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7-04-20 09:14:11 区域经济学试题 我要投稿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其实要在考试中拿高分并不难哦。为此阳光网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填空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 经济地理学 的一些概念。P19

  2. 城市 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 组织者 和领导者。

  3.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_____区域经济总量_______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区域产业结构_____的不断演进和升级。

  4.________科技园区______和___工业园区___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5. 城市 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6.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_德国____国的经济学家_____杜能_______。

  7.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P89

  8.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 大规模的物质财富 增长为主,一种是以适宜 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 为主。

  9._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 APEC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10.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___类型经济区________和__综合经济区______。

  1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 自由港 或__自由贸易区___的形式出现的贸易型经济特区。

  12.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 科技工业园区___,这种产业发展和科技活动的结合彻底解决了 科技与经济 脱离的世界难题。P98

  13.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 经济区域中心 的城市,是 企业 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P117

  14._ 总部经济内聚效应_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同种功能及配套服务_产生的吸引效应。P109

  15.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扩展开来。

  16. 是一种需求拉动模型,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P131

  17.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 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P191

  18.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 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基本特点 、_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总水平_ ___和 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

  19.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93

  20.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 、和 。P194

  2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2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___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_________。

  23.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__比较优势原理______”。P214

  24.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P89

  2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P293

  26.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__人力__、_____信息____和无形资产。P121

  27.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___总量指标____;二是_______复合指标_______。

  28.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19世纪初 开始创立的 区位理论 。

  2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 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 ,以及与此相关的 区域决策 的科学。

  30.经济增长从效果状态来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另一种是 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 。

  3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 贸易与非贸易壁垒 ,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 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 的过程。

  32.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 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 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 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 来实现的。

  33.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的形式出现的 贸易型 的经济特区。

  34.科技工业园区应建立四种机制:(1)人才激励机制;(2) 要素流动机制 ;(3)市场选择机制;(4) “政、产、学、研”互动机制 。

  35.林文俏指出,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 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 入驻, 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 ,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36.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 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 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

  37.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指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 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 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 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38.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 生态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和 社会可持续性 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39.“分工(贸易)能够增进利益”始终是一个在 理论 上被经济学家们一致首肯的命题,被视为更基本和更有说服力的 贸易理论 。

  4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判断题

  ( ×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 √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 ×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 ×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 ×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 ×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 √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 × )8. 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 √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 ×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 ×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 ×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 ×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 √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 ×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

  ( ×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 ×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 ×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 ×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 √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 × )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 ×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 × )23.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1.京津冀可以形成几大产业功能分区(ABCD)

  A.北部生态旅游现代牧业功能区;

  B.东部重化工港口物流旅游休闲功能区;

  C.京津高技术研发孵化产业化和辐射基地,北方经济中心功能区;

  D.南部现代食品高技术制造业功能区。

  2.要实施产业群战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ABCD)

  A.实现市场一体化强化市场的统一性;

  B.构建产业群;

  C.交通网络一体化;

  D.建立信息与网络统一平台;

  3.大都市病的表现有(ABC)

  A.人口过度密集

  B.市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

  C.交通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交通拥挤现象普遍

  D.环境污染严重

  4.比较优势理论的渊源是( A )

  A.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B.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虚幻阶段论

  C.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轮

  D.厉以宁的梯度推进理论

  5.绝对优势理论的渊源是( A )

  A.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B.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虚幻阶段论

  C.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轮

  D.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BC)

  A.发展的可持续性

  B.发展的协调性

  C.发展的公平性

  D.发展的梯度性

  7.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ABCD)

  A.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这是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

  B.产业革命或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一般是在内部没有充分准备、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

  C.两极化促进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D.发展战略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

  8.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而形成的辐射称为(B)

  A.点辐射

  B.线辐射

  C.面辐射

  D.跳跃式辐射

  9.产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的决定因素(ABC)

  A.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B.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C.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D.处在初始阶段上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0.“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有(ABCD)

  A.知识密集性

  B.经济集约性

  C.产业延展性

  D.发展辐射性与合作共赢性

  11.总部经济的理论背景有(ABCD)

  A.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

  B.钱德勒揭示了企业在内部的运行中存在一只“看得见的手”

  C.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回答了为何有“看不见的手”

  D.威廉姆森论证了决定企业对市场替代的条件和因素以及现代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

  12.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ABCD)

  A.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

  B.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大量涌现

  C.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经济特区有新发展

  D.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及跨国经济特区开始出现

  13.经济特区的类型主要有(ABCD)

  A.贸易型的经济特区

  B.工业型的经济特区

  C.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

  D.科技型的经济特区

  14.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需要的条件(ABCD)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优惠的经济政策与完善的法律制度

  D.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15.类型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BCD)

  A.以省、市、自治区为基本地域分类单元

  B.经济发展阶段及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

  C.产业结构特点、功能和发展方向的相似性

  D.划分结果显现空间地域的不连续性,允许同一类型经济区在不同区域出现

  16.APEC发展的特点有(ABC)

  A.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形势下成立

  B.发展中制定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明确目的

  C.采取了特殊的合作方式,即“APEC模式”

  D.封闭性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实行自由化

  17.区域地域结构(或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有(ABC)

  A.城市是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城市边缘区是核心地区的腹地,而这种腹地正支撑核心的形成和发展

  C.外围区是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地域,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D.城乡结合部是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地域,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18.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是(ABCD)

  A.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B.增加投资机会,对知识产权提供适当的保护

  C.建立执行协定、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

  D.促进三边的、地区的和多边合作

  19.欧洲联合的深化主要表现在(ABC)

  A.从关税同盟到共同市场

  B.从共同市场到经济与货币联盟

  C.欧盟走向政治联盟

  D.欧盟走向贸易联盟

  20.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者(A)

  A.缪尔达尔

  B.亚当·斯密

  C.弗农

  D.迈达尔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P12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P24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P39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P66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78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P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P101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P159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P136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P117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P179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P188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P194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P207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P216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P225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P234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P290

  19.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总部经济现象?

  20.简述科技工业园区的互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P41-42

  2.论述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142--147

  3.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P130--135

  4.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P205--207

  5.论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P304--308

  6.分析辐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意义。

  7.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8.论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9.日本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对北京市的发展有哪些参考价值?

  10.论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区域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热学试题及答案

3.UNIX试题及答案

4.经典力学试题试题试题及答案

5.电气测量试题及答案-《电气测量》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6.电子测量试题及答案-《电子测量》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7.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8.面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