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测试
心理健康是什么?就是你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自我认识。下面有几个判断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轻易评判出到底心理的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不论你觉得自己是否足够健康,都过来自测一下吧。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据此,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精神活动有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似一次性的那样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的心灵。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将这10条标准综合起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笔经济账
6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国家卫计委等十部委联合制订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全面部署未来5年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具体要求。自2013年开始施行的《精神卫生法》以来,精神卫生再一次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9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国已有1.7亿人患某一种精神疾病。当然,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人群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障碍隐患,才是很多国家精神卫生最大的负担所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明显。大众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和认识,国家对心理健康服务也难言重视,心理健康成为悬在我国面前的一块顽石,看的到,却推不动……健康时报记者近日专访全球健康经济学专家卢春玲,让她为我们算一笔心理健康的明白账。
发展中国家的心理疾病负担更重
健康时报记者:就您的观察和研究来看,国民心理状况是否因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卢春玲:我们讲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障碍,还包括人们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
事实上,有严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人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从整体来看,心理障碍在世界上的所有地区都很常见,不论贫富,不论男女老幼。但大多数心理疾患者在中低收入国家。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传统等不同,都会对精神障碍的流行分布和发病原因产生影响。
健康时报记者: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否特点更鲜明?
卢春玲:发展中国家心理疾患流行分布情况以前通常以发达国家的数据为参考。
近年来,中国、印度等国家开始公布并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精神障碍流行趋势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发达国家,男性较女性的自杀比例较高,而在印度和中国的研究结果显示,男女间的差距不大。但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比较高。印度和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地区的两倍以上,而在发达国家,城乡间的差距较小。
还有个重要差别是,发达国家自杀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比例比较高,比如忧郁症得了很久。中国自杀人群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比发达国家低。例如,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常常是一时生气,之前没有任何的精神疾病。也许,这和中国文化中有以自杀来表明心志的影响有关系。
这些现象说明,心理疾病在各国的流行分布是有较大差距的,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
心理状况影响收入及就业
健康时报记者:相对于这些引起自杀的精神障碍来说,更普遍存在的或许是个体的日常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有国内某权威机构曾对国企员工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您如何看,这种心理状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卢春玲:的确,在总人口中,患精神分裂,忧虑,焦虑等疾病的人比例很小。更多的是一般大众如何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我们的研究显示,对于没有患精神障碍的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日常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收入。
我们曾对中国9个省份的非农业人口的成年人(18到55岁的男性和18到50岁的女性)数据进行过分析。对于他们自我报告的调查前的六个月中的心理状态(如是否常常感到疲劳、失眠、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有时会想到自杀等情况)分析后,我们发现,自我报告心理状况差的人群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都较低。
对于普遍的上班族、劳动力市场,心理状态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这个发现提示我们,改善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健康时报记者:这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状况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相关?比如9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国人普遍出现一种彷徨的心理,无所适从。而当下又面临经济转型与改革,所谓新时期新常态,这是否是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一些心理变化?
卢春玲: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往往伴随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例如,荷兰与德国的研究人员对本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城市化程度越高,各类主要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越高,其中低收入者尤为明显,而工作压力、失业、都市化带来的心理孤独往往是导致心理疾患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就中国来看,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层次最深的社会变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快。在这样一个急速转型的社会里,个人与所属组织的关系定位和家庭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感到压力和缺乏稳定与保障。从整体人口来看,中国精神疾病患者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急需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低收入国家
人均心理健康服务年花费不足1美元
健康时报记者:但这似乎并未得到个人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卢春玲:没错。对心理健康的忽视是个全球现象。这存在多方面问题。
一是认知不足。心情不好,常人都有,但如果持续很长时间还是不能从中走出来就需要提高警惕。但很多人由于知识缺陷,抓不住这个信号。二是讳疾忌医。很多人一听说精神上有问题,就会觉得自卑而回避,不愿意去医院看。第三,即便民众想去看了,没有相关服务。第四,服务的质量不高,看了没有效果,或者状况更差。
健康时报记者:国外是否也如此?
卢春玲:这种情况在国外也较普遍。例如,美国保险公司中长期存在的对心理患者医疗保险收费和服务方面的歧视。同样的门诊,精神疾病的门诊费用会高出一倍,住院天数也有所限制。社会歧视更显而易见。政府对心理疾病的投入不仅少,而且常常削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有40%的严重精神障碍成年患者在2011年没有得到任何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如此看来,尽管普遍存在又影响甚大,但并不受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国家在此方面的经济投入?
卢春玲:是的。据估测,全球因为精神疾患和物质滥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2010年就达到2.5万亿美元。
就心理卫生服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服务不足、投入不足问题。当然,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例如,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人均心理健康服务年花费仅为0.2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是45美元(虽然相对其约5000美元的人均健康支出仍然很少)。
中国对精神卫生服务投入令人担忧。虽然精神障碍和自杀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数据显示,精神卫生投入只占总卫生投入的2.4%。从资源分配来看,这些有限的资金也大都用于对少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专门治疗和护理,较少用于预防心理疾患和促进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健康服务需沉到基层
健康时报记者:就中国来看,尽管经济投入上差强人意,但是也做出了很多积极改进。比如2013年,精神卫生法出台实施后,对促进心理健康、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等方面作出了立法保护。但是,如何真正履行相关的法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挑战。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做好心理健康服务,您有何建议?
卢春玲:精神卫生法的出台的确是中国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国家精神卫生政策不应仅涉及精神障碍的治疗,还应该在各个方面和层面预防心理疾患、促进民众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推出了2013~202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建议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其中一个主要想法是通过社区的支持来促进大众心理健康。社区在预防和长期护理方面发挥主战场的地位。
健康时报记者:也就是重心下沉,强化基层。但这就又涉及一个问题,医务人员力量不足。之前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中国现有专业心理医生的数量,大约为9,200名。这样的擎肘之下,如何解决好服务下沉的问题?
卢春玲: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通盘的大工程,涉及人力物力财力,每方面都不可少。但即使在资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国家,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例如,在卢旺达,人均收入600多美元,但他们农村的一些医务室会设有独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还有类似于中国的乡村医生一样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做心理服务。
柳叶刀最近发布的论文显示,在印度贫困的乡村地区,通过训练当地青年成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支持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心理疾病障碍的隐患,提前进行一些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状况,大大减轻家人的经济和照看负担。
即使在发达国家,有较多的精神疾病医生和心理医生,在社区层次进行预防、早期干预和长期护理也是其降低成本、满足大众和患者需要的一个有效办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虽然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力及其他方面会有不足,但还是可以参考印度在贫困地区的做法,训练出更多的社区工作者做心理服务。
健康时报记者: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通盘布局与考量。您对此是否持有信心?对未来的有何展望?
卢春玲:最近,各国政府都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了承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世界卫生组织为低成本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一系列指导,使得提供足够的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可能。从中国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卫生投入也在加大,合理地去分配医疗资源,统筹教育、劳动、司法、住房、福利等多部门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帮助,在社区和工作单位增强心理干预等等,相信通过这些办法,中国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有显著的改善。
体型胖的人心理健康 靠谱吗?
体胖才能心宽。据美国心理科学中心网站报道,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体重的增加似乎能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女性。
研究人员对3000多名男女志愿者进行了为期7年的追踪调查,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尽管体重增加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但女性参与者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在生活质量和心理素质方面有显著提高。对于那些在实验之初就体重超重的女性参与者来说,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
发表在《国际公共卫生学期刊》上的这一研究结论可有效帮助人们了解体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肥胖症。研究者面临的挑战是防止体重增加及其对健康产生的危害(如糖尿病),同时寻找合适的方式防止人们心理的幸福感下降。
有“心机”的女人心理健康指数高
撒娇
正常女性体内调节神经、血管功能的激素有两类:使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肾激素等;使神经抑制、血管舒张的乙酰胆硷、血清素等。爱撒娇的女子血液中血清素、乙酰胆硷的含量远远高于不爱撒娇的女子,她们性格温柔、待人和气,不易发脾气,也较少发生身心疾病。
哭泣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比较容易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有悲伤即哭泣,让紧张情绪及时得到释放,从而减少疾病。美国学者研究后发现,人们在情绪压抑 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40%,而那些不爱哭泣,没有利用眼泪消除情绪压力的结果是,影响身体健康,促使某 些疾病恶化,比如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就与情绪压抑有关。
吃零食
生理解剖表明:女性的胃内食物容纳要比男性少三分之一,所以每餐进食量少,往往不到进餐时间就产生强烈的饥饿感。此外,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女性,月经 常常不规则,因精神紧张、身体不适从而影响胃口,总想吃些刺激性食物,因而自然而然地养成了爱吃零食的习惯。这种习惯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有利。
日本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对5700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她的丈夫或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这些人的身体都比较健 康。与此相反,约有1/3的女性是以酗酒、吸烟及用安眠药等方式来解决压力和不满,结果她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神经衰弱、月经失调、高血压等疾病。
房子采光不好影响心理健康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必要条件。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早上拉开窗帘,让阳光洒满房间的每个角落,简直就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光学实验室主任张建平说,室内光线分天然光和人工光。天然光是从窗户照射进来的光,人工光是用照明设备营造的。谈到天然光,根据我国建设部制订的“室内采光设计标准”,南向的房间,大寒日全天的日光直射时间不能低于2小时;如果是北向的房间,漫射进来的光也要保证一定亮度,室内、室外照度比值须大于1%。
“采光好的房间,绝不仅仅是让人看清东西那么简单,它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张建平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他们身体里合成钙,强壮骨骼;老人大多存在骨质流失的问题,多晒太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症。阳光对骨骼的好处,人工照明是替代不了的。
另外,张建平强调,采光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和一间能看到外面风景的房子相比,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即使灯光再明亮,时间长了人也会觉得压抑,因为缺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当在冬季,阳光照射本来就少,如果在采光差的房间呆久了,人还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症,其原因就是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
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最好选择南向的房子;由于城市楼房普遍较高,一楼光线遮挡较多,所以最好别住一楼,为方便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出行,可选有电梯的楼房。而对于常住握手楼的人来说,建议首选光线较好的房子,且经常出去户外走走,避免长时间呆在阴暗的房间里。
别让“春困”影响心理健康
有关调查显示,30%的人对天气变化较敏感,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疲倦、健忘、眼冒金星、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春困对高三学生的影响似乎更大。一名高三男生就因为春困,上课老打不起精神,书也背不进去。焦虑之下,他怀疑自己“脑子坏了”,特别悲观,甚至没有信心再回学校上课。
停学数日后,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身体各方面完全正常,纯属心理疾病。专家分析,3、4月不少学生都进入了一个“高考平台期”,竞争压力日渐加大,又逢春困,容易产生疑病心理,进而导致悲观、自卑心态。专家称,只要懂得调节,适当宣泄,就能平稳度过春困。
专家们忠告:预防心理疾病的最有效途径是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与人沟通,多交心理健康的朋友,多给自己放松的时间,千万不要盲目用药,那样反倒会适得其反。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测试】相关文章: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05-02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05-12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5-03
判定孩子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05-02
心理健康的智力标准是什么05-02
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5-02
男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5-02
衡量女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5-1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