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精彩影评

时间:2018-02-02 12:57:13 精彩影评 我要投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精彩影评

  0.写在前面的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精彩影评

  上周六和朋友一起看了久慕大名的《少年派的奇幻之旅》,看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没办法确认自己是否脚踏实地的生活在现实中。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有与我一样类似的状况——沉浸在某种书或者是电影塑造的理想世界中就没有办法走出来,看完这片儿之后长时间的眩晕,没有食欲,也许某种程度上是在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某种特殊看待。

  1.少年派历经千难万险,窒息的美或者是难以想象的灾难都不能阻止.........它只是一个故事。其实最后的结局就是,领悟,然后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诠释,接受。宗教也好,掩饰也罢,我们永远都在衡量与抉择。

  我们太过于习惯追究事实,习惯于探究“到底发生了什么”。调查沉船事故的两个日本人正是世俗群体的化身— 一心执着于真相、并不是不同情受难者的痛苦,而是将情感的体悟和震惊习惯性的压制在“理智”之下,毕竟大多数人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充满隐喻的故事,而是脚踏实地可以循环维系的人生。而最终讲出的是怎样的故事?那取决于那个讲故事的人倾向于选择怎样的人生。

  2.最初听完第一个故事,两位调查员焦躁不安,不停催促π讲出真相。想想就觉得可笑,用怎样的语气才能使这个奇异的故事与由金钱而聚集起来的一群有上下级关系的人合拍?于是两位听到了第二个故事,短暂、残暴的所谓的真相。最后报告中还是将第一个故事作为真相,所以这两人理解了π吗?我想,这样的妥协除了第一个故事确实能够让我们思悟良多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正常的道德环境下,第二个故事比第一个故事更加难以被接受。

  片中那个来寻找好故事的人一直在问π“听完你的故事就会信仰上帝吗?”,我隐约记得π的回答大意是“我只是负责将故事讲给你听,而怎么选择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所以听完故事后是否信仰上帝可以单纯的由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或是第二个故事来验证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当一个人做选择的同时,各种复杂的因素都会涌现出来影响这个动作的完成。所以在我看来,π有了第一个故事,两位调查员选择记录第一个故事,作家在最后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虽然有看来相似的结果,但这样选择背后的含义,恐怕三个人都不尽相同。

  有人说π是在经历了违背道德的经历之后为了重新回归人类社会,所以编出了第一个,那个比起吃人来说更容易被接受的故事。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经历过生死、经历过为了生存而模糊本能与道德的边界的环境,在这样接二连三的冲击之后其实他与周而复始生活在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之下,讲着“善恶美丑”我们早已不同,他并没有按照社会规则编造故事的必要。况且他也没有掩藏对自己失控于本能这件事——他承认自己最后杀了厨师,并对他做了“与他对别人做的一样的事情”;并且对这样的自己表现出了强烈的厌恶——讲述第二个故事的时候他说: “那个厨师是真的坏,发自内心的邪恶…他引出了我内心的邪恶…”,表情悲戚又无助。而从漫长的铺垫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宗教的渴望,对赋予生活意义的看重,对美与感觉的敏感,他是一个内心柔软而善感的特别的人。对这样的人下这段开头的那种结论简直就是对π的污蔑。如果说他真的需要讲什么故事来让谁理解,那个人一定是他自己,而不会是别的其他人。

  3. 我们这些以“不脚踏实地”为荣的人总习惯赞美“赋予意义”这件事。《小王子》中重复强调,只有赋予意义,某样随处可见的事物才能变成特殊的存在,才能被我们一眼分辨(在如今这样可以将任何东西量化生产的年代,做到这一点更为珍贵,也更加艰难。)。所以对狐狸来说,金黄色代表的是小王子的发色;而对小王子来说,玫瑰则是千里之外的故乡里脆弱而娇憨的爱人;而狐狸,则是与驯服有关的存在。

  然而少年派却告诉我们更多。

  最初少年不停的信仰宗教,餐前的仪式越来越繁琐,盘子里能吃的食物也越来越少。有着被现代医学从小儿麻痹中求出经历的父亲对宗教不屑一顾,认为只有科学才是解释人生的正确方法,并且也秉持着这样的态度进行对孩子们的教育。他有句台词很有道理:“信仰很多就等于没有信仰。”最初pi的境况正如他父亲所言,盲目的不停通过信仰宗教来寻找可以令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活之道。虽然他是一个敏感而有诗性本能的特殊的人,但却也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以赋予周遭意义为自身的天命。所以当他目睹不符合理想主义的现实——“老虎出于本能进食”之后立刻将过的生活方式全盘抛弃,他曾经坚信的世界坍塌了。

  “为生活增加附加意义”本身最终也会归于虚无,这次事件告诉了Pi这个他无法接受的道理。

  在把“赋予意义”推上过高位置的同时,错将将自己所赋予的意义等同于人生的意义。这是很多人包括最初的Pi都会犯的错误。作为一种解读生活的方式,“赋予意义”至多也不过是人生的一种表象,远远不能与人生的本质相等同。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无法从对人生的偏见中走出来体会人生的真正所在。而Pi由宗教作为依托的对于人生的认知也就由此破碎。

  4.谈到人生的本质,我不得不提说说毛姆对此的看法。(恰好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做了一期关于毛姆的节目,隐约让我感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冥冥之中”神马的…..)毛姆让他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里的主人公菲利普经历了理想幻灭之后得出“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后结局显得多么不相称”的结论,就此彻底明白了诗人克朗肖送他破地毯的用意:“生活毫无意义。……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罢了。”而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否定先后否定了“轻盈”与“沉重”,最终得出了“人性与幸福这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的结论。这样的结论与此刻毛姆的观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此之后,毛姆与昆德拉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下最终该结论。毛姆的想法未止于对人生虚无本质的认定。他在小说中为主任公设计的最后枷锁,正是主人公之前所执着追求的“幸福”。在这一部分,毛姆告诉我们,“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幸福跟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 (这种对待幸福与不幸的看法正与佛教所讲的“色空无异,不生不灭”异曲同工。)在认识到人生本身就是虚无之后,菲利普(毛姆)意识到痛苦和幸福都只是表象,由此从对表象的执着解脱出来,开始享受人生格局所带来的精神感受,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昆德拉所认识到人生的虚无本质主要体现在他感受到我们无法获得最终幸福(人性与幸福在本质上是矛盾的)的人类共同的悲剧命运,开始为对人类拥有悲剧命运而转入一种悲观情感之中。而毛姆则转向了对人生格局特性和审美价值的关注,反倒找到了超越悲剧的突破口。

  5.李安也试图让Pi经历菲利普所经历的过程。最初Pi沉浸于宗教之中,以“为生活赋予意义”的方式生活;然后收到沉重打击后意识到自己先前所做一切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意识到了人生的虚无本质,放弃用宗教作为内心寄托;最终接受人生的本质转而获得解脱,重新投入生活之中,并且又重拾信仰,继续他对宗教的虔诚信奉。

  这看似是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然而Pi先后两次选择投身宗教的动因并不完全相同。当Pi最后重新回归宗教的时候,对人生与宗教本身的认知都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不再是试图通过宗教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而是试图通过保持信仰来维持可供自己体验和享受的人生格局。

  6我们必须接受,为事物(或是人生)赋予意义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真的改变人生的本质,而由此产生的高下之分更是一种集体意识的走火入魔,只能体现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漠不关心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会讲故事,否则生活就只能像π一样只是无限延续下”

  所以李安的这部电影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掩饰现实进行自我欺骗吗?我想不是。就如同毛姆,他们二人并不只是对我们所广泛接受的人生价值概念进行批判,而表达了一种否定之上的否定,是对人生价值的极大肯定——虽然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存在,但我们却可以在人生的各种境遇之中体会到生命(或是超越生命)的奥义和享受体悟过程中所产生的乐趣与精神充盈的感觉。而在唯心主义者的心目中,这些超越物质性存在本身的精神存在才是值得追求的`永恒。

  所以要懂得,故事讲完了就得与它说再见,然后让它走。

  7.这时候,我想起了一本名叫《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的书。(虽然这书的表述方式实在很僵硬…)。每个人在完成自己之前就已经有了倾向,个人有怎样的天分,有对什么样的事物颇为有感,对什么却完全无法体会……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是我们人人所都拥有的——天命。《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说,人的一生就应该是寻找到天命以及之后完成它的过程,而很多人却习惯性的忽略了各人的差异的方向对不各人天命的暗示,过分相信主观能动性的潜力。

  此时,喜欢小众文化,探讨小众问题的小团体跳了出来,作为众多同学的目标。人们很习以为常的认为“精英——少数”,所以可以得出“少数——精英”的论断。在这样的逻辑之下,“虚无缥缈”的这一类人被捧成了高端,所以这样的生存方式就成了人们争相模仿并且追求的一条路。我想说的是,连人生最终都要归于虚无,那五花八门的评判标准不更是虚无?所谓天命一事,最重要的标准是要符合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顺应大众判断。如果天赋不在此方却强迫自己朝此方前进,那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利用各人经历为上述逻辑的可笑之处增添注脚。天赋所在并不定义高下,而是决定对事物如何理解和体悟,哲思也好写作也好,如果强迫自己从事而无法领悟,于己而言也实在说不上幸福。我一直相信天命和天赋一样,就如同每个人没办法更改的特质,是与生俱来。我们要学会接受一个现实:并非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

  所以与其白费功夫,不如先努力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命所在。

  如果问我如何辨别是否是天命,我只能说于我而言判断是否“顺应自己的天命”的方法很简单:如果自己能够维持平和安宁的精神状态、保持爱意长久、维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无论是身体健康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那此时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天命。

  8. 其实在某种方面,我非常羡慕有信仰的人。他们似乎能够体会到我们所不能感受到的世界,但同时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无法臣服于其中的某一种。无论是确实的宗教也好,还是作为有宗教意义的某种思想理论。出于爱好,我对神秘主义、宗教之类的东西一向很感兴趣,但是一直无法向感受和认同自己信仰一样认识它,而只是泛泛的了解。我们的信仰在彼方,所以其实很难体会教徒们得体会。比如,了解佛教后赞同禅宗中体现的哲思,但是没有办法体会基督教徒在读圣经之后是如何得出上帝爱人的结论。只能说,我们可以找到信仰之间彼此共同的,我们相信的部分,并且始终坚持,始终以它们为我们的精神内核。

  李安试图在这部电影里面解释宗教。

  在信仰宗教的时候人们不受现实局限的为生活赋予意义。比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比如神话故事中体现的其妙的宇宙体系。再让我想,宗教似乎是一种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以至于可以超出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实,引领一种全新的解析生活的方法。

  (这个部分重复之前,仍然在说“赋予意义”)圣埃克苏佩里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强调"赋予意义"。他试图告诉我们,经过我们赋予意义的事物才真正属于我们,因为它会因此而脱离于其他相似的存在被我们感知(小王子经常性的提到,我的玫瑰,或者千万星球之中的他的故乡,对于他是有非常意义的)。类似的,片子里的主人公也下意识的会用这样的方式生活,出于信仰宗教。而后他由于父亲的刺激而不再信教,这时候他说生活中的所有都失了意义存在,一切都像是失了色彩。正如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乐意为一些东西赋予特殊的精神含义。比如最简单的,恋爱,两个人经常走过的街道,经常的餐厅就会成为一种象征物而存在。

  关于从这部被打上“解读信仰”、“解读宗教”标签的电影带给我关于宗教方面的感受大概就是:可能宗教对于很多人的意义就在于,信仰宗教可以维持"赋予生活意义"的方式生活,使人在一个精神充盈的氛围下生存,而不仅仅是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之下生存。

  9.有人以故事老旧,毫无新意来贬斥少年派——“故事情节一般,看完只能记得抢眼的特效和布景”。于而言,看这部电影只是在认识Pi这个特殊的个体,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我关心的只是Pi在经历人生的过程(很多人都早就在类似《读者》之类杂志上看过的故事)之中如何自我反省,如何完善自我内在的缺失。

  回到最初的观点,每个人做出的价值判断或者选择都取决于自己倾向于何种人生。从某方面来说,其实个人的想法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最后再说说李安。这个在不同地域漂泊的人再次打破了所谓的文化界限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我们表达自己。有人说李安之所以可以驾驭各种风格,是因为他的“居无定所”。我倒认为,游历和没有固定的文化根基反而是大多数一无所成的原因。而一个人如果能够与不同的文化相处却不迷失,那一定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颗提供给他一眼直达文化本质功能的强大精神内核。

  关于如何让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和平共处,李安确实是此中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