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诗词赏析

时间:2023-03-10 07:18:09 诗词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鹳雀楼诗词赏析

  【背景】

登鹳雀楼诗词赏析

  鹳鹊高楼位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依山傍河,为登临胜地。四 句五言诗用极浅显的语言组成二联对仗。黄昏景色,自古易于引 起人们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短暂的叹息,《鹳鹊楼》做的却是使人 耳目一新的翻案文章。首句“白日依山尽”就气势雄浑壮阔,颇为 不凡;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接写楼下滚滚黄河东流大海,白日高 山因之更加雄阔。近景、远景、静景、动景自然融合。在此背景上 出现的流水对第二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大而小,由景 及情,写诗人登楼时的情怀。什么情怀? 意气风发,高瞻远瞩,信 心百倍,前途无限。由于情怀昂扬,气象万千,所以渺小的人在时 空面前毫不怯弱,于是人和白日、高山、黄河、大海等雄奇客观事物 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就缩小了。极大的宇宙和微不足道的人间取得 了和谐,创造出了和谐的美。

  如果从创作心理去看,王之涣写这两首诗时,显然从主观上对 自然景物作了抽象化,诗中情景交融,生命感发意象,意象又感发 生命,注入了作者情怀的倾向性。从鉴赏心理的角度来说,诗中的 物象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自然景物,而是被作者涂上了“盛唐气 象”,具有特殊内涵的意象,不同的读者对这特殊的景物和作者情 怀的感受会千差万别,但不可能对诗中壮阔的气象毫无反应。“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颇有与夕阳一争高低长短之势。人和自 然的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诗人和鉴赏者各自的联想也不存在僵 死的确切性,然而倾向性则是明显的。

  【全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小传】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郡(今山西新绛)人。以门荫补冀州衡水主簿,受人诬谤,拂衣去官。优游山水十五年。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在蓟门与高适交游。晚年出任文安县(今属河北)尉,以清白称。生平见靳能《唐故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等。其诗以边塞诗享盛名,曾与高适、王昌龄有“旗亭画壁”传说。今存诗仅六首。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芮挺章《国秀集》称此诗为朱斌作。而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引唐人著《翰林盛事》则云:“朱佐日,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云云,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故此诗究为谁作,朱佐日是否即朱斌,均属疑问。鹳(guan)雀楼:故址在今山西永济黄河中。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黄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诗前二句写山和水的雄伟阔远,后二句既写景外之景,又蕴含哲理。成为站得高看得远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注释】

  ①此句形容连绵的中条山之高,阳光普照,所不见者为高山所阻。诗人站在楼的下层,只看到阳光依山而尽,却不见山那边的景色。②此句意谓黄河水由此折向东流滚滚入海。③二句意谓欲看尽千里之外的景色中条山那边和黄河人海景色,必须再上一层楼。既写当前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又富于哲理。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成功首先得力于全诗的虚实安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句实写登楼所见之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虚写,即景生意,传登楼远望之神,总体上是前实后虚。“白日”二句,写景壮阔,气势雄浑,作者以非凡的笔力把广大视野中的万里河山之景凝入十个字中。这两句实写构成的画面,由于笼罩了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所以显得格外广阔、辽远。诗人伫倚楼头,不可能看到黄河流入大海, “黄河入海”是诗人意中之景,实中寓虚,更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给人以咫尺万里之感。在似已写尽望中景色时,后二句笔锋一转,化实为虚,正如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指出的:“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正是这“未写之景”的虚笔,诱使读者在领略了“日没河山之景”后再生匪夷之思,去联想、想象“更上一层楼”所看到的景观又该是如何壮伟美妙呢?!唐人咏月诗有句:“最好莫如十四夜,一分留得到明宵,”可以用来形象地说明王之涣诗虚实搭配的妙处。王诗头二句所写就如“十四夜”的月亮, “更上一层楼”所见则是十五的月亮,但这一层意思虚化处理了,诗句留下的是最美好的想望,产生的是最强烈的吸引,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看,后二句不过是写了由二楼登上三楼的过程,但诗句中郁勃而出的不正是盛唐这个伟大时代奋发进取、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及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人们那种特有的开阔胸襟视野和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吗?这二句化景物为情思、即景生意的虚写,紧承上文,转接自然,把诗篇引入更为高远的境界,在赋登楼之景后进一步传登临之神,诚如唐汝珣在《唐诗解》中所说:“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其次,王之涣诗的句式句法和观察点选择也值得称道。王诗头二句对偶,但一写山,一写河,一西望,一东眺,一仰观,一俯瞰,对偶中有变化;后二句用流水对,内容上有转折延伸、递进,圆转灵活,诗意深长。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绝句句法上二二并列、就像截取律诗中二联、板滞而不圆转的毛病。在前二句与后二句之间用“欲穷千里目”过渡衔接,使四句诗既虚实相间、婉曲回环,又能一气贯注而下。前人在探讨绝句的表现手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元杨载《诗法家数》)。王诗第三句正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联贯全诗的转接作用。关于诗人立足的观察点,王诗巧妙地把观察点选在第二层,留有余地;更上一层,所见之景当比第二层更为壮观。这里顺便说一句,盛唐诗人由于注重诗篇的整体和谐、兴象浑成,所以他们写诗的技巧便容易被读者忽略,不像中唐诗人“吟安五个字,捻断数茎须”那样去“推敲”字句引人注意。但细绎盛唐诗人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实有大巧寓于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成功,从一个角度上可以说全得力于选择第二层楼作为立足点,实写第二层所见而虚写第三层,从而留下了不尽的想象,产生出无穷的魅力。

  当然,王之涣《登鹳雀楼》之所以成为传诵古今的名作,还在于其景物、形象中所蕴涵的理思。诗不同于哲学,不能以诗去谈玄,东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在诗与哲学的结合方面留下的是失败的教训。但是,杰出的诗人诗作又总离哲学不远。关键就在于如何在诗中化哲理为情思,把理性的知识化为感性的启悟。在这一点上,盛唐诗人的表现是出色的,写下了不少景物、情思、哲理三者水乳俱化的佳作。具体到王之涣《登鹳雀楼》,如前分析,后二句虚写第三层所见之景,把最壮观的景色留给读者的审美想象。除了字面浅层的宣示义之外,诗句深层的启示义极为丰富深湛,读者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盛唐进取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人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更能品味出一种悠长的哲理,受到诗人盐溶于水般寓于景物、情思中的哲理启迪:也就是说,人的眼界阔狭、胸襟宽窄总是与人的立足点高低密切相关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总是在不断向前、向上进取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面对眼前的美景,切莫忙于叹为观止而裹足不前,永远地向前开拓、向上攀登吧,更新更美的人生境界正在等待你的到来……。明王世贞说:“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艺苑卮言》)。王之涣诗中蕴含的这些给人以启示鼓舞的哲思,就使得这首诗中体制最小的五言绝句,变得小而能大,浅而能深,促而能缓,境界恢弘,意兴悠远,具有一种恒久的感发人、启迪人的艺术力量。

【登鹳雀楼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翻译赏析11-24

登鹳雀楼古诗词鉴赏01-31

《登鹳雀楼》古诗词鉴赏12-06

与诸子登岘山诗词赏析12-07

《登安阳城楼》诗词赏析11-25

有关《秋日登石壁精舍》诗词赏析12-07

《登古邺城》诗词翻译及赏析11-24

登鹳雀楼的翻译11-23

《登乐游园望》古诗词赏析12-07

诗词《登金陵凤凰台》全诗赏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