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震防范应对措施
(一)成立机构,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机构和领导是关键。为更好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明确防治责任,确保领导有力,特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级各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重要地质灾害专人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预算,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本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各部门和各乡镇要进一步细化预案,完善“两卡”发放。
(三)加强宣传,健全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和避让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自觉性。健全县、乡(镇)、村、组、监测人五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及时。
(四)完善制度,增强应急反映能力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制、险情巡视制和灾情速报制。各乡镇、各部门、企业要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的单位、乡(镇)、村社要安排专人值班,对危险点要设立警示标志,切实加强监测,特别是危及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要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
(五)严格实行汛期值班制汛期值班从4月15开始,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办与县防汛办实行汛期联合值班制,总带班领导为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龙德育。联合值班充分利用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省、州、县气象台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等工作。
(六)落实措施,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凡在地质灾害危险区,严禁进行采矿、伐木、采石、取土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坚持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止一切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配合协作,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救灾、交通等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互通情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要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根据灾情规模、类型、性质、稳定状况及危险程度作好防治工程设计,搞好排水、支档、排导、清淤工程治理,确保安全渡汛。
关于地震的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 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 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1)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2)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地震救援应急措施
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听到外面有人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地震防范应对措施】相关文章:
美国地震防范措施05-09
关于地震防范的最新措施05-09
煤矿地震防范措施05-09
学生的地震应急防范措施05-09
提高农村地震防范能力的措施05-09
大学生地震防范措施05-09
地震防范知识05-11
防范地震的作文05-09
高考改革应对措施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