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生拿什么和机器人竞争 傻瓜才去竞争?

时间:2016-06-04 17:49:13 大学生新生网 我要投稿

职教生拿什么和机器人竞争 傻瓜才去竞争?

  20岁职教学生杨金侨眯着眼,手工测量着汽车火花塞上的一条缝隙,如果超出0.5毫米就不合格。在他身后3米,68岁的德国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向人群挥手,微笑。

  杨金侨看着约施卡,突然觉得自己好老。

  不是年龄老,是自己学的工艺老了,练出火眼金睛都没用。

  这一幕发生在中国装备制造重镇四川德阳。日前,中德政商学界200余人,来到杨金侨就读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现场探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等诸多话题。

  主会场的PPT演示,让旁听的杨金侨目瞪口呆——一个机器人,拥有7轴手臂,据称可实现零误差制造。

  接下来德国专家参观汽修课堂,杨金侨和同学们做测量演示。手中的测量尺变得很沉。机器人可以零误差,那人工测量的0.5毫米,还有意义吗?

  杨金侨有点恐慌。

  德国专家介绍,全球机器人占领市场份额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是增速最快的.地方,预计到2018年会出现很大发展。

  杨金侨明年毕业,他很难想象自己即将和机器人展开职业竞争。

  他学汽车制造与维修,每个班50人,同年级多达10个班。这个专业是所有职教学校最喜欢开设的,在每个学校都是人数大头。同行已经太多,就业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流水线上再哗哗哗上机器人……

  “我的天呐!”

  杨金侨的恐慌,其实是落后产能对现代工业制造的恐慌,也是劳动力对工业制造升级的恐慌。

  面对被资本、科技创新和成熟企业高效组织起来的现代怪兽,中国年轻人拿什么和机器人象征的现代制造业竞争,赢得工作、机遇以及未来?

  这样的忧虑,也是“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中,对产业工人的忧虑:一方面忧虑着产业升级淘汰的大量落后产能及其代表的岗位;另一方面,忧虑现有的职业教育,能否满足新兴产业对新型产业工人的渴求?

  杨金侨在看约施卡,而另一双眼睛,在观察杨金侨。

  白丽塔,来自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她知道,杨金侨有机会。

  因为她的问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在华德国企业都提出人力资源问题。结论是,中国专业人才将出现重大缺口,到2020年,这个缺口是1.49亿。机器人代表未来,杨金侨则是现实,她想要找到两者间的连接。

  这样浑身是劲的年轻人,正是一块好铁,如果通过职业培养,可以锤炼出用在刀刃上的好钢。

  白丽塔看杨金侨,也是在看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过去,大量资源集中在高校,而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却只能填补5%的缺口。原因是,人数少。

  数量比,是先天限制。中国大多数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杨金侨差不多,在高校外的田野中生长。职业培训,是他们追赶工业革命的主要办法。

  杨金侨就是例子。“我爸爸曾经是煤炭行业的老板,但没附加值的生意很快就萧条了。”杨金侨说,“我不想这样。”

  他能够脱离群山阻隔的环境,来到德阳进行职业学习,得益于政府近年在职业教育上连续发力,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大批职教学校在德阳快速生长,这才能累积师资、场所和市场。

  约施卡、白丽塔在德阳忙了好几天。

  约施卡被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聘为发展战略顾问,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头衔。德阳积极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对接德国工业4.0的成果,鼓励职教学生去获得中德两国都承认的技能证书。

  白丽塔肯定了合作的前景,呼吁要让更多企业在培训中当主角,只有企业才能清楚了解未来的需要。请企业来,到企业去,也正是杨金侨所渴望的。

  和机器人竞争?傻瓜才会去和机器人直接竞争,脚跑不过车,脚被淘汰了吗?脚可以踩油门,还能够踩刹车。

  关键是怎么上车。

职教生拿什么和机器人竞争 傻瓜才去竞争?

【职教生拿什么和机器人竞争 傻瓜才去竞争?】相关文章:

1.学会竞争合作竞争国旗下讲话

2.竞争的哲理故事

3.竞争的励志诗句

4.关于竞争的名言

5.拥抱竞争生活感悟

6.柔性竞争励志故事

7.关于竞争的哲理故事

8.与老虎竞争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