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缺乏监管的大学排行必腐但不宜因噎废食
据报载,不久前,天大校长龚克在天津大学“对话北洋”访谈活动中,就披露“排名赞助费”的存在。并表示所有排名机构没有一家跟学校要过任何数据,而且排名没有经过任何专家评议,都是课题组自己排出来的。一时间大学排行榜制作者收取高校赞助等不正当行为饱受争议、批评。
而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又接到一位知情人[从采访时成都理工大学尽力配合的角度看,估计此人和该校有直接的联系背景]提供的线索,称成都理工大学曾于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邀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来校作讲座,随后两次给武书连方面汇款数万元。此后,该校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次上升,从2004年的116名上升至2007年的92名,此后又逐渐下降至2009年的103名。由此引发大学各个“赞助”带来排名上升,大学排行榜的“潜规则”的丑闻踢爆。
大学排行榜的性质几何?该排行榜的始作俑者武书连又是谁?本人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武书连是我国大学评价和排名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大学评价的论文数量居国内同行第一名,有关大学评价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居国内同行第一名,研究成果被其他学者在学术期刊专题评论的次数居国内同行第一名。武书连也是第一个将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和现状系统介绍给公众的专家。”
应该讲,他可以称得上这方面名副其实的国内第一专家,排我国大学排行榜完全有资格,但就是这样一位著名专家却最终栽在权钱交易上,足以让人反思:大学排行榜的客观、公正和科学,仅靠制作专家一人的道德良知自觉维护是不够的!和政治腐败原理一样,缺乏有效监督的学术权力也一样会发生腐败!
那么为何各个高校对此排行榜趋之若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据反映,对于高校而言,排行榜的吸引力则源于“高校可因此获得各种资源,比如生源、社会影响力、科研资金等等,在财政拨款办学的国情下,排名更是涉及‘政绩’”。说白点,虽然大学评价的结果主要就是为高中生报考大学、大学生报考研究生服务的,具有极其明确的指导意义,但直接受益者和利益关系人却是各大高校。
为此,大学排行榜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活动,制作者应该排除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最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一个独立的置于一个有效行政监管下的课题组去完成,让一个民间机构去独立完成这项学术任务显然是不合适的,并且这位民间机构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收一些费用理所当然,因为他要养活评价组的雇员。”这个理由看起来很冠冕堂皇,理直气壮,但其实已经和其人一贯标榜的以客观公正科学的学术精神对待排行榜相悖,--既然它有一定的利益诉求夹杂在本来应该一碗水端平的评选排名活动中,那么和大多数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样的,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权威的中间审核机制下最终滋生权钱交易,那就是必然的,不足为奇的了!
实际上最终使大学排行榜作者和高校“潜规则”的平衡全部被打破,曝光,都源于曾赞助者排名最近几年由于没有“烧香”而逐年下降的缘故,至而出于发泄私愤和私利被侵害的考虑公之于众的。要不是有这些矛盾的激化这些绝对内部秘密的腐败现象是不会很快为外人所知的,这就向那些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种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以前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此外,又据人民日报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5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我觉得,教育部此举是否对此过于敏感和过激了,甚至想彻底摆脱以后监管干系以及麻烦、有一刀切不允许再有大学排行榜这类学术活动之嫌!
不过正如天津大学龚克校长在一次被采访时所言,“我们不能简单否定它,它有社会需求,你去骂排名没有用,唯一的出路是使这些排名逐渐科学化。”于是我们不能因为大学排行榜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因噎废食,毕竟大学排行榜在现实教育生活中起到过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是有其充足的存在的空间和理由的。
如今一年一度的大学考试在即。我们每年几百万的学子和家长都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大学排行榜,去指导考生们合理有效地在报考院校中填报志愿等实际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希望有关部门顺应以及尊重民意和市场需求、重新组织起来一个权威的研究课题组,而不是简单地封杀了事。如何使大学排行榜规范、把之纳入到正常体制轨道,这才是我们下面需要迫切解决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