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析语境理论下的古典诗词教学论文
语境这一概念在1923 年由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其后关于语境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由于语义学、语用学、人类学等各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定义,因而造成了很难形成统一的尴尬局面。在语言学研究中,语境是一个理论构建,是语言学家从实际情形中抽象出来并确定为语境构成的所有因素。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在语境定义方面作出一些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为:语境是语用交际系统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语用过程相始终、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它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又同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互相渗透,它既是确定的,又是动态的,以语境场的方式在语用活动中发挥作用。
对语境作出概括、全面、准确的定义有难度,因为语境是一个横跨很多学科的概念,那么需要依据语境定义的进行的分类,自然也不太容易,Mey 将语境分为社会语境和社交语境,Verschueren 将语境分为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我国的很多学者也依据周遍性、层次性和简明性原则给语境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建华提出的分类模式,他认为语境由三部分组成:言外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这三种语境又有更为具体的分类
关于语境的定义和分类确定之后,接下来重点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语境让学生更好赏析古典诗词,并从中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身心的教育。借鉴和利用语境理论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言不尽的意”,并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
1 言外语境的生成作用
言外语境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认知背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而认知背景语境包括非现实虚拟世界的知识和整个世界的百科性知识;社会文化语境包括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习惯、时代环境、社会心理等。言外语境具有动态性、内隐形、差异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诗中提到的参星和商星,一个为黄昏星,一个为启明星,两星此出彼没,永远不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这就属于我们共知的百科性知识。那么这个“参与商”就是此句的认知背景语境,有了这个背景的了解,在理解这句话时很容易地想到:因为参星与商星永不能相见,所以诗人用以表达和自己的友人相隔千里万里不能相见的悲痛和想念。
社会文化语境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从传统、心理、环境等方面表现。比如: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里的“作客”意为客居他乡,为什么我们能在诗句中自然地读出一种愁苦、无奈和悲凉的感觉呢?给我们这个消息的就是“悲秋”,“秋”在人们心中被附加了萧瑟、凄苦的感情,尤其在古诗文中更为明显,如:南唐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抒发了亡国后对生命悲哀的感慨;唐朝诗人张籍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表达的是在秋天这个悲苦的氛围当中对家乡的思念;能说明从古至今“秋”带“悲”之意的证据便是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由此看来,这个“秋的悲”便是中国一贯的思维方式或是文化传统。
另外,时代环境对诗人的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杜甫是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青年的杜甫,生活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唐,心中充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希望通过科举考试使自己的理想抱负得以施展,对生活充满希望,如《望岳》,尽管这首诗作于诗人考进士未果而开始的不羁漫游途中,但全诗充满了激情和希望,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气魄。于公元755 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造成了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的严重后果,对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产生重要影响,如《春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身处长安的杜甫目睹了萧条零落的的国都,黯然神伤,吟咏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对诗人创作诗篇的心理状态有个整体上的把握,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和主旨。
通过以上对言外语境的分析,可以看出,虚拟世界的知识或者整个世界的百科知识会随着人们对世界不断地了解而有所改变,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动态性;另外,通过作品了解时代,通过时代认识作品,这就是内隐性;还有,每个诗人对世界、事物认识的角度、范围、方向都不同,所以在作品中会有不同的体现,这是所谓的差异性;最后,所谓的生成性就是诗人的作品是在客观的现实中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言外语境的分析,把言外语境和诗歌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言内语境的制约作用
言内语境主要指话语内部的信息结构和形式,包括语篇语境和句际语境,语篇中包括语篇、段落,句际中包括前后文或上下文。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正好相反,具有稳定性、外显性、共同性和制约性的特点。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欢愉生活一再渲染,正说明“重色”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源;第二部分描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西逃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杀死杨贵妃,两人的爱情就此幻灭;第三部分没有具体情节的描述,但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唐玄宗返回都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第四部分则是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让方士寻觅杨贵妃的魂魄,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四个部分构成了一部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割裂全文,要让学生在“长久”和“感情不断绵延”的感情基调下学习诗歌,而且段落之间的衔接要顺畅,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完整的叙事诗。上下文是准确理解诗歌的重要依据,逐字逐句的翻译固然重要,但通篇的揣摩更不能忽视,只有在把握了全文的主题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诗歌。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的第二句写道“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因为月光洒在万里无边的江水上,一片波光闪烁,所以下文在抒情时作者才会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想随着月光追随心上人,这就是说,了解了上文对景物的描写,不仅有利于下文体会以景衬的情,还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性。另外,有些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子,他们具有“临时附加意义”,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诗人在突然听到叛乱已被平息,急于奔回老家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对上文“喜欲狂”的进一步抒写,本来人到老年不宜纵情歌酒,但由于喜悦之情充满心间,所以唱歌的同时应当尽情喝酒,也就是说这个“须”是“应当”的意思,而纳兰性德的《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和顾贞观交情很深,这首词作于二人订交之初,表达了纳兰性德对友人的同情和对名利场的鄙视,词中“共君此夜须沉醉”是说不管以前遭遇到了多少不公平待遇,未来又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今晚我们相聚,一定要醉的不省人事,这里的“须”就是“一定”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不同的“临时意义”。
以上是对言内语境中的句际语境和语篇语境的举例论述,言内语境是根据诗文中的话语来把握的,因此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另外,诗人所使用的字词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表现情感,所以言内语境具有外显性的特点;其次,对诗句进行分析有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是共同性;最后,言内语境在总体上制约着诗歌的表现力。
3 言伴语境的促进作用
言伴语境包括伴随语境和现场语境,处于言内和言外语境两者之间,属于过渡层面,包括一些变量和不确定因素。如: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事件、对象等,言伴语境的特点也介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者之间。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因此在第二部分里诗人首先连用四个“在”字,形成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非常充沛,因为“正气”充塞天地间,才会“时穷节乃见”;接下来,诗人为避免单调,将“为严将军头”等四句换成了“为”字排比句;最后,又以“或为”为排比句,两句写一个人。三组整齐排比句为我们展现了诗人歌颂崇拜的十二位忠臣的壮烈之举,因为排比句具有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节奏鲜明等特点,所以这有利于作者下文感情的抒发,那么,教师在讲授这一层次时就要注意把言伴语境和诗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文。
对于人生经历不够丰富、文化积淀不够充足的学生来说,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实属不易,而且诗人语言的运用距离现代很遥远,更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诗词过程中动用一切有利因素,语境存在于诗词背后,也贯穿于诗词之中,所以,对语境的掌握很有必要。
【解析语境理论下的古典诗词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教育论文04-02
古典诗词赏析技法举要的论文05-03
古典诗词赏析教学05-03
古典诗词05-09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论文04-01
经典励志的古典诗词05-11
古典诗词赏析11-02
古典诗词座右铭05-03
古典诗词及解释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