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岁》的影评

时间:2018-02-23 11:10:35 精彩影评 我要投稿

《重返20岁》的影评

  影片讲述了一个老人,无意之中变身妙龄少女,在生活中引起一堆啼笑皆非的故事,而后为了救孙子,又返回暮年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以大学课堂的方式,抛出老年人问题,年轻人对老人存在种种坏印象:唠唠叨叨、小气、摔在地上都不敢扶……而教授则以语重心长的口气教导:"不要忘了,你们以后都会变老……"确实每个人都会变老,但问题是,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老人?

  而后,归亚蕾扮演的奶奶出场,对儿媳横加指责,明显重男轻女,对孙子无条件溺爱,在老人院与其他老人争吵打架……成为这样的老人真的好吗?当儿媳因承受不了指责,心脏病发作时,儿子要将其送入养老院。孙子对儿子的行为表示严重不满,孙女问出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难道非要牺牲妈妈的健康成全奶奶吗?"是的,家庭中难道非要有一个人是受害者才算罢休吗?

  而后,伤心的奶奶路过照相馆,决定留下一张影像。当摄影师让她想想一生最美的年华时,她一脸惆怅地说:"我一生最美的年华,我都错过了。"在影片中,她回顾自己的一生时,确实充满苦难,嫁了个短命的丈夫,生了个体弱多病的儿子,未再嫁人,一生都在为儿子而活。但是,影片中始终有个爱她的老头,早年是她的佣人,后来一直陪伴她左右。她是有机会再婚的,她为什么不再婚?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当老头向她儿子提出,要与她结婚时,她自己、她的儿子与老头的女儿都众口一词地反对。这就是东方的悲剧式循环:丧偶的女性要永远摆出受难者姿态,一旦追求自己的幸福,就被打上不是好母亲的标签,似乎只有为儿女牺牲了一世,才是正途,才够伟大。而到了老年,与子女同住,则干涉子女的生活,且子女不得反抗。正如影片中,老太太不断指责儿媳太瘦、做饭不好……儿媳敢怒不敢言,儿子也总是力图息事宁人,"让她说两句又能怎样呢?"直到儿媳受不了精神压力住院。

  试想,当儿媳成为婆婆的时候,真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她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媳?这样的悲剧是否要一代一代延续下?

  当重新年轻的奶奶一一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歌手,有了喜爱的人的时候,孙子由于车祸意外,需要输血,儿子认出了母亲,对母亲说,你有重来一回的机会,不要再嫁给短命的丈夫,不要再生下不孝的儿子,我的孩子我自己救。奶奶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唯有这样,你才能成为我的儿子,我才能成为你的妈!而后输血救孙子,斩断自己的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段的确很是煽情,但是细品其中的逻辑,却很成问题。第一,儿子认定,将母亲送入养老院是自己不孝的行为,却从未想过,母亲的所作所为是否伤害过妻子,伤害过女儿,难道只为了孝顺,就可以纵容母亲伤害其他家人吗?第二,母亲认定,婚姻中她最大的收获是,成为儿子的妈,将儿子作为她一切情感的寄托。这一方面导致她再没有追求过婚姻、事业、其他生活;另一方面也导致她在情感上与儿媳不断争夺儿子,纷争不断。任何人活着的目的,都不应当只是抚育后代。

  在影片结束时,奶奶看着孙子孙女在电视上纵情歌唱,喃喃自语:"我的孩子唱得真好!"儿媳立刻反驳:"那是我的孩子",并指着儿子说:"您的孩子在这呢!"儿子打圆场:"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奶奶又跟上一句:"孩子妈,你五音不全,可不是我的孩子。"看似温馨的玩笑,实则暗藏机锋。儿媳对婆婆争夺自己子女的思想不满,而婆婆又直接划清界限,儿媳不是我的孩子。在婆婆看来,家庭界限不是如西方原子家庭那般清晰--你的子女是你的孩子,你在抚育理念、方法上起主导作用;孙子孙女也都是我的孩子,我随时可以干涉;家庭界限却又壁垒分明,我的孩子只是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儿媳妇绝对不是我的孩子。

  可以想见,婆婆与儿媳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压制,绝对不是真正解决,未来的日子,必定依然是纷争不断。健康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不是一定要有人牺牲,而后以此作为情感债务要挟别人,而是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很多人的推荐下,看了《重返20岁》。影片确实挺好看的,演员都很养眼,情节也算严谨,最后也算做到了笑中有泪。但是其中所要弘扬的价值观,却实在让我不敢苟同。

  影片讲述了一个老人,无意之中变身妙龄少女,在生活中引起一堆啼笑皆非的故事,而后为了救孙子,又返回暮年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以大学课堂的方式,抛出老年人问题,年轻人对老人存在种种坏印象:唠唠叨叨、小气、摔在地上都不敢扶……而教授则以语重心长的口气教导:“不要忘了,你们以后都会变老……”确实每个人都会变老,但问题是,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老人?

  而后,归亚蕾扮演的奶奶出场,对儿媳横加指责,明显重男轻女,对孙子无条件溺爱,在老人院与其他老人争吵打架……成为这样的老人真的好吗?当儿媳因承受不了指责,心脏病发作时,儿子要将其送入养老院。孙子对儿子的行为表示严重不满,孙女问出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难道非要牺牲妈妈的`健康成全奶奶吗?”是的,家庭中难道非要有一个人是受害者才算罢休吗?

  而后,伤心的奶奶路过照相馆,决定留下一张影像。当摄影师让她想想一生最美的年华时,她一脸惆怅地说:“我一生最美的年华,我都错过了。”在影片中,她回顾自己的一生时,确实充满苦难,嫁了个短命的丈夫,生了个体弱多病的儿子,未再嫁人,一生都在为儿子而活。但是,影片中始终有个爱她的老头,早年是她的佣人,后来一直陪伴她左右。她是有机会再婚的,她为什么不再婚?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当老头向她儿子提出,要与她结婚时,她自己、她的儿子与老头的女儿都众口一词地反对。这就是东方的悲剧式循环:丧偶的女性要永远摆出受难者姿态,一旦追求自己的幸福,就被打上不是好母亲的标签,似乎只有为儿女牺牲了一世,才是正途,才够伟大。而到了老年,与子女同住,则干涉子女的生活,且子女不得反抗。正如影片中,老太太不断指责儿媳太瘦、做饭不好……儿媳敢怒不敢言,儿子也总是力图息事宁人,“让她说两句又能怎样呢?”直到儿媳受不了精神压力住院。

  试想,当儿媳成为婆婆的时候,真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她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媳?这样的悲剧是否要一代一代延续下?

  当重新年轻的奶奶一一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歌手,有了喜爱的人的时候,孙子由于车祸意外,需要输血,儿子认出了母亲,对母亲说,你有重来一回的机会,不要再嫁给短命的丈夫,不要再生下不孝的儿子,我的孩子我自己救。奶奶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唯有这样,你才能成为我的儿子,我才能成为你的妈!而后输血救孙子,斩断自己的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段的确很是煽情,但是细品其中的逻辑,却很成问题。第一,儿子认定,将母亲送入养老院是自己不孝的行为,却从未想过,母亲的所作所为是否伤害过妻子,伤害过女儿,难道只为了孝顺,就可以纵容母亲伤害其他家人吗?第二,母亲认定,婚姻中她最大的收获是,成为儿子的妈,将儿子作为她一切情感的寄托。这一方面导致她再没有追求过婚姻、事业、其他生活;另一方面也导致她在情感上与儿媳不断争夺儿子,纷争不断。任何人活着的目的,都不应当只是抚育后代。

  在影片结束时,奶奶看着孙子孙女在电视上纵情歌唱,喃喃自语:“我的孩子唱得真好!”儿媳立刻反驳:“那是我的孩子”,并指着儿子说:“您的孩子在这呢!”儿子打圆场:“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奶奶又跟上一句:“孩子妈,你五音不全,可不是我的孩子。”看似温馨的玩笑,实则暗藏机锋。儿媳对婆婆争夺自己子女的思想不满,而婆婆又直接划清界限,儿媳不是我的孩子。在婆婆看来,家庭界限不是如西方原子家庭那般清晰——你的子女是你的孩子,你在抚育理念、方法上起主导作用;孙子孙女也都是我的孩子,我随时可以干涉;家庭界限却又壁垒分明,我的孩子只是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儿媳妇绝对不是我的孩子。

  可以想见,婆婆与儿媳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压制,绝对不是真正解决,未来的日子,必定依然是纷争不断。健康正确的生活,不是谁为谁牺牲,而后以此作为感情债务,而是人人拥有自己的生活,拥有自己的精彩!

【《重返20岁》的影评】相关文章:

1.《浮云》的影评

2.《阿凡提》影评

3.《天道》影评

4.《游客》影评

5.海洋影评

6.《曼德拉》影评

7.《英雄》影评

8.《推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