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的自然韵律。作者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之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七任亲善大使。整本书由作者小时候在巴学园的学生生活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在封面的左上方写着三个不起眼的短语: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是本书的三个核心内容。
这是一个叫豆豆的小孩子上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小故事。这个被正规学校退学的小朋友在巴学园这个奇怪而新潮的小学校里度过了自己甜蜜的两年岁月。作为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主张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有优质的品性,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大人的各种干扰。小林先生用自己的爱为全校50个小学生筑起了一道高而美好的糖果围墙,即使围墙外已经处在二战的战火中,巴学园依旧是快乐的小天堂。
这本书写的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解释“窗边”一词来自“窗边族”有不容于常规社会的边缘色彩,但在这样的孩子的身边却是一大群宽容的成年人努力在一个常理充斥的社会撑起另一个空间,供孩子自由奔跑与玩耍。
当小孩在你身边喋喋不休的说着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的时候,你是否回认真倾听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起来感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惊奇的事情呢?如果没有,请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时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小林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经常对小豆豆说:“你是一个好孩子。”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他始终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倾听孩子。
巴学园不仅是教育的理想,也是一种对人进行划分的标准。
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是具有优良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大影响。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意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巴学园对我们来说就如理想园,看看当代现实社会儿童教育环境,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宗旨,让孩子从小学习钢琴、舞蹈各样各式。幼儿园本该是一个普及的低成本的教育,而不是用昂贵的设施和理念堆积起来的贵族教育。而如今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还要排个队的现象穷出不舍。
最喜欢文章中的这段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如果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像校长那样真心地去聆听孩子们的纯真的心声,懂得何谓是因材施教或许现今就会少一些平庸的人,少一些自卑的.人,少一些眼高手低的人,少一些违法犯罪的人。
小豆豆是幸运的,她的童真被保护着。家里有她的妈妈,学校里有小林校长。为小豆豆这样的孩子构建起一个保护童真的世界。从一个被另外一所学校认为是坏孩子且退学的境况变成一个人人喜爱,并后来有所成就的人。
校长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小豆豆的成长。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正是校长的超前理念给了巴学园的孩子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但是往往就忘记了孩子们最想要的只是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
巴学园每一个成长过后的人都希望曾经成长的地方,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小豆豆幸福被我们所羡慕,所以不要轻易忘记自己的梦想,即使我们曾经错过,我们也可以重新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个不放弃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而小豆豆的生活给我们指了一条路。一条从未超过或者觉得太天真就放弃了的路。原来我们也可以像她那样活着。
作者:林丹妮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1.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2.窗边的小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