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说明文:品味丝绸文明
品味丝绸文明
中国丝绸有5000年的文明史,代表了中国纺织业的辉煌。种桑、养蚕、缫丝、织布……日前,记者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徜徉于丝绸文化的海洋,领略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天然宝物,心中无限感慨。图为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桑蚕展台。
品味满绣
久久地凝视一幅《八骏图》,我必须承认,我被她勾了魂。这原本是雍正初年意大利画家郎士宁的作品。他画的是八匹彪悍的满洲马。然而,一种叫满绣的手工刺绣将它绣成了另外一种艺术。
画面上的马,或立或卧,或休闲,或沉思。然而无论何种姿势,无论哪样情态,都蓄着一种奔腾的力量,都有一种对号角的期待。马,是宫廷上驷院的马;画,是宫廷画家的画;绣,是宫廷绣的绣。然而,表现的却不是声色犬马的宠物马,而是戎马倥偬的英雄马。《八骏图》,让我看到了满族人的尚武精神。用手抚摸一下那幅满绣,有点担心,生怕战马奋蹄扬鬃破画而出。好一幅满绣,生动得让人惊心动魄。
过去只知有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固然各具特色,但无论艺术形式还是题材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绣的都是“秀”,都是江南女子水灵灵的秀心。美固然是美了,可毕竟单调得让人叹息,而且一柔再柔的反复熏陶,也难免减却了人的阳刚之气。
《八骏图》,让我看到了英武的满绣艺术。而且,我这才知道,在“四大名绣”之外原来还有满绣。满绣,据说有两个起源。一是国家官员服装加工的需要。满族人入主中原之后,朝廷的官服是补绣制品,官员上朝时要穿补服(即官员的朝服)。补服就是在前后心处补一块有多处纹式的外褂。补子又分为圆补和方补。在补子上饰以各种鸟兽图案作为品级的徽识。这就要求格格们放下手中的弓箭,拿起针线绣一下“国家大事”。满绣起源的另一说是满族人的婚俗。格格们出嫁前,都要绣制几十对或数百对枕头顶,把它们全部绷到大展示布上,穿在木杆上,由两个人抬着和其他嫁妆一起抬到婆家,以此来展示新娘的刺绣才艺。
满族人家的女孩,要从小学刺绣,并且亲自绣嫁妆,包括绣花鞋、嫁衣、枕头顶。
满绣,是宫廷绣和民间绣的成功嫁接。它创造了堆绫、打籽、穿珠、包绣、补绣、纳纱、割绣等刺绣技艺。针法主要有平针、错针、乱针、倒针、网针、锁丝、纳丝、盘金、平金、铺绒、刮绒、挑花、缉锁等。这些手法虽有借鉴江南人的婉约之处,但总体上体现了马背民族的豪放,讲究气势,常呈博大胸襟。
满绣,绣的是峥嵘。《八骏图》是这样,另一幅《满洲虎》也是这样。 细看《满洲虎》,除了夺人的贵气之外,我还看到了平和与亲切。这里有满族人对高贵的理解,在他们的思想里,高贵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众生结为一体。在绣女的手下,满洲虎线条粗犷,但目光里并无杀气,反倒有些对万物的尊敬。虽为王者,但它不仅仅是猎捕,而更多是率领。然而,这并不是江南绣女所绣的温柔,而是满族格格绣出来的社会与自然的和睦。
满绣尽管也绣山水、花卉、静物,但依然不媚人,仍然体现强烈的质感,反复强调一种不屈的力量。满绣,不是让我们奢用妩媚,而是让我们领略雄性,就艺术对民族心性的塑造而言,它无疑是积极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里,“小桥流水”不宜过多,而“大江东去”则应多多益善。
然而,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满学专家佟悦讲,满绣如今只在一些满族自治县的乡间作为国宝存在,而且,也处于濒危状态。
如果有一天,我们沈阳人在外宾面前点数家珍时,忽然,手掌一抖,抖出一片彩翼,对人家说:“这是我们先人传给我们的满绣……”然后,我们听取“哇”声一片,那不就又多了几分骄傲吗?因此,抢救满绣,意义重大。南方有“四大名绣”,我们东北,特别是沈阳,如将满绣艺术挖掘抢救出来,让她以自己特有的雄奇与“四大名绣”一争短长,无论是对地方文化的繁荣,还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光大,都是锦绣一般的好事情。
蜀绣蜀锦:丝绸王国两朵奇葩
中国有四大名绣,蜀绣为其中之一,号称“蜀中之宝”,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还有四大名锦,蜀锦为其中之一,古人称锦,金也,其价如金。蜀锦兴于汉,盛于唐。近日,记者来到蜀锦、蜀绣的家乡四川成都,一睹了蜀绣、蜀锦的芳容。
蜀绣将中国的刺绣工艺推上了巅峰。特别是蜀绣经典技法“异色异型双面绣”,在薄如蝉翼的尼龙纱正反两面绣上不同图案的刺绣作品,而且针脚藏而不露,可谓鬼斧神工。记者在成都文书坊街采访了蜀绣大师孟德芝,她曾是成都蜀绣厂的一名普通绣工。2006年,蜀绣厂改制,下岗的孟德芝成立了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对蜀绣的扶植,使孟德芝在成都文书坊文化一条街有了自己的门脸,并成立了蜀绣研究院,她培了多名养蜀绣技工、学生,并吸纳街道下岗再就业人员,带领下岗的姐妹们为传承发扬蜀绣古老技艺忘我的创业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能掌握“异色异型双面绣”的蜀绣艺人屈指可数。孟德芝是其一,她凭着天赋和对蜀绣的酷爱,在蜀绣领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大师,并多次代表国家赴瑞士、美国、韩国等国展示蜀绣技艺。记者有幸现场观看了孟德芝制作蜀绣精品“九子·熊猫”的过程。只见她用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在薄薄的尼龙纱(厚度仅0.2mm)的正反两面绣着不同的图案。一面为九童学习图,一面为国宝大熊猫。此项技艺的绝活在于正面的针脚不能下穿过反面,同时又要照顾到作品的整体性,两幅图案巧妙的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据说“九子·熊猫”是孟德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曾被香港一对夫妇求购了3年。但孟德芝一直舍不得转让。直到“5·12”汶川地震后,这对香港夫妇又一次来到四川慰问灾民,被感动的孟德芝才将“九子·熊猫”蜀绣作品赠送给他们。
蜀锦因产于四川而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各国和我国近邻日本。蜀锦与蜀绣虽同属丝绸类产品,但两者还是存在很大区别。蜀锦是织出来的,属于纺织品范畴,用经线和纬线在大花楼织机上生产。产品主要用做服装、服饰等实用品的材料;而蜀绣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属于工艺品范畴,用专用的绷子和绣花针、蚕丝线完成,产品大都做成装饰工艺品。
蜀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靠口传心授进行手工织造锦,其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建有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坐落在杜甫草堂附近。记者采访了该博物馆行政办公室王主任。她介绍说,“蜀江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2009年对外开放。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陈列了历代锦绣纹样艺术品和清代花楼木织机复制品。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了解到,织锦的大花楼织机长6米、宽1.5米、高5米,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配合,拽花工坐在花楼上提升经线,织手在机下负责穿纬线,两人配合称为“挑花结本”。提一次经,打一次纬,循环往复,方可织出美丽的蜀锦。蜀锦产品有坎肩、旗袍、马褂、马面裙等,反映了明清服饰面貌和民间刺绣的精华艺术水平。现代蜀锦用于服饰和工艺品。王主任介绍说,“蜀江锦院”属于民营股份制,国家不拨款,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益。目前来参观并购买蜀锦产品的多数是旅游团队、散客不多。记者发现,参观者中有学生、国外客人,但当场购买蜀锦产品的参观者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
我国蜀绣、蜀锦是中华民族的美丽瑰宝,但传人不多,工艺、技法由于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失传。抢救、继承蜀锦、蜀绣针法、技艺刻不容缓。如蜀绣双面异型绣汇集了蜀绣的主要针法,但精通此针法的艺人屈指可数。蜀锦的挑花结本靠口耳相传,缺乏记录手段,一定程度阻碍了它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再也见不到蜀地正宗的丝绸锦绣产品。
江南丝绸是一种文化
中国的桑蚕文化延绵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桑蚕文化上留下不朽的佳作。桑蚕文化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孔、孟“至善至诚”的思想精髓。在桑蚕成长的一个多月里,养蚕人和蚕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在由芝麻粒大小的一粒蚕卵长成硕大的一条蚕的过程中,养蚕人先是顾其柔弱体小,后是爱其体胖憨态。不知要有多少不眠之夜,不知要流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把蚕养得肥肥胖胖、顺利成茧。如果蚕成长不顺或饲养失败,不少养蚕者会伤心落泪。养蚕的过程传递的是一种真挚、仁爱的情感。在我国南方蚕区,不少地方有在蚕汛前给菩萨烧香为蚕祈福的习俗,养蚕人对蚕的呵护犹如母亲对襁褓中的婴儿般细腻和热情。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成为文学、美术作品尽力挖掘的创作题材,矛盾先生的《春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桑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应该贯穿在丝绸的整个消费之中,体现出丝绸与人的深层关系。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返朴归真、绿色环保的今天,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丝绸服装,是消费者成熟消费的表现,也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体现。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礼仪小姐的风采征服了全球的宾客,她们出场所穿的礼仪服装,就是用丝绸制作而成的。
新安江之水流进千岛湖,经由新安江水电站泻下,下游就叫富春江了。富春江流域美丽富饶,江山如画。历史著名的“富春山水图”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情景。千岛湖是富春江及下游城市包括杭州的饮用水源,政府对于它采取的环保措施严格而科学,因此这里有江南最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当地政府把常年散居在高山里的农户请进了集中建设的新居,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农作和人的生活对水源、土质和地表生态的破坏。出色的环境保护措施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里出产许多著名的绿色保健品、中药材和食品。例如“国珍松花粉”的松花粉就采于千岛湖周边的松林,而“农夫山泉”则是取用了千岛湖的深层水。在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如此和谐发展的地区,发展蚕丝生产确实是得天独厚,这里所产的蚕丝真正具有了“绿色环保”产品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绿色的自然环境,已经为这里的丝绸制品贴上了天然的“绿色”标签。
富春江流域是蚕丝氨纶抱合丝生产基地。其延伸产品为各种弹力真丝绸、弹力真丝交织绸。这类产品风格独特,具有较好的防缩抗皱性能、染色性能和印花特性,其工艺技术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里的“蚕丝氨纶抱合丝”制丝生产技术是世界仅有的。利用这一技术,通过高科技制丝手段,把世界上最好的茧做成蚕丝氨纶抱合丝,再用蚕丝氨纶抱合丝作纬线织造出带有弹力的丝绸面料。弹力丝绸面料是随着纺织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高档新型面料,内含5%~8%的弹力纤维氨纶丝。加入氨纶后,面料具有了更好的表面张力和弹性恢复力,从材料学的角度弥补了丝绸面料洗涤后易于变形起皱以及强度较弱的缺陷。这种弹力丝绸除保留了纯真丝面料的感观风格外,与传统的包覆丝织弹力面料相比,表面更加紧实细腻,染色印花后色泽更加艳丽明快,使丝绸的高贵典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长期以来,这里所生产的弹力丝绸面料通过不同的渠道几乎全部用于外贸出口,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奥运会以后,用这些面料加以印花或手绘工艺制作出的精美的睡衣、睡袍、内衣等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消费者的积极回应。
【说明文:品味丝绸文明】相关文章:
品味老糕点的文化说明文04-19
丝绸之路文章-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04-11
丝绸与古代诗歌赏析05-08
丝绸之路作文02-02
品味校训文化提升文明素质的国旗下讲话05-01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说明文05-11
初三说明文 : 身边的文明05-04
文明清新剂说明文05-09
为文明点赞说明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