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温故而知新作文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温故而知新作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温故而知新作文范文1
几千年来,论语一直作为国民的一本启蒙语录,而妇孺皆知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更是深入人心。关于国学,有孔孟程朱,有四大名著,国人皆可列举一二,现在一些教授,学者不乏研究什么红学之类国学经典,之前的央视也有一档节目相信大家有看过《百家讲坛》,是和大众分享自己对研究国学经典的理解。说这么多,你可能觉得我这是老生常谈,恰恰相反,我今天要说的与这是南辕北辙。我要批评这“温故而知新”。
有个小故事,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地窖,敌人在头顶搜查严密,随行的一位士兵却咳嗽了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以此来压制咳嗽。他嚼了半天,提出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
国学经典再好,也不能几千后得去研究,正如这口香糖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去嚼。有人说国学包罗万千,只要认真钻研。我却认为,我们民族最伟大的,不是这些几千年的老古董,不是孔孟程朱,而是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这种钻研精神。不可否认,我们这些现在的`后生晚辈在研究国学方面只能看着先辈的成就望其项背,任何事都有双面性,这样的现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有一篇杂文《我看国学》中说出让人醍醐灌顶的一段话“任何一门学问,即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学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最后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种这个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我到今天,在这世间存活十七载,从各种渠道受到的各式教育业已十一载,人们总是告诉我温故而知新,可我更想走一条少有旅人,属于自己的路。
温故而知新,不如自己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温故而知新作文范文2
温故才可知新。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期给人的感受与启迪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带给我们的是机智与深沉,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使我们对于同一事物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重温过去,总能使我们有新的收获。清末着名文学家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集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然而现代着名女作家冰心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读《红楼梦》时不但没有对其产生兴趣,甚至还对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感到了厌烦。当她在中年的时候捧起《红楼梦》,重温作者笔下那血肉鲜活的人物形象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却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与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这是为什么呢?正是温故而知新。如果冰心没有重新来品读《红楼梦》,那么她有怎么会体会到曹雪芹在字里行间倾注、流露出的辛酸与无奈,又怎么会理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的事理,又怎么会看到一个黑暗、封建腐朽的社会,在内心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呢?由此可见起重要性。我们现在是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接受知识、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但其中能够被真正彻底消化的不及50%。这就更需要我们做到温故知新,像牛吃草一样,将胃里的东西重新翻出来,细细咀嚼品味,思考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充分吸收加以更好地利用。有的人从来不或者说极少温习旧知识,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就会逐渐地淡忘,最后在脑海中消失,等到需要时,虽记得曾经知道,可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别提运用。也有的人虽然有做到“温故”,但却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对待旧的知识或事物,自然也是难有什么新的见解与收获。所以,温故而知新!
有人说:“总是重复温习同一事物或知识,就好比总是在水里泡的米一样,难道不乏味么?”其实不然,在水里泡了十年的米不但不乏味,更是酿就了一坛香醇的美酒,令人不饮自醉。知识亦如此,懂得温故知新的人能够在一次次的重温与知新中,让心灵再度启迪,享受如饮醒醐般的陶醉。
【温故而知新作文】相关文章:
温故而知新的哲理句子(通用280)07-22
作文景物作文03-31
守望的作文作文11-16
拜年作文作文04-22
让座作文作文05-10
“作文糖”的故事作文12-25
作文比赛作文范文04-09
精选叙事作文最好的作文05-11
惊喜作文的初中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