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4-03-07 11:00:39 计划范文 我要投稿

[精]复习计划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复习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复习计划4篇

复习计划 篇1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的考试说明,20xx中考《[转载]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计划》。课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制订和颁布的,体现了国家对中学思品教学的要求。考试说明是指导我们教学最有效、最实际的方向性手册。上面有明确的考试范围,知识提要,有初中阶段政治学科三部分知识在中考考试命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规定,有中考样卷,达标训练等。新课标和考标强调,既要重视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第一位,知识的运用其次,基本知识的掌握再次。我们复习的时候关注的更多的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结合具体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联系:

  1、联系相关的教材知识点。跟学生强调,题目肯定跟教材知识点有关,而且很可能跟多个知识点有关,一定要联系和运用教材知识作答,做到不跑题。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这一点,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专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看待材料、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联系与材料有关的教材知识点,这样的话,学生在作答的时候,方向上不会出错。

  2、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告诉学生,有时候答案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3、联系学生应当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如果考试时候考到“假如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你独自一人发现地上有一百钱,你会怎么办?”我们总不至于跟学生讲,你把你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吧!

  (二)、重视政治语感的培养。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答问答题的语言很不规范,怎么形容呢?上网聊天一样,完全口语化,又罗嗦,有些学生写了很长一段话,看了半天你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醒学生学会写关键词。

  2、教材上、丛书上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去背,丰富答题语言,使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读多了,背多了,政治语感就出来了。

  3、上课让学生多发言、多讲。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我们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言,讲得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语感,也算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因为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就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经常用到的一些标准语言为学生总结出来,复印给学生。

  (三)准确地把握命题趋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几年来,中考政治试题的突出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体现素质教育,突出能力考查;题型开放、灵活、鼓励创新。为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我们应重视对历年中考政治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仔细研究中考样题,从中发现中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同时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一方面,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走出课本,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和学生自身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找准热点问题与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四)、讲练结合,加强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指导,提高答题能力,避免无谓的失分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复习原则。教师的讲无疑是重要的,但不能面面俱到,要讲到实处,讲在点子上;要突出点、线、面知识;对重点知识反复讲,对典型问题、热点问题重点讲;对易混问题对比讲。在教师讲的同时要保证学生有同步想、同步练的时间。通过这种以讲促练,以练带讲,讲练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准确审题,把握题意的能力、处理材料与知识联系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组织答案的能力、简洁有序表达答案的能力。在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解题技巧上犯一些幼稚的毛病,如答题丢问,答非所问等。造成无谓的失分。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在平时考试练习克服这些错误,抓规范训练,提高解题准确率。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前指导,并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扎实研究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法,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方法,搜集其他学校水平高的试题,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复习计划 篇2

  复习内容:

  (一)拼音:

  1、能互换写出大写和小写字母。

  2、能根据音节写出词语和句子。

  3、能给11—12册二类字及易混字选正确音节。

  (二)字:

  1、能认准音形,了解字义,形近字、多音字,能熟练组词。

  2、熟练掌握三种查字典的方法,会现场查字典。

  (三)词:

  1、11—12册重点词要正确理解识记书写,灵活运用。

  2、能在语言环境中找近反义词,会辨别词的感情色彩和词的意思。

  3、能选词造句和仿照句子造句,做到完整通顺。

  (四)句子:

  1、句子类型:认识常用句式,积累句子,能仿写优美的句子。

  2、会扩句,会修改病句。(不说病因)。

  3、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会判断选择。

  4、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11—12册)

  5、掌握“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陈述句等句式。

  6、用不同的词序、标点组意思相同或不同的句子。

  (五)标点:会准确地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省略号。

  (六)语言积累:

  1、能背诵(11—12)册《积累运用》中常用的诗句、谚语、歇后语和格言

  2、课外阅读中应记住一些优秀的语段、古诗、名言、诗句、歇后语和格言并各摘抄一句。

  3、能根据提供要求或情景运用课本中“语言积累”和课外阅读积累的常用名言、谚语、歇后语。

  (七)阅读:

  1、能读懂一段话或短文,能根据其内容解释词语、句子的意思及含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能归纳段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背诵默写古诗,解释古诗句古文句中带点词语以及全句的意思,记住部分古诗作者,以及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按先后顺序排列杂乱的句子或段落。

  (八)作文:

  1、能根据具体情景写一段人物交际语言。

  2、掌握常用应用文。

  3、会根据要求写一篇简单记叙文。

  4、会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扩写或续写。

  5、会写看图作文。

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各单元复习目标与措施:

  1、小数的乘法与除法:

  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要重点复习计算中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复习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理解数量关系,运用运算定律、求结果的近似数,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题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处理运算结果。

  2、简易方程:

  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数,列出方程,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1)、复习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

  (2)、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技能。

  (3)、引导学生抓住题中的数量间最基本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多边形的面积:

  重点复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记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4、观察物体:

  观察的物体以立体几何形体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象等方式来辨认一个和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复习时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

  5、可能性: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另外再补充相关练习对中位数等概念进行复习。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第12周5月20日---5月24日

  复习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1、数的意义(5月20日)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数的整除(5月21日)

  (1)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5月23日)

  (1)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未知数X的练习题

  8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第13周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如:x-6=20xx÷x=65x=25等方程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4=10

  3/5×3.5-x=1.4要先求出3.5×4,3/5×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2.1-x=1.4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x+1/2x=42,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5/9,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复习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

  具体目标: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习宗旨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力求突破

  四、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以教材为依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做法:拔高优等生,促进中等生,帮扶差等生。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

  五、复习步骤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3-4月中旬)

  复习要点:

  ①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②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③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④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4月下旬—5月下旬)

  复习要点:

  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②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③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④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⑤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5月下旬—6月中旬)

  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④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⑤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六、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1-16

复习计划01-16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7

复习计划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