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让作文不再可怕
一、体验生活,用心感受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生活如此地丰富多彩,而学生却熟视无睹、无话可说呢?关键是学生没有用心地感受生活,或者说他们在体验生活时没有深刻地思索,不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对生活敏锐的心。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怎么能具有灵性呢?所以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教会他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从而发现平凡和事物中所包蕴的哲理,感悟点滴小事中所映射的精彩,从而使他们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我会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小故事,读一些哲理深刻的精品短文,然后结合实际展开讨论。在他们面红耳赤的各抒已见中,从他们发光的小眼中,你会看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在吸收一道道美味的心灵鸡汤。于是,他们身边原本平淡无奇的每一件小事都变得那么有味道,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起来!何愁笔下不会流露真情实感呢?
二、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生活是个万花筒,假如你有一双画家的眼睛,生活是交响乐,假如你有一对音乐家的耳朵。要想让学生的笔下生花,记“题材日记”是一个好办法。所谓“题材日记”,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记下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材料:让你发笑的一句话,让你驻足的一个镜头,让你注意的一种声音,让你喜欢的一样东西,让你感兴趣的一条新闻,让你得意的一件作品,让你生气的一件事……这样的点点滴滴生活中无时不刻都在发生,让学生们准备一个薄薄的小本子,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在习作时,拿出来看看,它将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会发现可以写的事情太多了。慢慢地,对于他们写作会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课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大量地接触课外文章,使他们对写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精选题材,激发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学生习作都是被动的、应命的,而不是出于内心强烈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扮演“命题者”、“号令者”,而应是一位引导者、设计者,千方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急于想用文字来沟通、表达,使习作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要精选习作题材,并不露痕迹地创设情境,打开他们的思维之门,引发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例如教学《你身边的一件事》时,我只限定内容范围,提出如下习作要求:通过记一件生活中经历过的真实事情的记叙,向当事人诉说、交流自己的真情实感。对这一开放型作文要求,学生写出了《向妈妈诉说女儿的牵挂》、《向老师诉说我的愿望》、《向远方的爸爸诉说委屈》等内容宽广的作文,使老师捕捉到了孩子的心灵,倾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使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另外,我还提倡学生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参与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例如:为老师和同学的生日在电台点播歌曲,寄上温馨的祝福;为班级发一份通知、写一篇通讯稿;为学校的发展定一份建议书;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合理化建议……使学生感知作文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作文的社会价值,进而唤发起写作的社会责任感,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全面提高素养。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点赏识,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我在讲评作文时,让每个学生把老师标的好段、好句甚至好词都大声地读出来,并编印进《班级作文浪花》月刊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下次作文他们会千方百计写得更好。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作文亮点》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让作文从“可怕”变为“可爱
【如何让作文不再可怕】相关文章:
七招让作文不再可怕04-11
不再认识自己的我好可怕作文03-07
可怕的作文03-03
可怕的作文04-09
妖不可怕人心可怕作文04-09
可怕的体检作文03-04
“可怕”的体检作文03-03
可怕的地震作文03-04
可怕的火灾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