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词鉴赏

时间:2022-11-06 17:50:53 诗词鉴赏 我要投稿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1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2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作者介绍】

  王缙(700—781),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唐代诗人,尚书右丞王维之弟。少好学,与兄王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子宾客。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大历十年(775年)元载所撰唐赠兵部尚书王忠嗣碑,为其所行书。卒年八十二。王缙遗作不多,散文只有表、碑、册等体,意义不大,诗作与王维的风格相似,具有一种平淡清新之美。事迹收录于《金石录》《唐书本传》《述书赋注》。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3

  【原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紫萸香慢】

  紫萸香慢,词牌名,“紫萸”是一种植物,“慢”是一种词牌调子的格式。全词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七平韵 ,调见凤林书院元词,姚云文自度腔。因词有“紫萸一枝传赐”句,取以为名,后成为一种词牌格式。清代作家屈大均曾写过此词牌格式的作品《紫萸香慢 送雁》

  【鉴赏】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快到重阳佳节了,风雨偏多。于是我分外珍惜今日的温暖晴朗。不知秋香浓与不浓?还是待我和朋友出西城去游览一番再说吧。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荒台:指古徐州附近的戏马台,项羽曾在此练兵。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此处大宴官兵。句意即:正满怀羁旅之愁,不忍登高临远,只怕更加伤情。“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漉:过滤。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指谢奕事。据《晋书》载,奕尝逼桓温饮酒,温走避之。奕遂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句意是说:面对美酒筵席,不禁追忆起了从前滤酒插花的友人,今天,座上已再无旧朋的身影了。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我感到无限凄清,借酒消愁,醉了还醒。心中的忧愁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但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繮柳:繮,射箭,这里取百步穿杨之意。紫萸:即茱萸,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意即:记得当初长楸走马,雕弓在手百步穿杨。而今往事不堪回首,再也无从评说。只记得每当重阳佳节,朝廷便传赐茱萸的情形。如今,梦魂也难到故国园陵了。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 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任秋风吹落乌纱帽,老天也知道,我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长歌一曲不禁泣涕飘零。

  此词从重阳入笔,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读来凄怆感人。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4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4、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5、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6、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消:一作销。

  9、西风:秋风。

  10、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5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为连理,二人情意甚笃,只可惜王弗27岁就香消玉殒。苏轼失去挚爱,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这首词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一开始便道出生死相隔的悲痛,感人至深,为全词定下了凄凉基调。“十年”是一个充满魔咒的时间段,多少生死离别总在这个数字上徘徊。苏轼也不例外,开口就是十年,多么漫长的十年,更何况还是“两茫茫”,哪怕是魂魄常来入梦,也是让人欣慰的。“两茫茫”的`悲哀就是,一样的相思、哀愁却无法相互感知。“不思量,自难忘”是作者心理的的纠结与痛苦。既然生死相隔,那么就各自相安罢了,可是过去的美好点滴难以忘却,止不住去怀想,每一次怀想就是一次的身心折磨。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距离,千里之外的孤坟多么凄凉,此时的词人又是多么凄凉,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种种凄凉却无处可以说,只能默默承受,多么沉痛。可是,就算妻子的坟墓近在眼前,凄凉只会更深更重,依旧是无处话凄凉。因此苏轼这两句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

  清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此时纳兰妻已病逝三个多月。重阳节前三日,纳兰梦到妻子淡妆素服,之手哽咽,离别时她说了一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随即纳兰梦醒,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词。

  重阳节前,纳兰梦到已故妻子,悲伤之情满眼全身,写下了这首字字血泪的悼亡词。几百年前,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感人无数,几百年后纳兰的此阕《沁园春》更是感人泣下。同是痴情之人,同是不幸之人,苏轼自有他的旷达乐观以排遣人生悲痛,可纳兰只有沉浸在痛苦之中,愈来愈深。“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伤痛,原以为“一生一代一双人”,谁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往日“并吹红雨”,“同倚斜阳”,一切美好只留于记忆之中。如今一个天上,一个人间,相见无期,相思相望终不能相亲,这种痛苦有谁能知?你看那春花秋叶,还是以前的模样,如今少了一人,那些花、那些叶都成了触发伤痛的东西。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也如一,但眼前的旧物还在,如何不令人愁肠百结?这几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以及拳拳深情,同时又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6

  重阳节著名诗词(唐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世称杜樊川。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04-21

重阳节现代诗词鉴赏05-09

重阳节的诗词鉴赏6篇11-07

经典的诗词与鉴赏05-11

经典诗词鉴赏精选05-11

诗词的鉴赏11-08

诗词鉴赏11-23

诗词鉴赏:醉酒诗词合集04-18

初中诗词鉴赏精选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