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交流总结
无论走进哪一个班级,几乎都能看到优秀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听到精彩的发言,感受到缜密的思维。但是,这样的学生往往只是极少数,有时甚至会出现一节课仅仅依靠一两个学生撑场面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一种“两不”状态——不动脑、不动口。对这些学生来说,课堂不是他们的,他们的身份是陪读,教师让读就读,让写就写,至于说为什么这么读,到底该怎么写,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字,大概心中是不清楚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教师的心里也往往是一个被忽略的集体,尤其是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教师寻求回答问题者的目光常常无意识追寻着优秀的学生,对于沉默的大多数往往很少关照。于是,课堂上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他们也许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恰恰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成就感是获得新的发展地位和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是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兴趣,或者说对一个工作的兴趣,就是由许多次成功的感觉累积起来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感就来源于自己的一次次正确的回答,一次次被表扬,一次次被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就感更容易满足,解出了一道题,会唱了一首歌,学会了一个动作,读好了一篇课文,都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莫名其妙的冲动,这冲动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感觉天高海阔、云淡风轻的“飘飘然”。这种喜悦带给他的是对下一节课的向往。兴趣和信心就是在这样一次次成功和向往中累积起来的。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心中的成就感?我想,还是要从教师身上找答案。无论承认与否,教师依然是课堂上最有话语权的人,教师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流程、学习的进度和方法。所以,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习惯应该是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
其一,教师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清晰明了,指向性要强,让学生从问题中能够很快把握思考的方向,学生即使思维不深刻,即使语言表达不通顺,但会回答问题也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其二,学习中不要为难学生。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这样三种学生:第一种是会说,且能说好;第二种是会说,但漫无边际;第三种是不会说,也不说。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说“我看看谁不举手,就叫谁”,话一出口,会有不少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我知道,他们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而是为了不回答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请那些会却不愿意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既能让这些学生收获信心,又能警示其他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发现了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悄悄地提醒,一般不要突然抛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是警醒了他,但是学生坐下以后,心态是很久都难以平复的。
其三,提问要分层次。一个优秀的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层次应该了然于胸,所以把每一个问题送给适合的学生回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十分重要。
第四,教师的表扬要真诚。听课的时候,常常听到教师这样表扬学生:“同学平时从不举手,这次举手了,我们让他回答。”“同学平时课文都读不通,今天虽然也没有读好,但是已经进步很大了”……类似的话语明里是表扬,实则是强调学生差,这样的表扬,不能对学生有任何激励。所以,教师的表扬要切合学生的发言质量,抓住发言中相对突出的方面——比如发言时的声音、语言的条理和准确、观点的新颖或突出、层次的清晰等进行肯定。
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学习的满足。这种满足又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以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供内在的动力。
【教师课堂交流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课堂交流总结11-01
高效课堂实践经验交流材料教师个人计划总结11-30
教师交流总结12-02
教师课堂总结06-15
教师个人交流总结07-06
交流教师总结模板11-11
学校教师个人交流总结12-03
交流教师工作总结09-12
教师交流活动总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