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灾害的措施

时间:2022-12-09 17:28:15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措施

  自然的威力巨大,地球的一个喷嚏可能就形成了排山倒海的灾难,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预防自然灾害知识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预防自然灾害知识,供大家参阅!

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措施

  预防自然灾害知识:海啸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如何预防海啸

  一种能预防海啸方法缓解海啸冲力的方法,它是在已有的海岸边用水坭修建大堤来予防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水袋墙,放在离海滩50-80米外海水中,用孔布网组成一面防海啸墙,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的水气袋,上小半是气袋在水面上,下大半水,浮在海水上的部分可以设计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艺术等景观,牵引绳弹簧减缓冲力,以上装置用金属倒叉固定在海底下,留出船通行的距离,用一种测试海底地震震动装置,用外套隔离海水装置腐蚀,将有线网信号传送给地面装置进行分析,快速传送海滩警报器,警报信号分三种,提前预报海啸,让游人有安全感。

  1、地面强烈震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发生海啸,因为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人们有时间及时避险。

  2、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海啸的分类

  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海啸是由于地震、海底山崩塌方和宇宙天体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这造成海水大量的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而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则最不常见,通常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海啸与风浪的区别

  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如果按形成的原因还可以分成风浪、海啸、和驻波三大类型。

  海啸与风浪的区别:

  风浪

  风浪是在海上最常见的风浪,也就是手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波浪。当它接近海岸时,会受海底地形摩擦所影响,使水波前后排挤,波峰向岸边倾倒而形成浪花。风浪的规模大小,能量多少与风速、吹程程正比,如果风速越大,吹过海面的.距离就越远,波浪的规模就越大。通常情况下,海浪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海水的深度衰减很快。

  海啸

  海啸的水体波动于平常海面上所见到的风浪时不一样的,这种自然现象的抖动时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或者起伏,其中所含的巨大能量非常惊人。

  海洋中海啸最初的波高很低,而波长却可达几十至几百公里不等,传播速度每小时可达1千公里,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快,由此可见,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甚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以察觉出这种波动。如果凶猛的海啸进入大陆架以后,因为海底的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所以波高骤然增大,能够到达10~20米以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出最为突出。

  地震海啸

  沿海地区以及海底发生强烈构造的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上升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导致巨大的灾难性波浪形成可怕的地震海啸。据统计,大约95%的海啸都是因为海底地震引发的。酿成了巨大的灾难。海底地震发生时,底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体发生剧烈的颤簸,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而引发了海啸。

  海啸与风浪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浪的产生之时微风吹过海洋,泛起层层波浪,所形成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然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所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常见的海浪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然而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波浪较深海的波浪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的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就过去了。然而海啸如果出乎意料的发生在浅水中,它就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预防自然灾害知识:防震减灾安全

  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来临如何避震

  1.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省地震局的专家详细说明了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

  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

  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由此群众总结了如下谚语:

  群测群防搞预报 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 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 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 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 方法简单效果好

  在大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对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认识。据资料和近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强震震例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有地声、地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惯的光象、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变化。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发生的中强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的5.1级地震,震前都出现过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鸡鸭晚上不进窝、惊叫、乱飞;老鼠不怕人、惊恐乱窜等动物习性异常的现象。因此,发现这些宏观异常现象的群测群防人员要及时上报,对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当人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应急措施。在来不及逃出房屋的情况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写字台下、炕沿下、床板下等。

  住楼房的人应尽快从大房间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当来不及逃离大房间时,应躲在内墙墙角下、家具与门框附近等处,并保护头部和呼吸安全;不要躲在楼房的外墙角,以防外墙震裂倒塌而跌出墙外。不可躲在阳台上、窗户旁与拥在楼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楼以防摔伤。

  当主震约在20秒钟过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间,以防接着而来的余震造成伤害。住高层楼房的人不可乘电梯逃离。为防地震造成停电和火灾,可沿楼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应保护头部,以防止被瓦砾等物砸伤,并迅速往广场、操场、公园等空旷安全处疏散,要躲开狭窄街道、高楼、影壁、女儿墙、烟囱、桥梁、高压线、变压器、河堤,水坝等危险地段。

  若地震时在立交桥上,司机和乘客应迅速步行下桥躲避。若地震时正在车间、影剧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若时间允许可依次迅速撤离;在来不及时,可就近躲在车床下、桌子下、舞台下、椅子下、柜台两侧等处。大地震后还有多次余震,此时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倒塌的建筑物如发主火灾应迅速扑灭,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应尽可能加固自己同围的支撑物,并用连续有规律的敲击声和呼喊声求救。

  地震来临镇静即自救

  27日13时,武汉大学高级心理咨询师严瑜正在给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上课,教室的灯和桌椅突然晃动了几下。接着听见别的教室有学生跑出来。严瑜笑着说:“看来,还是我们心理咨询师们的心理素质好!”

  严瑜认为,无破坏性有感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等原因,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知震”才不会“恐震”。消除“恐震”心理的有力武器是防震科学传播,让公众全面了解地震、正确对待地震,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血的教训说明,在应对地震这样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如果掌握避震防灾的常识和技能,就能大大减轻损失。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胆说出你的恐慌。这时最好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新版地震逃生守则

  1.地震时,先将房门打开(包含大门、铁门),因为地震有可能将门框震歪,而导致逃生信道无法畅通。   2 .关闭火原、瓦斯。   3.保持冷静,注意头顶上方有无掉落物的可能,环顾所处空间墙壁、天花板、梁柱,检查有无龟裂,但是、千万别往外跑(除非你身处一楼)。   如果你所处位置在一般所谓透天住家,请往顶楼跑,而如果你身处大楼,除一 楼外其余别往外移动,迅速往厕所或冰箱移动。因为厕所空间较小,四周皆有墙壁,可承受较大压力,而且厕所有水源、水管,可保有些许水分,并且没有掉落物危险如书柜、衣橱等。而冰箱因为为铁制,如房屋不幸倒塌,可藉由它顶着,而且冰箱内有食物,如不幸受困也可有紧急粮食。   “不要”往外跑,甚至往上移动,是我在灾区学到最大的经验,因为有鉴于台湾建商的没良心偷工减料,和台湾透天建筑物的特殊结构(一楼多为店面、停车场,空间中无其它隔间),在地震来时,可能会直接往下垮,造成二楼、三楼、甚至于七楼(中山国宝)变一楼。   有一家五口地震来时他们马上从楼上往下往外跑,跑最快的死在骑楼 ,因为房子往下垮,被压死,其余四口,一名在一二楼间(上下约5 0公分)被发现,剩下三口都在一楼楼梯间被发现,而隔壁两位老先 生老婆婆,因为跑不动留在二楼,房子垮了,二楼变一楼,他俩从窗 户爬出来逃过一劫。你看这不是很讽刺,所以往上跑,就算房子垮了 、倒了,也比较不会被压住。

  防震自救知识问答

  1、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2、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3、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躲避?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如何应急?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面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姿势。

  5、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6、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远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曲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居家地震避险和地震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下面告诉你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验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子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媛地逐渐刹车,保证列车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震后迅速从楼梯撤离,千万不要跳楼。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绝不要慌忙乱跑。   3.井下作业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   4.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厂在地震时,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震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三、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四、成功的自救互救范例   范例1 他救活了全家五口人   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路北区科委主任袁云峰一家被砸埋在下。当时他48岁,他奋力自救出来后,由于方法得当,又救出了他的全家五口,他的经验是:

  1.抓紧时间,分清轻重缓重。他首先扒出妻子的上半身,发现妻子还活着,又去扒儿子,当儿子的头扒出来能呼吸后又去扒共他人。由于他时间抓得紧,短时间内,全家五口人都得救了。

  2.家庭应常备一些药品,以便在突发事件后应急。唐山大地震时,邻居陈某被开水烫伤,袁云峰用家里备用的獾油给他涂上,虽然烫伤面积大,因獾油保护伤口有效,终于免于死亡。

  范例2 一把菜刀救了一对新婚夫妻

  七月二十八日的强大震波,击中了唐山市所有的大目标,也毫不留情地粉碎了唐山二五五医院陈俊华、郝永云的新房。他俩最初被砸埋下去的时候,象所有被埋在地下的人一样,竭尽全力呼喊,拼命地推梁木,砸钢筋,搬石头……。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地下很黑、很闷,呛得难受,时间一长,体弱的妻子昏睡过去了,陈俊华四处去摸,希望找到水和西瓜,但一切都被对碎了,失望之中他意外地摸到了一把菜刀。他首先在一堵断壁上劈开了一个窟窿。他欣喜若狂地往外钻,谁知窟窿外正堵着一个坚硬的水泥凉台。他用菜刀往相反的方向劈,结果失败了,他俩暂时栖身的小小空间,真像一处严严实实的坟墓。

  他把四周都砍遍了。石头、钢筋、水管、暖气片……菜刀卷刃了,变成了一块三角铁,他一共凿开了七个窟窿,全都是死路,他爱人已经神智不清,生命危在旦夕,但陈俊华仍用顽强的毅力坚持用变成三角铁的散刀敲击暖气片,整整两天三夜,菜刀的敲击声也越来越弱,陈俊华也不行了,他浑身发烫,手脚绵软,眼睛也看不清了,四周是一片白色的雾。最后他也躺倒了。但是,他躺着还拼尽全力地敲,两天三夜,微弱而顽强的敲击声终于传出了废墟,他们获救了。这把菜刀给这对新婚夫妻带来了生还的希望。

  认 识 地 震

  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时,地壳受力破裂所产生的振动。由于地壳各部的不均匀性,地壳构造运动使一些较为脆弱的地方储蓄起大量的弹性应变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应力超过岩石固有弹性极限强度时,便发生破裂,当成造成面积破裂或错动时,原来所储弹性应变能量全迅速释放出来,引起地表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它同刮风、暴雨等气象现象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人能感觉到的有5万次,造成破坏的约有800次左右,7级以上造成严重灾害的有1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首先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震带,包括日本、台湾、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列斯断层区等著名的地震活动区。第二个地震带是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的欧亚地震带,其上地震分布的特点是比较分散,不象环太平洋地震带那么集中那么有规则,欧亚地震带约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第三个地震带是沿着各大洋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约吝5%左右。还有约10%的地震分布在这些地震带之外离板块边界相当远的地方,即“板内地震”。

  航天技术的应用已使得过去“上天无路”的情况变成了“上天有路”,然而,“入地无门”的情况仍然存在。至今为止,人类花费巨资挖掘的几口超深钻井深度不过十几公里,这与地球6371公里的半长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那么,今后我们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都是怎么得来的呢?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人们在地震时感受到上下跳动就是纵波作用的结果;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地震时人们感到左右晃动,就是横波作用的结果。地震波在地下一些物质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通过分析反射波、折射波,能获得地球下各种界面的信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包括一个液态的外核和一个固态的内核。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南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震源深度越小,相同震级的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由于引起地震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铁饭碗60公里以内。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叫火山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7%。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次数也不多。水库蓄水、油田注水也能引起地震,称诱发地震。由核爆炸、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我们把地震的大小也就是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用震级来表示,不同震级地震的能量差别是很大的。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三十多倍,震级每大二级,地震的能量就大一千倍。所以尽管小地震数目比大地震多得多,但总能量中的大部分仍是由大地震释放的。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对一般的浅源地震而言,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在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但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地震,对震中区的建筑物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普遍有感。大于、等于6级而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在震中区会造成严重破坏,人员伤亡、地面变形、喷沙冒水,构成灾害。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对震中区可造成毁灭性灾害,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地表严重变形。

  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结构、材料、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学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地震仪对于地震学就象望远镜对于天文学一样的重要。最近几 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给地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活力。在信息化浪潮中,地震资料的获得和传递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海量的大地航空测量、GPS、高分辨率三维地形资料、数字地震资料不断获得,交流手段空前快捷,地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数字地球的阶段。这些都给地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这些优势,人们必将加深对地震本质的认识,增强人类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能力。

  地震时的几个自救办法

  上海地震局的韦晓博士是目前上海地区负责组织紧急地震救援的6名成员之一。韦晓向记者介绍了以下一些地震自救知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   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新闻晚报/□记者施平

  震前预防措施

  1.准备3日份的饮水、药品、干粮、手电筒、收音机、铁锥或斧头收纳在救急袋内,但须随时留意食物与电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於取用位置,以防不时之需。

  2.准备消防设备,以面对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3.熟悉住家环境,清楚那里是最好避难场所,预先想好逃生路线。

  4.家人问应互相约定地震后应该如何联系及安全后之会合地点。

  5.应经常举行避难演习,建立自卫编组,以防地震时惊慌失措。

  6.建筑勿任意违法加盖,或拆除墙、柱、梁、板,以免破坏房屋结构。

  7.较重物品应放置低处,并予固定,以防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

  8.定期检查瓦斯、电线管路,瓦斯桶应予固定。全家人均应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

  9.地震时,应躲在坚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

  10.应定期检查房子,如发现大裂缝应请专业人员加以检视或维修。

  11.需记忆自家附近之医院、警察局、救火队电话。

  地震来临时   

    1.避免附带的灾害,尤其是火灾,所以应紧急关闭所有的火源,包括电源和瓦斯。

  2.顺手将门窗打开,避免因地震变形而无法逃生。

  3.就地寻找安全庇护处:千万不可慌张奔跑。若在室内,立即远离架子和柜子,背对窗户,躲入坚固的桌下。不可搭乘电梯。

  4.若在郊外,则找空旷的地点,远离崖边、水边、车子。

  5.若在街上,迅速躲到骑楼支柱旁,远离玻璃、加油站、建筑工地和天桥,并注意保护头部。

  6.徒步避难:若有避难需要,例如余震频繁时,一定要用徒步的方式前往避难场所,千万不可开车,免得造成阻碍了紧急救援。

  7.相互救助:地震容易引发火灾,若发现任何灾害,要紧急求援,并量力而为帮助救援。但千万不可在旁观看热闹,而妨碍了救援活动。

  8.若不幸受困,千万要保持清醒及冷静,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绝对不要放弃求生意志。

  预防自然灾害知识:气象灾害防范常识

  一、认识灾害

  1、什么是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如暴雨、暴雪、冰雹、大风、雷电、高温、干旱等。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我国每年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价值的1%—3%。

  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一般来说,春节以倒春寒、大风等居多,夏季以暴雨、冰雹、雷暴、高温、干旱等居多,秋季以霜冻、低温冷害等居多,冬季与以寒潮、雪灾等居多。其中也有跨季节的,至于干旱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二、灾害对策

  3、面对气象灾害,应该做些什么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气象灾害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可概括为“九字原则”。

  一是学。要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及避险知识。

  二是备。做好个人、家庭物资准备。建议家庭准备十项防灾物品:清洁水、食品、常用药物、雨伞、手电筒、御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收音机、手机、绳索、适量现金。如有婴儿,还需准备奶粉、奶瓶、尿布等婴儿用品;有老人,还要为老人准备拐杖、特需药品等。

  三是听。通过正规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12121”电话、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灾情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四是察。密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提供对策。还有,灾前要选好避灾安全场所。

  五是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六是抗。灾害一旦发生,要有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乡村干部要带领大家积极避险抗灾。

  七是救。利用自己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比如在大水、大火中逃生的自救和互救;利用准备的药品,对受伤生病者进行及时抢救;特别要注意卫生防疫工作。

  八是保。除了个人保护外,积极参加防灾保险,比如,人身意外保险、农作物保险等,以减少经济损失。

  九是演。乡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本地区气象灾害特点,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避险预案,在气象灾害频发季节到来之前,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组织进行防灾演习。

  三、预警和报警

  4、气象部门规定了哪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7年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第16号令《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灾害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十四大类。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识别和使用

  预警信号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将有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并以中英文加以标识

  Ⅳ级(蓝色)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开始做防灾准备。示例见右。

  Ⅲ级(黄色)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趋势。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积极落实防灾措施。示例见右。

  Ⅱ级(橙色)预计将要发生严重(Ⅱ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时间,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渐扩大。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认真做好应急抢险预案启动准备。示例见右。

  Ⅰ级(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示例见右。

  6、怎样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获得预警信号,获主动拨打12121、96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

  (2)有条件的乡村应设置预警信号预警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供百姓观看。

  (3)在气象灾害多发季节,具有上网条件的农民朋友,特别是乡村干部应随时登陆气象网站,如中国天气网及当地农村经济信息网等专业气象网站。一旦获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马上通过广播喇叭等手段告知村民。

  当你获得预警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如果看到的是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就更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类避险准备,尤其是当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建议农民朋友们最好待在家中,如果是危房应该迅速离开,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一下,或等待救援,户外农事活动特别是水上。

  7、如何拨打报警电话

  遇到气象灾害危及生命安全时,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可拨打110、119或120求救。

  注意:这几个电话,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拨打,切记平时不要随意拨打。

  8、 在野外怎样发出求救信号

  在野外,利用电话或以下方法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遇灾情况并请求救助。

  (1)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求救方向,如向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不断地发射求救信号。

  (2)声响求救:采取大声喊叫、吹响哨子或猛击脸盆等方法,向周围发出声响求救信号。

  (3)砌成“SOS”字样:在山坡上用石头、树枝或衣服等物品碓砌成“SOS”或其他求救字样,字母越大越好(SOS为国际通用求救符号)。

  (4)放烟火:白天,可燃烧潮湿的植物,形成浓烟;夜间,可以燃烧干柴,发出火焰。

  (5)颜色求救: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戴一顶鲜艳的帽子;或者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如彩旗、用色彩鲜艳的布包裹的棒子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四、常见气象灾害应急避险要领

  暴雨

  9、什么叫暴雨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来临时,往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10、暴雨来临前要做哪些准备

  (1) 检查房屋是否牢固,如果是危旧房屋,获处于低洼地势的村民,应及时撤出。

  (2)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最好关闭电源总开关。

  (3) 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楼上或置于高处。

  (4)暂停田间农事活动,户外人员立即到安全、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5)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

  (6)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7)特别注意夜间的暴雨,提放破旧房屋倒塌伤人。

  (8)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11、突遇山洪怎么办

  (1)定要保持冷静,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在山洪易发地区的村民,不要留恋财物,要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

  (3)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4)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5)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12、如何判断泥石流发生没有

  (1)看: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听:深谷或沟内传来类是火车鸣声或闷雷声,哪怕极微弱也可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另外,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震动感,也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13、山区突遇泥石流怎么办

  (1)在沟谷内劳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3)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4)在泥石流发生前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收拾物品,应等待一段时间。

  (5)尽快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山区从事乡村游的农户,在泥石流多发季节(如夏季),尽量不要安排游客到泥石流多发地段游玩,如果安排的话,要事先探好地形,安排好撤退路线并告知游客。野外露天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扎营。

  14、山区遇山体崩塌滑坡怎么办

  (1)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后、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2)雨季时不要在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3)在山间行车中,遭遇塌滑不要慌,要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

  (4)因崩塌滑坡造成堵塞时,应听从交通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雪灾

  15、什么是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

  16、遇雪灾怎么办

  (1)注意防寒保暖,老、弱、病、幼人群不要外出。

  (2)出门走路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鞋,骑车人可适当给轮胎放气。

  (3)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4)如是危房旧房屋,遇暴风雪时应迅速撤出。

  (5)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放煤气中毒。

  17、冬季如何预防家禽冻伤

  冬天,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饲养的家禽,如果保暖不善,常会导致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等末梢部位发生冻伤,尤以老、瘦、弱的家禽易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家畜补喂精料保镖。(2)及时清除栏圈内粪尿便,勤换、勤晒褥草,保持舍内清洁、干净、温暖。(3)预防寒风进入畜舍。

  低温冷害

  18、什么是低温冷害

  农作物或牲畜在0℃以上的相对低温受到的伤害称为低温冷害。

  19、老弱病人怎样防范低温冷害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的保暖。

  (2)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3)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4)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百姓更要提防。

  高温

  20、高温指的是多少度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现象,达到或超过37℃。

  21、遇上高温热浪怎么办

  遇上高温天气预警时要采取防暑措施。

  (1)尽量不要在烈日下劳动。田间农活安排在早、晚为宜。

  (2)田间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田边应具有饮水和防暑药品。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干活,到阴凉处休息。

  (3)不宜在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增加午睡。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要留神蚊、虫咬伤,避免器悈碰割伤及开水、滚油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剧造成感染。

  (6)不吃苍蝇叮咬过的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

  22、特殊人群怎样安全度夏

  对于特殊人群,遇上高温除采取一般高温热浪预防措施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如遇不适,要及时就医。

  (2) 最好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要有家人陪同。

  (3) 不要过分纳凉,屋内要通风。

  对婴幼儿

  (1) 避免衣被过暖过厚,衣着以宽松、透气、短小为宜。

  (2) 不宜过多吃冷饮,食物要新鲜、煮透。如出现消化不良,要及时就医。

  (3) 室内要通风,最好不要睡凉席。

  (4) 天天洗澡,以免生痱子。

  (5) 提防烫伤或磕萌碰。

  对孕产妇

  (1) 室内要通风换气,切记大捂大盖,最好不要睡凉席。

  (2) 常洗澡,勤换衣,衣着以宽大、透气为宜。

  (3) 不可贪吃过凉食品。

  干旱

  23、什么是干旱

  干旱是指农作物生长期内,由于久旱不雨或少雨,土壤中有效水分耗尽,土地出现龟裂,使农作物发生凋萎或枯死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匀,每个季节都有一些地方发生干旱。

  24、抗旱有哪些途径

  抗旱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水分,二是抱住水分。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新修水利、科学灌溉、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人工增雨、推广耐旱品种等手段来抗旱。

  常用方法

  (1) 改良土壤,适时耕作。

  (2) 少耕、免耕。

  (3) 节约灌溉,如喷灌、滴灌。

  (4) 地面覆盖,如用簿膜、秸秆、绿肥等覆盖。

  (5) 使用化学药剂,如保水剂、抗蒸腾剂等。

  雷电

  25、雷电是“雷公电母”发怒吗

  雷电是发生于雷暴云(积雨云)云内、云与云、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不要相信“雷公电母发怒”这种迷信说话而去求神拜佛,应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26、在室外怎样防雷

  (1)应当立即停止劳动,迅速躲入山洞里面。

  (2)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窗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绝对远离输电线。

  (3)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去屈。特别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4)在空旷场地,不宜把锄头等金属工具抗在肩上。

  (5)立即停止水上作业,尽快离开水面。

  (6)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7)万一发生不幸的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同时为其做抢救处理。

  27、在室内怎样防雷

  (1)一定要管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2)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室内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3)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电话、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建议拔下所有电源。

  (4)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5)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不要带电泼水救火,要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专用灭火器灭火,并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

  28、如何估计雷电来了没有

  在认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估计雷电来了没有。

  (1)仰望天空:当天空中的浓密乌云(积雨云)开始堆积变大变黑、云顶发展很快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此时就要想办法尽快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2)倾听杂音:如果你从小收音机中听到刺耳的杂音,即表示附近可能有雷雨云。

  (3)估计距离:判断何时雷暴将到达,最简单的方法是,当看到闪点时,通过计算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你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如果间隔时间长,代表雷电离你远,反之则你离近。

  冰雹

  29、冰雹是什么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它是一种以砸伤、砸毁为主的气象灾害。

  30、出现冰雹天气百姓怎么办

  (1)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2)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农村幼儿园、学校的学生应待在教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4)田间劳动要停止,立即找地方暂避一下。

  (5)户外人员不要在电线杆、大树底下躲避冰雹。

  (6)可把木板或盆、筐一类器具顶在头上,以防止被冰雹砸伤。

  (7)在做好防雹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的准备。

  31、什么是人工防雹

  人工防雹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冰雹灾害的措施,通过人工作业,在冰雹云中加入催化剂,使8冰雹长不大,迫使其“早产”、“早落”,从而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水分输送,从而使冰雹长不大。

  霜冻

  32、霜冻是怎么回事

  霜是指近地面物体或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物体上的白色结晶:有时当空气中水汽少时,也会没有结晶现象出现(称为黑霜)。在农作物、果树、林木生长季节里,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植株体内分发冻结而引起植物受害或枯萎死亡的现象称为霜冻。

  33、百姓遇霜冻应注意什么

  (1)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幼的防寒工作,避免冻伤。

  (2)老弱病人尽量不要外出。

  (3)出门采取保暖、防滑措施,骑车当心路滑跌倒。

  (4)驾车要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

  (5)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农户。

  五、现场应急抢救要领

  34、中暑怎么办

  (1)立即把中暑人抬到阴凉处,敞开衣服,头部冷敷或冷水擦澡。

  (2)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可以服用人丹或十滴水。

  (3)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冰粒机送医院。

  35、雷击烧伤怎么急救

  (1)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人工呼吸,在处理烧伤部位。

  (3)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用清洁的布包好后转送医院。

  36、怎样抢救雷击“假死”的人

  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现象,这实际上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不要相信“被雷劈”的迷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压。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常用的是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1) 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前胸左乳头内则的心脏部位2—3次,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2)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3)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1次人工呼吸。

  37、遇溺水及泥石流等引起的窒息怎样救护

  (1)被洪水或泥石流卷入后,应保持镇静,尽快寻找并抓住一件漂浮物。

  (2)抢救人员如不会游泳,不可强行下水救人,可用救生圈、竹竿等在岸上援助落水者。

  (3)救上窒息这后,应将其平方在地上,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水、泥及污物,并解开衣扣、领口。

  (4)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倒水,吐出污泥。

  (5)如伤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伤者心跳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6)如窒息者已清醒,可给予热的饮料。

  (7)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

  (8)在上述处理后马上转送急救站或附近医院。

  38、什么天气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在初冬至初春期间,当气温较低且一天当中变化不大,风很小或无风,有浓雾或者连绵阴雨天时,特别是当出现逆温(即底层气温低、上层温度高)时,烟筒中的一氧化碳向外溢出受阻变慢,有时甚至会出现烟气倒灌现象,如果门窗关得太严实,而煤炉封火不严,烟筒就有漏缝,就容易发生烟气中毒。

  39、冬季发生煤气中毒怎样急救

  如果人出现煤气中毒症状,不要手忙脚乱,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尽快把中毒者抬到通气处。

  (2) 让中毒者安静休息,并注意保暖。

  (3) 对昏迷不醒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就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若中毒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取出。

  (4) 应尽快早对中毒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轻后遗症。

  温馨提示

  (1) 发现煤气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冻,并迅速呼救“120”。

  (2) 在炉边放盆清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关键是门窗安装风斗,烟筒要保持畅通。

  (3) 煤气中毒者苏醒后,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检查治疗后方可出院,中毒中毒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40、出现骨折怎样急救

  (1)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 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和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2)初步的复苏措施 若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措施,并要给伤员保暖,保证其呼吸道的畅通。应避免过多搬动伤员。

  (3)止血和伤口包扎 一般情况下,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尽量用比较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

  (4)伤肢妥善固定 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木板等。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如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伤肢同健肢绑在一起固定。

  (5)迅速转移送就近医院 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在送医院,运输途中应在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要注意脊椎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注意一切动作要求谨慎、稳妥和轻柔。

  41、外伤出血怎样处理

  (1)指压止血法 在伤口靠近心脏的一侧,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它治学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赶快找医生或立即送医院。

  42、发生冻疮怎样处理

  (1)迅速让伤者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至室内。

  (2)如果衣服与人体冻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脱去衣服,切记不要用热水。

  (3)保持冻疮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冻伤部位千万不要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4)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5)尽快就医。

【与自然灾害的措施】相关文章:

自然灾害防御措施05-09

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05-09

自然灾害防范措施05-09

自然灾害安全措施05-09

自然灾害防范措施05-09

关于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05-09

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05-09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05-09

适合小学生的自然灾害的措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