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

时间:2022-11-23 03:19:16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

  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下面就有阳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

  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篇(一)

  怎样写文章(从何处着手)

  不少人在动手写文章时,总是愁于无从下手。没提笔前,总觉得有好多话要说,有好多东西可写,可一旦坐在桌前,却又不知该怎样写了,颇有老虎吃刺猬——不知从哪里下口之感。

  其实,这是每个初学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就有如此经历:躺在床上、闲坐着或在走路时,觉得灵感来了,有话可说了,就忙坐在桌前,摊开稿子,提起笔去写时,却又不知该从不放哪里下手了。硬着头皮去写吧,可开了无数个头,都觉得和想的不一样,怎么也办不到“我手写我心”。一个晚上,撕掉的稿纸就有十几页,最后落得个无功而返,一段文字都没写出来。

  这就是没有解决从何处着手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我就先从写文章从何处着手说起。初学写文章(这里所说的文章,系指泛文章,不包括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体),无非就是从记人和记事的文章练起,只要熟练掌握了记人记事文章的写作,你就进可以攻——向文学创作方面努力;退可以守——自如地进行一般文章(诸如机关应用文体、新闻作品)的写作了。

  而记人文章的写作,只需记住四个字——记人写事——就足可以解决无从下手的问题了。你要写人,无非就是要写他都做了哪些值得写的事,一个平淡无奇,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你还会去写这个人吗?写人,就是要集中写他一组与众不同的事例。一组活生生的具体事例一摆,就使这个人就站起来了。写具体事,比你去空洞的喊上一百句“这个人实在是太好(坏)了!真让人感动(愤恨)”要有说服力多了。

  同理,记事的文章也只需记住四个字——记事写人——就可以了。你要生动地记述一件事、一个场面,只去空洞地说“啊!真感人(激烈)呀”,那是不够的,别人是不会无故地受你的感染而随着你去激动的。而要准确地传达你的所见、所闻,让读者也和你产生共振,你就必须描写一组人的活动,细致入微地写出在这件事、这个场面中他们是怎样做的。这一组人写活了,你所要记述的事、场面自然就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只要记住这八个字(记人写事、记事写人),你就可以解决了写文章从何入手的问题。此时,你还觉得写文章很难吗?

  文章的结构

  文章和人颇多相似之处,人有头颅、躯体、四肢,文章也有开头、主体、结尾。人四肢不全就是残疾,文章的这三点不全,就让人觉得不够完整。

  先说文章的开头。人们谈论起文章的开头,都喜欢用“凤头”来比喻,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传说中的凤凰是很大的(大抵就和孔雀差不多吧),可是它的头并不大,但很有神。文章的开头也应如此,只须用三言五语,十几或几十个字破题即可,无须去罗里罗嗦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只能引起读者的反感。若是给报刊投稿,一个索然无味的开头,就足以让编辑将你的稿子“枪毙”。

  再说文章的主体。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此。文章的主体部分,内容要丰富,要有足够的容量。不管写人,还是写事,没有足以让人信服的事例是不行的。所以,人们提到文章的主体时,总是以“猪肚”来形容。我们都见过猪,你看,猪的主要部分不全在肚子上吗?这个比喻确实是太形象了!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就要多在这一部分下功夫。

  最后再说文章的结尾。人们在谈到文章好的结尾时,喜欢称之为“虎尾”。虎尾虽不大,但非常有力,据说虎尾就是它捕食猎物的一个主要工具。一个好的结尾,戛然而止,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余味无穷。

  五、材料和结构

  文章的材料与结构(此结构非彼结构,彼结构讲的是文章的整体样式,此结构讲的是如何组织材料),是写好文章的要素,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只是,不少讲写作的文章说得比较含糊。我之所以将其单列出来叙述,就是要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让朋友们一看便懂,且记之不忘。

  先说材料问题。材料就是组成文章内容的素材,人们平时所说的有“生活”,即是指该人有生活经历、阅历,掌握了一定的“素材”。所掌握的东西越多,写出的文章就越生动。在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后,在写文章时,就存在了一个“选材”的问题,即要选择对突出主题有用的材料。所有使用的材料,都是为突出主题服务的。除此之外,都要毫不吝惜地将其舍弃。

  再说结构问题。这里所说的结构,讲的是如何结构、也即如何布局文章。结构即按照预想的文章蓝图,去组织材料,使写成的文章符合最初的构思。比如盖房子,现有的材料不同,就要去设计不同的房子样式。你现有的材料是砖、瓦、梁、檁、椽子,那你最好就盖成瓦房;而你现有的材料是钢筋、水泥,那你就应建成楼房。总之,写文章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写前无从下手(不知咋写),写中胡乱出手(抓住什么是什么),那写出的文章就必然会拿不出手。

  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篇(二)

  懂得了以上几点,写文章基本上就算入门了,起码知道了文章是怎么回事、什么样子,从何处着手写文章,如何根据材料去结构文章。但要把文章写好,只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了多读书之外,还要多看一些工具书,通过读书、查找工具书,增大自己所掌握的词汇量。高尔基就曾经说过,谁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谁写出的文章就越生动。在掌握词汇方面,我就有过切身的体会,在野外工作时,我就通读过《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这办法虽笨,但通读之后,自己就感觉到大不一样,觉得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多知识。除此之外,我还坚持手边不离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等应有尽有,每逢吃不准的字、词,就查阅工具书。在遣词造句方面,力求准确,决不含糊其辞、张冠李戴。

  2、除多读有定评的名著外,也要看一些自己所熟悉的人的作品,看他是如何去写你也所熟悉的人和事的。看后再想想,若让你写,你会怎样去写?自己所熟悉的人的作品,肯定不如名著,但看看这样的作品,可能更便于你的学习。因为你和那些著名的作家够不上嘴,但你却可以和你所熟悉的作者进行交流,向他请教,甚至可以请他为你改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你可能很快就掌握了写作技巧,进而成为一个文章高手。

  3、多写、多练笔。写作,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一样,是一项实践性特别强的工作。如果只看不写,势必会造成眼高手低,只觉得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之处,可自己下手去写,却连那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只有大胆地去写,写出后大胆地请人去改,然后自己再改,这样折腾几遍之后,一篇文章就会“沾边儿”。而照此处理,能够折腾出几十篇文章后,你还发愁不会写文章吗?

  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篇(三)

  一. 养成用心说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

  记得前不久笔者布置了一道参加市作文竞赛的作文题目《温暖》,先是布置作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准备从这些写作能手中发现几篇佳作,然而事与愿违,多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写得最打动人的是未参加兴趣小组的普通同学。这位同学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倾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此文写得令笔者动容。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的缺点。

  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对于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有不少学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来作文的现象,应该予以深思,并予以纠正。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每天都是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范围的扩展,他们周围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大,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新鲜事,获得新知识,触发新感受。如果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写日记的习惯,把平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坚持记下来,无疑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写作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如走进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写作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校园、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就为学生写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去年冬天,我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一起去寻找冬天的“秘密”。为了能让学生寻找到冬天很多的“秘密”,我鼓励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15分钟以后,让学生拿出笔和纸,把自己发现的冬天的“秘密”写下来,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写道:“我站在外面,吸了一口气,感到很凉。冬天的雪很冷,我还发现雪是六个瓣儿的。”“雪很白很白的,可是用鼻子一闻,什么味都没有。”“雪好白好白,雪好冷好冷。我看见黄雅楠说话时,她的嘴还在冒热气."由此,引导学生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学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净化了他们的心灵,还丰富了他们的情感。而一句句稚嫩的话语,完全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一朵朵心灵之花在尽情绽放。

  三. 养成多读多思多练多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