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的心的生活感悟
两千多年前,《礼记》中就写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无非饮食与男女二事。
老朱是台北圆山大饭店里了不起的名厨,太太死后,他肩负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父亲年事已高,三个女儿各有自己的选择,唯有每周末的团圆饭成为维系一家感情的纽带。
每顿晚餐,平和背后是起伏。精明能干的二女儿买房破产而“不得不”暂时留在家里,乖巧懂事的三女儿未婚先孕,多年未嫁的大女儿闪婚。更出人意料的是,老朱与年轻的单亲妈妈走在一起。
任何一件事,发生在任何家庭中都不会是件小事。但在李安这里,没有冲突,一片和谐。洞烛天性的中国人,不会对簿公堂,而是把饭桌当成没有硝烟的战场。觥筹交错中,争端总能顺利化解。
如果说观众可以猜到二女儿会先放弃出国,但也难料到老朱会与小自己二三十岁的单亲妈妈锦荣走在一起。但回味起来,冲突也都自然而然发生。这也正是李安电影的一大魅力——精致而细腻地铺垫。
一开始,老朱为锦荣的女儿送便当。在女儿们纷纷“背离”自己,好朋友也离去的时候,那几乎是老朱生活的全部意义。这时候,名厨老朱只能食之无味。其后,锦荣母亲的到来仿佛也印证了大家之前的猜测。但这时,却是物极必反。锦荣母亲的一切行为都太像要成为朱太太的样子,因此,她不能成为朱太太。艺术家往往喜欢与你捉迷藏。
一开篇,穿梭如织的车辆经过短暂停留后继续前行。这就是生活啊,人们为吃饭忙碌,却忙得顾不上吃饭。老来相依为命的朋友离世,就像一辆抛锚的车停了下来,走到人生的终点。
热爱烹饪的二女儿还是为了一口饭,做着并不热爱的工作,在破产后却更能无牵挂地选择去阿姆斯特丹。人们的烦恼哪里来?只因为有太多放不开。老朱的婚事不被女儿们理解,可女儿们的婚事谁又能理解?虽然各自违背固有的观念,但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渐渐体味出感情的真谛。
三姐妹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虽然可以各过各的日子,但也产生很多顾忌。就像老朱,“我没味觉,吃是一种心里的感受”。虽然亲人们住在一起,却“仿佛”感觉不到浓厚的情谊,食之而无味。由束缚、牵制到最后产生平衡,这才回归了家的意义,老朱的味觉也重新拾起。
老朱丢失的不是味觉,是对家的感觉。回来的亦不是味觉,而是对生活的心。
【对生活的心的生活感悟】相关文章:
感恩的心生活感悟12-09
心的重建生活感悟12-03
寸草心生活感悟12-09
生活需要你的积极心生活感悟12-09
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的生活感悟04-03
心若向阳,生活才能灿烂生活感悟12-09
以心为桨,摆渡生活的美丽生活感悟04-06
心别太累的生活感悟12-07
修行修心生活感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