 3 + 2H+ =H2O + CO2↑

  C.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CH3COO- + CO2 + H2O = 2CH3COOH + CO2- 3

  D.少量Cl2通入KI溶液中:Cl2+ 2I— =2C1— + I2

  4、在加人铝粉能放出H2的无色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 、Na+、NO 、S2- B.Na+、K+、CH3COO一、HCO

  C.K+、NO 、SO 、Cl— D.K+、Al3+、MnO 、NO

  展示答案:1、A 2、C 3、D 4、C

  (五)总结反思

  (六)、作业布置

  《走向高考》课后强化作业三

  六、 课后反思

化学高考知识点6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 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xx-离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谪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化学高考知识点7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高考知识点8

  1.氧族元素概述

  (1)包括:氧(8O)、硫(16 S)、硒(34 Se)、碲(52 Te)、钋(84 Po)等几种元素。

  (2)周期表中位置:VIA族;2-6周期。

  (3)最外层电子数:6e。

  (4)化合价:-2,0,+4,+6(O一般无正价)。

  (5)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即rO< Se

  (6)元素非金属性:从O→Te由强→弱。

  2.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1)相似性

  ①最外层电子都有6个电子,均能获得2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②在气态氢化物中均显2价,分子式为H2R。

  ③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均+6价,分子式为RO3。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 RO4。

  (2)递变性(O 、S、 Se、 Te)

  ①单质的`溶沸点升高,氧化性减弱。

  ②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减小,还原性增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化学高考知识点9

  1、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3、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

  (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

  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4、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5、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6、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7、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8、生铁的含C量在:2%——4.3%钢的'含C量在:0.03%——2%。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9、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10、短周期中离子半径大的元素:P。

化学高考知识点10

  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1)红磷与白磷

  (2)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①P2O5磷酸(H3PO4)偏磷酸(HPO3)的酸酐

  P2O5 H2O(冷)=2HPO3(有毒溶于水)

  P2O5 3H2O(热)=2H3PO4(无毒、晶体、易溶于水)P2O5吸浸性强可作干燥剂。

  ②磷酸的性质

  纯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有吸湿性,藏躲畏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浓H3PO4为无色黏稠液体,较稳定,不挥发。具有酸的通性。磷酸为三元酸,与碱反应时,当碱的用量不同时可生成不同的盐。磷酸和NaOH反应,1:1生成NaH2PO4;1:2生成Na2HPO4;1:3生成Na3PO4。介于1:1和1:2之间生成NaH2PO4和Na2HPO4的混合物。介于1:2和1:3之间生成Na2HPO4帮Na3PO4的混合物。

化学高考知识点11

  (1)元素少、种类多

  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远远大于无机化合物种类。

  这是由于碳原子跟碳原子之间能通过共价键相结合,形成长的碳链。例如,碳、氢两种原子可形成很多种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等等。这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各样的天然有机物中,它们通常是由少数几种元素组成的,除碳外,几乎总含氢,往往含氧、氮,有的还含有硫、磷等。

  (2)同分异构现象普编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是很普遍的,而无机物却不多见。许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都相同,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差异很大。如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都是C2H6O,分子量都是46.07,但它们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是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又一重要原因。

  (3)熔沸点低

  固态有机物的熔点不高,一般不超过623.2~673.2K。在空气存在下,绝大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其中碳元素转化成CO2,氢元素转化成H2O,氮元素转化为氮气。

  (4)共价性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具有明显的共价键性质。因此,大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不容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往往很慢,常需使用催化剂。

  (5)有机性

  有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载体、成分或产物,如酶、激素、维生素等。

化学高考知识点12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 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 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

  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

  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CO32-+2Al3++3H2O=2Al(OH)3↓+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化学高考知识点13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硅的存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含量仅次于氧,排第二位,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硅岛单质: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类似于金刚石,熔沸点高、硬度大,是良好的半导体。

  (3)硅的性质: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Si O2=SiO2

  ②Si 2NaOH H2O=Na2SiO3 2H2↑

  (4)硅的.制备及提纯:SiO2 2C=Si CO↑ , Si 2C12=SiC14 SiC14 2H2=Si 4HC1

  (5)硅的氧化物SiO2:

  ①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②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与氢氟酸反应:SiO2 4HF=SiF4 ↑ 2H2O

  ④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抖,制造石英玻璃等。

化学高考知识点14

  1. 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 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 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 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NO3混合物。

  6.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 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5 O

化学高考知识点15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化学高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知识点10-31

高考化学知识点03-09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09-04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11-09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12-30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03-09

高考化学有机知识点03-07

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12-08

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