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中总体教学反思
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性较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密切,想要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适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灵感的闪现,创设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思维情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迫切探求新知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敢想善思创造性学习的情境。这种情境的产生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六让”,即:让学生独立观察,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表达,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标新立异,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诱导、激励,如“为什么”和“扩散性提问”,如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创造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灵感,积极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发现过程和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1.注重思维过程和特点的训练
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迂回间接的途径寻求问题答案的认识活动,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活动,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和关系,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思维活动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间接性和概括性的训练,精选精讲授课内容,着重讲清“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此问题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基本概念,弄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每章节结束后将所学的知识总结概括成一幅思维流程图,形成一个高层次的概要性认识,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讲静力学内容时,着重讲解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力系的简化和力系的平衡,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成
一幅思维流程图,并对图进行反思与引申,提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内效应时其内部还会产生什么,物体变形的形状与外力有无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当力系中所求的.未知量多于所能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时,如何求解等问题,为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内容教学埋下伏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教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教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可能开辟一个新天地,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用归纳、类比及逆向思维的方法分析教材,深化理解教材。如:在解决平面一般力系问题时,常常将其分解成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问题来求解。组合变形中复杂的变形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变形问题的组合进行求解,作复杂的弯矩图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简单荷载的情况后,用“叠加法”求解等。由此就可以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复杂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来求解的思维方法。再如:讲材料力学内容时,常将各种杆件变形形式进行类比,将相应的各截面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类比,将求结构变形、位移的方法进行类比。讲理论力学内容时,将平动与转动进行类比,将力对点的矩与动量矩进行类比,等等。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多观察勤思考的思维习惯
敏锐的观察力和多角度的思考是培养思维灵活性、广阔性的重要基础。开展一题多解的分析讨论和集思广益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一题多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求解同一例题采用不同的基本方法,二是虽采用同一基本方法,但在求解某一关键步骤时,所选择的途径和运算技巧不同。开展一题多解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并进行广泛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理论力学中总体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