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七夕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10-12 21:29:47 雪桃 诗词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牧的七夕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年年七夕如期而至,不早不晚;岁岁七夕鹊桥相会,不近不远。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诗人杜牧的七夕古诗赏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夕古诗杜牧赏析,供大家参阅!

杜牧的七夕的古诗原文及赏析

  唐·杜牧《七夕》原文及赏析1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杜牧的诗鉴赏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杜牧的其他短诗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七夕》原文及赏析2

  《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赏析

  这首诗不见于杜牧《樊川文集》,连《外集》、《别集》都不载,是否确为杜牧作,尚值得探讨,然清人所编的《全唐诗》作为补遗辑入杜牧诗中,我们也就把它当作杜牧诗来鉴赏。

  《七夕》即事名篇,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及深邃的意境感染读者。反复咀嚼,又别有一番滋味。全诗立意奇警,又似有所寄托。

  古诗有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古往今来,赢得多少文人墨客的尽情歌唱与深切同情。他们虽然分离索居,脉脉无语,却彼此相爱,情真意笃。七夕是这一对情人每年只有一次的鹊桥会,这是多么宝贵呀!正因如此,才有诗人发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的慨叹。然而杜牧用这种习见的题材,表现出绝异的情调。

  诗的一开头就单刀直入,描写七夕相会:“云阶月地一相过。”长期分离的牛郎织女,得到一年仅有一次的鹊桥相会的机会,迫不及待地穿过天上的云阶,迈步在月光之下,奔赴相会的地点。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应该是如何喜悦,如何欣羡,有多少激情亟待迸发,有多少衷肠需要倾诉!可诗人对此未著一笔,而是别出心裁,陡转笔峰,回到了别恨:“未抵经年别恨多。”梁·江淹曾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极千古写别之能事。一别即可销魂,经年之别又是如何呢?当然会有悲,有愁,有怨,有恨;会即景伤情,会睹物思人;会感到“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覃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江淹《别赋》)。感情是千头万绪的。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等呀,盼呀,望呀,可七夕还是那么遥远!诗人把这千万种情思都蕴藏在“别恨”二字中,并没有道出。绝妙之处是用“未抵”将别恨与相逢对照。相逢只有一夕,别恨却是一年,相逢的欢乐那里抵得上别恨的痛苦!聚时忆别,别时盼会,所以“别恨”二字也给这次相会加上“黯然销魂”的色彩。岂不是别也销魂,聚也销魂!因此,杜牧笔下的“七夕”,既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境界,也没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情调。在这里,聚会与别恨的矛盾得到了统一,聚会是别恨的升华,别恨增加了聚会的痛苦。

  尽管如此,七夕毕竟是相会了,虽然短暂,仍然是宝贵的,值得万分珍惜。七夕以后,将又是长久的别离,这比前番别离更可怕,也更可恨,所以诗人接着写道:“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他们怕分别,所以想象明天早晨没有晴朗的天气,会遇到大雨洗车,因为大雨可以阻止行人出发,这是一种渺茫的希望。但又为什么“最恨”呢?因为牛郎织女的分别,是天帝的旨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容其在第二天回脚渡过天河,再行相会,所以这洗车之雨在此番别恨之上又加上一层沉重的怨情,当然是“最恨”。

  作者在诗中所尽力表现的就是一个“恨”字,有聚会之恨,有离别之恨,有朝雨之恨,然而归根到底是对拆散他们的天帝之恨。诗意层层推进。为了表现“恨”,诗人着力于“聚”与“别”的对照,用“未抵”将恨升华,又用“最”将恨推向极致。《新唐书》说杜牧“刚直有奇节”,然“困踬不自振”,颇有抑郁不平之气。此诗大概是他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暗寓对时局的不满情绪。所表现的是自己内心深处那不可遏止而又无法排遣之恨。

【杜牧的七夕的古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杜牧七夕古诗12-09

杜牧有关于七夕的古诗12-09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11-11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02-23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04-01

春晓古诗词原文及赏析12-08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1-11

与七夕有关的古诗赏析12-09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