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学习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学习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1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精灵,在他们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聪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样培养好孩子,在我家宝宝一次犯错误几乎让我“歇斯底里”后成为我要认真正视的问题。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美国正面管教”的课堂。对于正面管教,我有几点建议: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对教育心态的颠覆
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体会掌握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孩子的正是这个渔。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质,并不是因为我们告诉他优秀的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错的过程中,怀着开放宽容积极的心态帮助他认识到,只有具备我们所说的优秀品质,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认为,我们既不要让家长的局限性而成为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为家长的个人喜好而为孩子的发展设界。
二、正面管教关注孩子长久的影响,而非短期特效。
承认孩子和成人一样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奖励和惩罚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正视了惩罚和奖励都是来自外界的控制,只能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非信念。行为可以控制一时,不能控制一世。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惩罚的力度,孩子就更积极的,更早的想逃离这种惩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而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们越是对孩子加大奖励的力度,孩子就更贪婪的,更迫切的想要迎合这种奖励,反应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觉得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我们的奖励越来越不买账了。而没有奖励,他似乎就不愿意做任何事。
事实上,就算孩子在大学前都愿意接受我们的奖励和惩罚,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奖励和惩罚也是鞭长莫及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外力”的控制,无论在时效性上,还是持久度上,都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
如果把孩子走向社会看似是走进大海,那么惩罚和奖励就是一个一直在泄气的救生圈。这个救生圈或者让孩子感觉束缚,或者让孩子产生依赖。而我们必须一直做的,是更加费力的给救生圈补气,以便于让孩子在当下能活得安全。但孩子终归要远行,而我们也终究要老去,救生圈终究要消失。与其疲于应对给救生圈补气,不如在浅滩时就教会孩子游泳,就算他现在呛了口水,崴了下脚,但长久来看,这样的孩子才更能适应大海。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信念。参照“错误行为目的表”对症下药。
四、没有情绪安全就没有情绪诚实
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总被打击或说教时,那我们下次也没有开始再聊的兴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不想让孩子以后回家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想让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远,那我们最好不要把训斥和不屑挂在嘴边。对他们的话题多一些兴趣,对他们的`错误多一些宽容,学会“孩子气的,创意的语言”。
不要把精力放在问责上,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问责会带来逃避责任,让孩子敢说,愿意说。
正面管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习,它必须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以上是我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我知道教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给有孩子的同事们带来一点帮助。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2
学习了《正面管教》,我喜欢里面的这句话: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 蜂酿蜜,鸡司晨,人不学,不如物。怪不得老人常责骂懒惰的后人连鸡狗都不如。生灵万物降临世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苦难多一点?或许,上天总那么公道,苦与甜相扶相伴,想有点甜,总需要用苦去换。所以有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名句。
人上人的威风我们梦寐求之,有了这个目标,人们都想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向前冲!向前冲!一代人没有完成的梦想转移到了下一代。可怜稚子尚幼,早早的就在竞争中浮躁,也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马儿,你牵她到了清清河边,可他就是不喝水。 作为学生来说,自身学习动机不强,对学习的厌烦可能与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对学习价值的认识有关。前三个方面都是外部因素,第四个方面是内部因素。作为老师来说,要改善学生的厌学状态,从学生内部因素入手要显得相对容易且效果更明显些。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透彻了解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学习动机因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动机本身也成为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学校不仅要激励学生建构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能力,更要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推动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了解学生的现有需要 。一辆车动力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车速和持久性。我们每天的学习也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动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成绩。想象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一个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动力,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带给你动力的程度,由大到小罗列出来。
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3
2年前,当时正困惑于孩子的教养方式以及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虽然也阅读了许多的育 儿书籍,并在生活中不断尝试及应用,但感觉始终不得要领。心中始终怀着应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规避传统家庭养育的弊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似乎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但自己很纠结,让孩子也有些无所适从。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了一本《正面管教》的书,在拿到书的当天,感觉似乎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亮光,怀着激动而急切的心情,迅速地通读全书。
并开始了我的"正面管教"初体验,与孩子制订"时间惯例表"、"选择轮"……,运用"纠正错误的3个R"、"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共同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的方法与孩子沟通,这些方法与工具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效果极佳,让我感觉似乎破译了与孩子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密码。
但好景不长,在新方法的新鲜劲过去后,与孩子的关系又重回原点,让。我对"正面管教"也产生了质疑,难道是国外的体系也"水土不服",不适应我们的国情?
我的"正面管教"初体验以失败告终,《正面管教》的书也被我束之高阁。
第2次"正面管教"之旅
去年,爱人报名参加了"汇智有方"的正面管教课程学习,我还抱着质疑的态度,这都是已经验证过了的,学了也没用……爱人结束学习之后,根据学习的内容,在家中开启了新的"正面管教"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家庭氛围不断地在改善、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顺畅,难道是施了魔法,这些工具和方法我也都用过,可一段时间后就无效了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过与爱人的一番交流,我又重新拿起了《正面管教》,开始了我的第二次"正面管教"之旅。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放下功利的心态,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体会"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当以平和的心态更深入地阅读了《正面管教》、《孩子挑战》、《被讨厌的勇气》等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才是最应该改变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只有先内观自己,清晰地认识并照顾好这个内在小孩,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社会、养育孩子。
所以,我想要想养育好孩子,我们首先应该从认识自己入手,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也才能构筑与孩子相处的坚实基础。
自我觉察 感悟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一切,但我们常把孩子看作是自己希望的实现者,容许自己拖延、谎言、软弱……却无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们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我们在与孩子的"较量"过程中,不断尝试去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我们始终认为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懂,不愿平等地与他们对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时常越俎代庖、事事代劳,剥夺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我们常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代替孩子思考、做决定,却始终不愿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回头看看,以上种种不正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的"惯用伎俩",看似在孩子成长的初期,我们取得了优势,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却发现我们正逐步丧失了对孩子的"控制力",问题不断显现……
我想正面管教所带给我们的尊重、平等地对待孩子、帮助孩子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获得"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理念体系,正是我们这些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父母所缺失的。
"大脑盖子"理论和"和善而坚定并行"的养育理念更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往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所经历的误区,也找到了第一次正面管教之旅失败之源——不了解自己、不理解孩子,一味地控制,当新方法的新鲜感过后,孩子自然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作为一个父亲,以往的养育方式始终更倾向于严厉,虽然也有阅读相关育儿书籍,但在实际运用中更侧重于技能而疏于心灵,因此常常困惑于与孩子的关系。
感恩遇见了"正面管教",它让我首先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地对待孩子,努力去"赢得"孩子的心!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4
上个星期,我们全校师生们学习了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感触良多,相见恨晚,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正面管教。
象这样的话“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在操纵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计。”现在孩子在这方面太聪明。
“溺爱而不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对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都是经典。
生活中,常见的管教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严厉型(也可称为独裁型)。这是中国数千年来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并坚信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严厉型”教育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可能会累积到一定时期突然出现恶劣事件(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杀等。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种:娇纵型(亦称为“纵容型”、“溺爱型”)。这种教育方式是从西方进口的,在中国,这种教育方式也比较常见。娇纵型父母不会给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这样的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娇纵型父母坚信:孩子需要许多“自由”,才能快乐;这样的父母往往潜意识里对孩子说:“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娇纵型教育的问题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自私,很难明白别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权利;很难学会负责,很难面对并承受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高度焦虑。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亦称为引导型、民主型)。这样教育的孩子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选择。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父母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父母会坚定而和善的进行。父母比较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5
正面管教,是我学习的众多课程中最简单、实用的一门课。从家长班到讲师班,这门重视体验、交流、互助的课程深深地吸引了我。
所以我希望用这样一门不那么深奥可是特别实用的课程,结合我的知识,去帮助那些处于困惑中的家长,让家长实现自我成长和育儿技巧双丰收。
以下,是逸晴在正面管教讲师班学习之后的心得。分享在此,希望能为家长朋友,和想要进入正面管教行业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我深信,分享,互助,将帮助我们彼此更快的成长。
1、正面管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结束后你计划如何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对我而言,是对此前育儿实践的总结和提升。
在学习正面管教之前,我读过许多育儿书籍,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知识,他们散落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事件当中,并不成体系。学习正面管教过程中,我才有机会将此前的育儿实践经验、学习过的育儿知识和理念、心理学知识,彻底的梳理和总结了一遍,随着正面管教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回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断实践与思考,这些散落四处的"珍珠",终于被优化组合、梳理联结成一串好看、实用的项链。
我想这对我个人而言,是对这几年关于育儿的一次总结,更是一次提升。
培训结束后,我将投入到正面管教的传播与实践工作中。包括带领正面管教读书小组、举办家长工作坊、公益讲座等工作,在传播正面管教、帮助更多家长学会育儿的同时,也给自己制定了每周爱心计划。每个周,我都将认真、反复实践在正面管教中学习到的一个工具,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爱人、亲人、朋友、同事,我都将学以致用,以便让正面管教帮助我维护、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
正面管教中所提倡的"温和与坚定"的态度,将是我始终践行的基本标准。
同时,我还将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更多的家庭获得幸福。
2、简单描述你对阿德勒理论的理解,以及阿德勒理论对你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带来的影响。
阿德勒强调人的生活风格约在四五岁时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以后,几乎一生不变。他非常重视家庭行第、出生次序、和家庭气氛对儿童性格类型形成的影响。同时他也强调"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在他看来生活风格对人格的影响是潜意识的或被动的,而创造性自我则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是主动有意识的行为。即人格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并定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也就是在正面管教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和去看待这些问题,并如何去处理。
对于这点,我深以为然。也特别赞同正面管教中所说的`"从错误中学习"的观点。
我们都害怕犯错。年龄愈大,愈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行为和决定。现在我认识到,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短板,敢于承认自己也有不行的地方,才是真英雄。人无完人,犯错不可怕,不完美也没什么羞耻。错误,往往都是我们能够成长的点。
当我学习到这一点,我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放过自己经年累月的缺点。然后我发现,当我放开那些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时,终于能够安心去发展自己擅长的部分了,并且在发展这些能力的同时,我获得了许多信心和力量来改善自己存在的问题。整个人从纠结、难受的状态,进入了一个特别好的良性循环,积极向上有力量。
3、一名正面管教讲师,这个身份对你意味着什么?"教"和"带领"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一名正面管教讲师,这个身份对我有许多意义。
一是责任,我需要对每一位来学习的家长负责,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让他们带着困惑来,带着答案走;
二是成长,作为讲师,不是学完讲师班就ok,而应当持续不断的学习,实现个人不断成长,以便为家长、孩子提供最好、最新的家庭教育指导,也不断地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三是拓宽生命的宽度,正面管教讲师作为我的兼职事业,会让我与许多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孩子相遇,看到生命的各种可能性;虽然家庭教育工作只是一份兼职,对我而言却又似乎是"寻他千*"的使命。
"教"是传授,授之以鱼;"带"是引领,授之以渔。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正面管教课堂中,既有理论的传授,也就是"教",让家长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念;也有切身的体验活动,也就是"带",让家长去体验孩子的角色、体验其他人的角色,在别人的角色中学习到其他人内心的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去改善自己的行为。
4、你的首要生活态度取向是什么?她的强项如何帮助你带领家长课堂?另外,根据你的了解,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的弱项,对你成为一个好讲师将产生什么影响?考虑到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的强项和弱项,你会做什么让自己成长?
取悦型。强项是待人友善、谦和体谅。因此在带领家长课堂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家长的处境和难处,全心全意为家长着想,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家长作为学员,也会有被老师照顾、被重视的感受,让家长更愿意敞开心扉谈论问题,使课堂氛围更加温暖、互助。
弱项是逆来顺受,没有主见。在讲课时,容易受到家长情绪的干扰,而影响到自己的讲课热情;也容易被家长左右,遇到"话唠"型家长,不好意思打断她的发言,影响课程进度,显得不够专业。
考虑到强项和弱项,我会在课堂中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在关照家长感受的同时,也尊重和坚持课堂准则,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所有学员的需要,而不是将课程节奏的掌控权交给个别学员。争取将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做的既温暖,又专业;既灵活,又遵守规则。
5、讲述一个"错误目的"的实例。寻找"错误目的"的线索是什么?你如何鼓励有这样一个错误目的的孩子或成人?
嘟嘟现在3岁,处于自我意识爆棚的叛逆期,渴望自己做决定,自己说了算。在这个阶段,他常常会与我出现"权力之争".
嘟嘟爱骑滑板车,每次去商场都会带上。我们的约定是进入商场后才能够骑滑板车。地下车库因为有车辆通行,为了保证安全不能骑,否则没收滑板车,当天不能再玩。
有一次在地下车库,嘟嘟拿到滑板车后立刻踩到上面跑走。我喊他"嘟嘟!停下来!这里不能骑!"喊了几次,他只是回头看我,带点儿挑衅的坏笑,然后又大叫着跑掉。我抓住他说"嘟嘟,我们说好的,地下车库不能骑,如果你骑了,我们就只好把滑板车收起来,今天不能玩儿了。"嘟嘟大喊"我就要骑!我就要骑!"然后挣脱我的手又跑掉。
寻找错误目的的线索是我当时的感觉。感到非常生气,同时也有无助的感受,还有被挑战的挫败感。因此判定孩子此时的错误目的是"寻求权力".辨识出他的错误目的后,我是这样处理的:立场坚定,不再争辩和制止,也不妥协,而是做我应给做的,也就是没收他的滑板车。
我收走他的滑板车,并且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约定,你在车库骑了滑板车,妈妈只好先把它收起来,等到明天你才能玩了!"嘟嘟开始大哭。我说:"嘟嘟,妈妈知道你现在挺难过的,因为今天不能玩儿滑板车了是不是。"他"嗯"了一声,边哭边问"为什么啊!为什么不让我玩儿?我想玩儿啊……"我说"好吧嘟嘟,不能玩儿滑板车你肯定很伤心,还有点儿生气,你要是想哭,妈妈就陪着你在这里哭一会儿。"他哭了一会儿,稍微平息后,我说"嘟嘟,我们是不是商量好的,地下车库不能够玩滑板车?所以你刚才玩了,妈妈就只好收起它来了。下回,嘟嘟进了商场再玩儿好不好?"他抽抽搭搭的"嗯"了一声,转而被其他东西吸引了注意力,玩儿去了。
6、从带领互动活动的实践环节中,你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地方还需改进?如何做到?
在实践环节,我带领的互动活动是跟情绪有关的"愤怒与3A".在带领活动中,做的好的地方包括:准备充分,介绍及指引清晰,目标明确;能够调动学员参与交流分享的积极性,并及时给出反馈和鼓励;语气、语调稳定,能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跟随我走完整个活动过程。需要改进的包括:对于学员的回答,急于给反馈或者总结,或者给的反馈偏多,占用了其他学员的分享时间;超时,时间把控不足。
改进方法:一是做到反馈有节制,保持觉察,简单扼要的给予学员反馈,切中要害;二是提前做好时间预算,对于每一步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节奏。
7、在"pHp"的分组环节中,作为带领者,你学到了什么?你将怎样加强你的带领技能?pHp中,如何做到保证志愿者的情绪安全?学员可以从pHp中学到什么?
作为带领者,我深刻体会到家长的智慧是无穷的。
作为带领者,也许有着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这个环节,就应当"让位",我只是一个引导和促动的角色,更多的"计谋"、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应当交给在场的家长去探讨、提出方案。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我也从其他家长的交流和探索中学到了很多新的育儿小技巧,这也将是丰富我未来课程内容的宝藏。
保护志愿者的情绪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pHp开始之前,提醒所有家长,在这个环节只提建议、互相交流,对其它人尤其是志愿者,保持尊重,不允许评判、指责;
2)随机应变,引导学员之间发生深层的情感联结;
3)当志愿都是在阐述事情的原因的时候,要引导志愿都清楚复述场景即可;
4)尊重每位学员发表的想法,并允许沉默;
5)不试图左右志愿者最终的决定,由志愿者自己选择适合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员可以从pHp环节中学习到:尊重他人,带领者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允许他人发表看法和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其他家长的小技巧、育儿方法、经验。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6
在读到《正面管教》里“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一题目时,我心里是有些纳闷的,因为我觉得,平时我们面对学生的问题,所有采取的方法、途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还要怎么关注呢?原来所谓关注于解决问题,指的是思路的转向。书中说:我们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让孩子认真考虑相关的情形,并要求他们运用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比如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我:今天值日的小潘没擦黑板。我一看满黑板的字就火了,当场就宣布让小潘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可后来还是发现不断有学生忘记擦黑板,问题根本没解决。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生气,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过去,处理眼前的情况,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关注于惩罚,却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后来,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做头脑风暴,为有助于同学及时擦黑板讨论解决方案。我把思路转向关注帮助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所以问题真正解决了,从此,班里基本上没有忘记擦黑板的同学了。
小学生向老师告状是常有的事。而在解决学生告状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把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还需要态度和技巧上的一些小调整。但调整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记得那一天,学生小肖哭着跑过来告状,说小付把他的书包藏起来了,但小付却说,是因为刚才打扫时小肖碰到他的手了。而当我正想把他俩训一顿时,小付却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就提着小肖的书包回来了。当时,我恍然大悟,我何不授人以渔。于是,我就引导他俩自己去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摩擦,鼓励他们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后来,他俩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还愉快地向我汇报了解决过程。
从他俩身上,我就解决班上“告状”问题进行了技巧上的小调整,尝试给学生施展解决问题技能的机会。我不但让学生围绕“告状”系列问题做头脑风暴,一起来列出解决方案的清单,还在班里还成立了“班级自管会”,由班级成员去解决一些小状、小矛盾、小摩擦,把告状变成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载体,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慢慢地,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告状”问题解决了。
在书中第115页说:在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的确,当我们肯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当他们受到尊重的对待,再次出现问题时,孩子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的成果。所以,透过现象,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后,一旦转变了某种习惯性的思考方式,你肯定会有惊喜,甚至会感觉“原来事情这么简单”。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7
春节期间,我抽空阅读了美国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感触良多,相见恨晚,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正面管教。
象这样的话“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们在操纵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计。”现在孩子在这方面太聪明。
“溺爱而不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对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也就没有自由。”都是经典。
把这些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诸实践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现在就是要选择付诸实践。在实践之前,我们还要认清一些事实和真相。所以我们要看一下现在社会的一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孩子那么听话,那么好管教。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人权运动的发展,今天的大人们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人权运动以前,不论爸爸说什么,妈妈都很顺从,或者至少表面上顺从,因为那是当时的时代所要求的。而今天,这一传统成为了历史。现在男女平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现在的妈妈们再也不给孩子树立顺从的榜样,这是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有谁愿意继续扮演卑下和顺从的角色,而孩子们总是追随他们周围的榜样,当大人们都在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谋求完全的平等与尊严时,孩子们当然也模仿大人,也希望得到平等与尊严。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少像以前孩子那么听话和顺从。
第二个重要的变化,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起伏”这个信念的机会。父母们因为忙于生计,或者不懂得“让孩子对家庭有所贡献”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常常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最悲哀的是,孩子们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能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而产生了“我不够好”的信念。从而使这些孩子将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为上。这样一来,他们怎么可能培养出成为有能力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感知力和技能来呢?
现在这个世界到处是机会,而往往机会来时,孩子们却往往还没有准备好,这是最遗憾的。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可以精心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管教更为有效。
生活中,常见的管教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严厉型(也可称为独裁型)。这是中国数千年来最常见的教育方式,它的特点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强加给孩子,并坚信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孩子有规矩但没有自由,孩子没有选择。“严厉型”教育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可能会累积到一定时期突然出现恶劣事件(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杀等。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种:娇纵型(亦称为“纵容型”、“溺爱型”)。这种教育方式是从西方进口的,在中国,这种教育方式也比较常见。娇纵型父母不会给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无限制的选择,这样的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娇纵型父母坚信:孩子需要许多“自由”,才能快乐;这样的父母往往潜意识里对孩子说:“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娇纵型教育的问题在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自私,很难明白别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权利;很难学会负责,很难面对并承受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感到高度焦虑。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亦称为引导型、民主型)。这样教育的孩子有规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选择。父母与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父母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父母会坚定而和善的进行。父母比较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3-21
家长正面管教的学习心得05-12
读《正面管教》心得范文12-03
《正面管教》优秀读书笔记03-26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8-23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9-23
《正面管教》读后感03-29
正面管教读后感12-19
正面管教读后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