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德与社会小学课题研究计划范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小课题研究
——如何优化学生的课前活动提高预习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灌输、管制学生正襟危坐这样的课,而是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课: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活动,多交流,多体验。可我们发现,学生的材料近乎千篇一律,学生的交流三言两语,学生的回答缺乏条例也没有自己的思维发散,课堂教学只是对学生以往生活经验的总结,达不到思维碰撞。究其原因,这一切皆源于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材料而无分析,有分析而无总结,就如同在一场辩论前只准备只言片语是难以应付场上的唇枪舌战的。所以课前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尤为重要,这也就是教学中的第一步:预习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2。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注重与本地区实际及学生的生活联系,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3。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使之有效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科书的内涵挖掘;
2。学生生活体验的储备;
3。网络资源的搜集整合;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问卷):通过广泛调查学生,大量查阅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
实践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逐步探索出影响,了解影响学生课前活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努力提高课前活动成果。
经验总结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优秀论文。
研究过程
实验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实验的起步阶段
(1)目标
A、通过实验,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和开发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B、加强学习,转变认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主要工作安排
A、与学校教科研相结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B、认识教材特点,做好实验的思想及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正确方向。
C、经常与其它教师交流自己参与实验的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并在学期末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D、举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讨论,评析,促进自己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达成共识。
2。提高阶段
(1)目标
A、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动方案,积累研究经验。
B、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2)主要工作
A、通过培训,进一步自己强化对教材的认识,促进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材,提高课的质量。
B、通过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汇报实验成果,并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经验。
3。实验的深入阶段
(1)目标
A、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B、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C、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主要工作
A、把握教材特点,深入领会实验的目的,大量挖掘课程资源。
B、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
C、完成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实验总结阶段
1。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整理典型案例及综合活动方案。
3。汇报实验成果。
【品德与社会小学课题研究计划】相关文章: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09-15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01-25
课题研究学期计划03-05
课题研究学期计划12-09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计划04-28
课题研究计划经典范文04-30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范文11-08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范文01-30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范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