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2-11-23 13:06: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把人带到遥远的回忆里。似乎亲身来到了灰色、平静的边境小城,土得掉渣却如诗如画。为此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一些呼兰河传读后感的优秀例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1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有深沉悠长的,有活泼轻快的,有大发感情的。而萧红写书字字都有情,对家乡的情,对祖父的情,对园子的情。

  但,我们知道,萧红这一生几乎没有快乐,一路坎坷曲折,只有童年,给了她对生命的希望。死,对于她来说不足挂齿,继母的残忍与冷漠她并没有倾诉于纸上。她没有写出自己的痛苦,而是用怜悯的眼光去看别人。整本书字字透露出中国还没有从封建社会走出来,当时的人们被一丝迷信愚昧的黑纱蒙罩着。在我看来,除了萧红、祖父和小团圆媳妇外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小团圆媳妇这段写得尤其长。读着,心中不由升起悲悯。好好的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黑头发,大眼睛,高个子,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大美人。而且生性活泼大方,就因这,婆婆奶奶还有其他的媳妇觉得不打不成。天天虐待,又是打又是在她脚下用烫铁烙印。可怜的小姑娘越来越憔悴。婆婆奶奶们见她这样,请来大神、二神为她跳,希望驱逐团圆媳妇身上的"妖气".这些"大神"纯粹是为了赚钱,说用滚烫的热水烫一烫,妖魔鬼怪就会消除。可怜的姑娘,被烫得昏迷不醒,后悄然离世。婆婆哭得差点瞎了眼,不是哭她的小团圆媳妇死了,而是哭花在她身上的几百两银子!

  可是再看祖父和萧红的园子,有蝴蝶,有蜻蜓,有稻子,有狗尾草,有祖父和她快乐的回忆。跟着祖父,就像去游乐园,兴高采烈,欣喜若狂。那快乐的.一幕幕仿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天真的孩子拉着祖父的手在园子中尽情玩耍,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又躺在树下睡着了……萧红身为女作者,笔致细腻,观察仔细,与众不同的是,她有亲身实际的感受。她不仅记录呼兰河,记录家乡,记录祖父,更在记录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天真的自己,一个快乐的自己,一个美好的自己。那段时间短暂,祖父立时,这些回忆使她生存的依靠。

  用具写作的水平来看,似乎觉得《呼兰河传》中的很多句子可以删去,但又觉得很有必要。每篇不是很长的文章,甚至只有几句话的章节,觉得读后很是充实。再用最具写作的眼光,她的文章又是最华丽的。

  读着《呼兰河传》,也和作者一样对呼兰河充满情,对祖父充满情,对一切充满情……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2

  《呼兰河传》是一本记载了很多事情的小说,但其中最让我感慨的"盛举"却是从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中引申出来的跳大神。

  跳大神虽然在当地被誉为"盛举",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跳大神是一种迷信,是一种禁锢了人类的思想的迷信。

  越跳,就会让人越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有好处的。人们往往被这种迷信蒙蔽了双眼,生病时,宁肯去请毫无用处的大神,也仍不去相信那些真正对我们有好处的"药".

  跳大神是封建社会一种极端愚昧的活动,从小团圆媳妇的死来看,之所以会有跳大神,就是出于些许人们的不信任现实,因为人们不信任现实,才会让这种愚昧渗透每个人的灵魂。

  跳大神是一种骗取钱财的作为,但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看透他的本质,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当时,连萧红这样有思想的人都忍不住回去瞻仰一次跳大神,那,其他人对跳大神的狂热程度我们就可想而知。

  当时的人们,将跳大神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有时跳大神,就是为了让别人说三道四,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里热闹起来,这种孤陋的思想道是很配得上跳大神这项愚昧的'活动。

  当地跳大神跳多了,妇女们看到服装也都想起了大神的服装,男人们谈天说地也都想起了跳大神中的念念有词,可以这么说,跳大神已经完完全全封闭了当时呼兰河城里的人们的思想,让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认为也存在着"跳大神",我们时常会对周边的现实和自身的状况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以,那种潜伏在我们心里的某种物质,在这时,便打起了鼓,这种鼓,会让我们急躁、退却,甚至自暴自弃,会让我们在怀疑的心态作祟下,分不清好与坏,这就是我们内心存在着的"大神".

  当我们不愿意接受新东西或听取别人的意见时,那我们内心的"大神"肯定又是在封闭我们的思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接受新东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相当于是丰富了自己的见闻,增加了自己的知识。

  总而言之,跳大神是一切愚昧的代名词,是悲剧的起点,通常也会是悲剧的终点。

  呼兰河,一个跳出来的小城,而众多的悲剧,也都是因为愚昧而产生的"跳出来的悲剧。"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3

  《呼兰河传》,看完这本书,首先感觉到萧红这位女作家受鲁迅的影响很大,为什么我会说萧红受鲁迅的影响很大,是因为书中写的一个人物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其实与鲁迅笔下祥林嫂的遭遇差不多,本是两个好好的人,却因为人们的迷信,不断的给她们施加软暴力,使她们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而被封建束缚下度过悲凉的人生,最终孤独的死去。在死去之后,并没有受到许多人的悼念,反而认为她们是该死的,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有多深。

  在《呼兰河传》书中作者描写自己童年在后院的快活生活,书中的语言极具有表现力,使人读了之后不禁为小孩童真,调皮的行为发笑,在这一节中故事情节更多的表现的是轻快活泼的气氛,表现出作者的童真,调皮,好奇的天性,突显了作为作者对这种童真生活的热爱。突然笔锋一转,讲到小团圆媳妇时,作者由小团圆媳妇进家门时人们她是赞赏的到后来小团圆媳妇受到婆婆的虐打,小团圆媳妇从此便没有了笑容,变得神志不清,人们认为她鬼上身,便为她施加各种法术,尤其是在烫热水中,小团圆媳妇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最终走向了死亡。在这过程中,人们只是在看戏,只是偶尔有几个人会同情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死后,也没有几个人悼念她。在这节中作者表现出对当时人们的麻木,迷信,冷漠表现得无比的痛恨,作者表现出对民族劣根性的憎恨。再后来的有二伯,一个像阿Q的人物,对于别人称他为大爷时感到极度高兴,别人奚落他时,他便用许多粗俗的语言骂回对方。在这里,作者对他表现既痛恨又同情。小说最后讲到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面对各种嘲笑,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充满力量的生活下去,面对妻子离世,留下刚出生的孩子和只有几岁的孩子,他独自努力地去抚养,并没有放弃,这一人物作者表现出对他的赞赏。作者在文章这几个人物可能是当时全部人们的代表,由此可见,在封建礼教的管束下,当时许多人的性格已经变态,只有少数人还保持着人应有的品质。

  回归现在,虽然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当时人们那么的封建,迷信,但却还多多少少保留着当时人们的劣根性。例如,在《呼兰河传》小说中,写到冯歪嘴子上吊,全村的人几乎都去了,认为反正也不是去看跑马戏,又要花钱,又要买票。这一现象似乎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每次在中国的马路上,只要发生各种大事情,人们都要停下来围观,不愿错过这一精彩的瞬间,边看还边不断的议论着,这一现象在国外却很难见到,国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给耽误,更加不会边看边议论。可见,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改变。

  《呼兰河传》这一部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时代下的人们,因为封建礼教受到的极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摧残。而作者萧红因为封建礼教,她不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好好地发展自己,被父母包办婚姻,最终她不得不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代给了她丰富的阅历,让她可以创作出一本佳作《呼兰河传》,时代也蕴育出一位才女—萧红。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的好词好句12-02

呼兰河传读后感-读呼兰河传有感03-31

呼兰河传好句好段03-22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摘抄12-07

呼兰河传的好句好段大全12-07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二篇12-07

《呼兰河传》600字读书笔记12-09

呼兰河作文12-03

呼兰河传读后感12-10

《呼兰河传》读后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