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11-25 15:40:17 说明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巧用思维导图,理清文脉

浅谈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而说明文在说明一种事物时,既要考虑到读者的认识规律与思维特点,又要顾及事物内在的条理和固有的特征,因此结构清晰缜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通常以一个主题向四周发散,每个分支上使用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即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并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已有经验,积极思考,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画,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文本互动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使说明文的信息表征重点突出、顺序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奇异的激光》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作者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向我们描述了激光的特点,展现了激光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了激光的“奇异”所在。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思维导图(见学生已画好的图);接着是集体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初步学习成果说明在画思维导图时,不仅要关注文章的内容──激光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还应该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最后是修改思维导图,并且在合作小组内交流。学生十分喜欢这种表达形式,人人动手,画出了各不相同的结构图,知道“神奇的激光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以及激光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阅读、主动探究和思辨兴趣,变传统的讲解和分析文章为师生共同分享、研究、讨论的课堂模式,课堂也因此变得生机勃勃。特别是具有理性思维的说明文文体,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探索,而老师仅从教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中培养阅读力和思维力。

  二、适时创设情境,感知画面

  有的说明文,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难懂,如果在开课前使用多媒体导入,就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观感受,再结合文本语句去体会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秦兵马俑》用总分总的结构,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但是,对于没有去参观的学生来说,很难对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产生共鸣。鉴于此,先播放视频《秦兵马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略谈感受;然后适时引入:“对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的秦兵马俑,大家赞叹不已,就带着这种感受自由朗读课文《秦兵马俑》吧。”读完后再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这样,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一个大体的感知,获得美的享受,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秦兵马俑》的第八自然段时,先用特写镜头的方式播放文中介绍的几种秦兵马俑的画面,再让学生分别用文中的语句来描述这些画面并谈感受,最后让学生尝试着用“观察 联想”的方式写一个或两个兵马俑的神态。这样,学生就会真切地体会到“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感受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课文的内容,学生置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互文阅读,品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美体现在它准确地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的真知,准确美、科学美是它的语言本质。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准确缜密的语言表达?这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呢?我认为“互文阅读”不错。“互文阅读”指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文本为生成目标文本的意义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采用替换比较、对比等方法找到文本间的关系来对文本进行理性、完整、更深层次的解读,进而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 首先,教师应该知道, 最能表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是哪些?主要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及其他表示修饰、限制、概括性的词语等,虽然学生小,没有必要教专业术语,但是老师在备课时,应重点关注这类词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辨析。

  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准确美?可以采用“替换比较法”,从时间、数量、程度、估计、限制等角度进行思考比较,领会语言的准确性。如《秦兵马俑》一文中这样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句中差不多、近等副词用得很准确,从程度上对秦兵马俑的规模进行限制。在教学时,带领学生比较、探讨差不多、近等词,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严谨。再如《奇异的激光》一文中“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一句中,“暂时”和“永久”是一对反义词,“暂时”是说对着太阳看,会有短时间的眼花的感觉,揉揉眼睛就会恢复过来;而“永久”指的是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一辈子也休想恢复过来。作者用“暂时”与“永久”这两个修饰词突出激光的亮是无与伦比的!在说明文中常常遇到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起准确表达作用的数字,它们都准确地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在平实中表现出准确之美。

  再次,如何品味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科学美。文艺性说明文运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新颖别致的词汇加以说明,同时适当地运用打比方、摹状貌、引用、比拟等修辞和说明方法,说得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如《神奇的机器人》一文,全文紧紧围绕“神奇”二字,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介绍了“能追捕罪犯的机器人”“宠物机器人”“音乐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等数种机器人的神奇功能,说明了现代机器人能帮助人们工作,完成许多人们做不了的事,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全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语言显得风趣幽默,让人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兴致盎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1.出示对机器人的介绍,让学生阅读: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读后谈感受。

  2.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引导:“都是介绍机器人的文字,你喜欢读课文,还是此段介绍?为什么?” 这样,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举例子、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具体生动,形象可感。

  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弱化了文章的内容,淡化了作者的情感,舍弃了说明的方法,而是选择了“典型的结构”和“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说明文的趣味性、通俗性和科学性。

  四、假设比较,学习说明方法

  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合理周到,灵活多样。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也应讲究策略,教学中需要有文体意识,但不是文体教学。说明方法取决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二者相互联系和制约。

  怎样学“方法”?可以分三步: 一是辨明说明方法的类别。引导学生将方法种类列成表格,自学课文时,对号入“座”, 逐一列出。二是思考方法与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假设比较法”,即换用别的说明方法,能否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在比较思考中认识说明方法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原则。第三步,总结规律。说明外形,适用打比方;说明有数量特征的对象,则宜用列数字等。如《秦兵马俑》主要用列数字来写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种说明方法有时比文字说明更简洁、精确、更为具体,也更令人心悦诚服;而《奇异的激光》主要用太阳、手电筒发出的光和激光作比较,写激光是“最亮的光”,用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说明事物的特点,拉近了科学与学生的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所介绍的事物具体、形象、可感。而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特点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加以说明,可以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可以举出实例加以说明,更可以假设情境加以说明,使被说明的对象特点更鲜明。

  五、自读自讲,体会细节之美

  自读自讲即学生在阅读欣赏文章时,尝试用一个句式“这是一篇??”反复说话,然后再把练习的句子讲给别人听的方法。这样可以达到读懂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品悟文章写法的目的。

  在学说明文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拓展了一篇说明文《新型玻璃》,因为有了前面的说明文的学习,在教学这篇时采用“自读自讲”的方式,先用“这是一篇__________。”写话。

  有的从文体(说明文、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角度说明:“这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了玻璃别具一格的特点。”“这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有的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说明:“这是一篇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等玻璃的用途的文章。”“这是一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让小偷都害怕不已的文章。”“这是一篇介绍人们在生活中解除烦恼的新帮手的文章。”

  有的从读者角度出发:“这是一篇让人感到神奇的文章。”“这是一篇相信人类会出更多奇迹的文章。”“这是一篇考虑读者感受的文章,开头就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是一篇运用有趣的语言,让我们了解新型玻璃的文章。”“这是一篇让我非常惊讶,破的‘夹丝玻璃’还会粘在一起的文章。”

  有的从写作角度出发:“这是一篇开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这是一篇采用分总结构全文的文章。”“这是一篇详略得当的文章,详写‘夹丝网防盗玻璃’,其他的略写。”

  还有的从文章中心的角度:“这是一篇写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的文章。”“这是一篇从侧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文章。”

  学生独立写完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原句来说明所写的观点。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表达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

  六、自我介绍,体会事物的特征

  自我介绍,就是指让学生站在文中事物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在教学《神奇的机器人》时,要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机器人进行自我介绍;在教学《奇异的激光》时,选择激光某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自我介绍;在教学《秦兵马俑》时,则要求学生选择文中所讲的一种俑进行自我介绍。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写好,老师可以先让每个孩子都自由练习,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进行集体交流、提升。这样,学生就会很开心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在读写中领悟文中事物的特征,体会一些说明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教学说明文这种实用文体时,细读文本,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注意说明文的规律,找到说明文文本的核心价值,特别是说明文的特殊的教学价值。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做到一课一得,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策略,就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说明文阅读12-07

说明文的阅读12-09

提高高考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范文12-09

《暴雨》说明文阅读12-07

感谢阅读的说明文12-09

说明文阅读技巧12-07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12-07

说明文的阅读攻略08-07

说明文阅读理解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