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经典散文
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明明是第一次到某个地方,却觉得很是熟悉。旧地重游的光景如闪电般划过,照亮记忆里的阴暗,往事仿佛是从某个已经残缺不全的角落纷纷涌现。
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种“熟悉”的情愫,苏轼读庄子时亦有此言:吾昔见有,口未能言。今见得书,得吾心矣。文字的魔力可让人乘一点浩然之气,得千里快哉之风。许多时候我们心中之所有,而笔下之所无的东西,却能为作家一语道破,如梦方醒。
我想,作家究竟是何处异于常人?
大概作家之异于常人者,在于其心灵之敏感细腻。常人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而作家的心灵好比蛛丝,轻嘘微息就可以激荡起思想的波痕。我们一直忽视的毫厘之间,在作家笔下便是别开洞天。一点墨水是心灵的返影,一阵浪啸便是潮汐的回响。
而他们,却因此是天地间最孤独的人。独具胸中之一副别才,眉下之一双别眼。如终日冥思于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之中,于沧海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而不顾。意态忽忽,世人皆不测其为何。脱去心中尘埃,藏有千丘万壑。
当我读到那些透溢着作家人性温暖的句子,心中不禁就会“咯噔”一下。那种触动感、疼痛感,那种感慨,那种喜悦,毫无阻隔不由分说地涌上心头。当我冷,当我想哭,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原野,或者喧嚣纷扰的街头,被冷风吹着。那些句子便不期而至,悄悄地靠近我,握住我的手,微笑着,暖热我的心。
沈从文《受戒》里的小英子,穿着细白夏布上衣,黑洋纱裤子,龙须草编的细草鞋。看到这些,一个撑着竹筏自芦苇荡顺流而下的身影便渐渐明晰了,唤起了遥远而鲜活的印象,心灵也好似塞满糯米煮熟的藕孔,散发着渺茫清秀的香气。
只有音乐才能唤起人们的音乐美感,对于不懂音乐的人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无济于事。尝言小中能见大,还须弦外有余音。文字带给人这一抹细小而熟悉的'影子,正如弦外余音了。余音之所以格外迷人,在其声之袅袅,似断未断,将绝未绝。沉浸于心胸与里,可寄怀抱,可托忧思,可怡性情,可悦耳目。足以让人享受到舒筋活血的通畅。
我们在一起编织花环
有人编入雷的紫罗兰
而我只用一根草茎
充满沉默的语言
普鲁斯特因一块点心一连几个钟头呆立在钟楼前苦思冥想的追忆,似水年华发出比这点心更香脆、更细腻、更干燥的异香。
晏殊也感叹,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于我们,一首歌,一个人,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缕微风,一场电影,一杯茶水,可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叩击了我们的心扉。那时我会急切的想知道,我为何如此渴望追溯到记忆的源头。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与眼前的一切形成了呼应,遗失的故事或许藏有解答的秘密。
宝黛初会时,只需一个对视,前生缘定的木石前盟便在今生深深扎下了根。每个人初来世上时,都是陌生的,漫漫的过了许多年,才与这世界渐渐熟悉了。庄子书中的长梧子,做梦时不知梦,梦中又占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故曰:大智者闲。无怪乎东坡掩卷长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也许大凡美好的事物间都存在着一种通用的语言,从模糊的真实中脱壳而出,藏匿于某处,在以后的日子里反复出现。
我在忙碌与浮躁中丢失了一些名字,而这些丢失的名字躲在黑夜的礁石后,不为人知的时候叩击着我的灵魂,让我反复地想起,又忘记。
记忆的确是个奇妙的东西……
而我,只能对着那飘忽不定的幻影叹一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似曾相识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似曾相识精选散文
2.似曾相识散文随笔
4.似曾相识的说明文
5.经典散文
6.年味经典经典散文
7.经典散文:小狗
8.走过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