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政治材料式论述题的剖析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探索,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政治材料式论述题的命题日趋成熟。这种题型,以材料(或情景)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趋势。它熔知识、能力、觉悟于一炉,集重点、难点、热点于一体,显现了时代性、人文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地克服考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的现象。同时,这种题型,以其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多等特点,又成为制约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瓶颈。因此,在教学复习中,有必要专门研究分析这种题型的特点及审题和解题方法,使考生掌握解题 技巧,提高解题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阅卷经验,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材料式论述题的特点
1.从命题目的看,此题型是为了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综合评价,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这类题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2.从命题形式看,此题型提供的材料,或是重大社会现象的陈述组合(事例型),或是引用报刊和人物的重要论断(引文型),或是重大现实问题的图片和列表统计(图表型)。解答这类问题时,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这就决定了材料论述题具有新颖、多样、灵活的特点。
3.从命题标准看,答案向多元方向发展,废弃了传统的“踩点给分”的评价方法,不硬套标准答案,不死抠要点,踩意即可。只提出考核重点和评分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着重从选用的观点是否正确,运用的知识是否恰当,阐述是否合乎逻辑,政治术语表述是否准确等方面加以考查。这就决定了此类试题具有要求全面、突出能力考查、难度较大、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特点。
二、材料式论述题的解答要求
根据以上特点,首先我们要明确解答材料式论述题的基本要求:
1.在理论部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是解题的主导部分,是命题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要准确、简洁地回答出有关理论知识内容。这一部分答好了,就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铺垫,使后面的分析论述有理有据。
2.在论述部分,要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解题的主体部分,要求考生用选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联系题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把理论与实际、观点与事实结合起来,即做到事理交融,观点统帅材料。要紧扣材料分析,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防止就事论事,或就理论谈理论。
3.在小结部分,要牢牢抓住题意,适可而止。这是解题的结尾部分,是解题的落脚点。在结尾时,或针砭时弊,或点明意义,或联系自身,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例: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0%,而能源消耗却占世界总能耗的80%。在2000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烟尘减排义务,会议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你认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何在?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主观题。要答好此题,重要的一环就是按照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处理好材料信息。本题要求我们找出摆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一困境的出路。要找到陷入困境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从材料中所要提取的信息。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发达国家人口比重小,能耗比重大,又不愿承担更多的义务;二是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而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烟尘减排义务。
原因找到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利用所学知识,寻求出摆脱困境的具体方法,从而形成本题的答案。
三、材料式论述题的解答方法
1.审读材料,这是弄清题意的前提。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全面、快速地审读材料。一是审读标题语,因为标题往往是材料式论述题的中心思想,对理解试题的中心观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没有标题语的试题,考生必须自己从材料中提取概括出有效信息来分析。二是读懂材料的含义,并从现象中概括出观点或结论来。有些材料的观点不是直露明显的,而是隐含在材料之中的,需经过抽象提炼才能把握。三是通过各个材料间的比较,找出每个材料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表格材料中各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后,才能把握其意思、观点或结论。
2.审清设问,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设问具有规定性、针对性和指向性的作用。为什么不少考生答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首先,要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中心观点。其次,弄清设问所要运用的有关知识范围。材料式论述题虽然赋予考生思考的空间,但并非可以自己胡编乱造,考生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依照设问中的问题主旨,在分析时紧扣事实、反映观点,做到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再次,弄清设问中有何特殊要求,该材料式论述题在设问上是属于限制型,还是属于扩展型。对于前者的设问,限定了答题的思维方向(正向或逆向)和知识范围,考生答题时发挥的自由度较小;对于后者的设问,考生需自己选择答题的思维方向和知识范围,作答时发挥的自由度较大。
如20XX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第38题:表1为A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表2为A地区工业发展状况比较。再如同卷中的第39题:“西部大开发”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标题语往往表达了材料式论述题的中心意思,对理解试题的中心观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碰到没有标题语的试题,考生必须自己从材料中概括出基本观点。如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苏浙吉卷)的第36题,可概括为“在入世谈判中,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
审读材料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材料或多种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审读材料与审读设问相结合。通过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3.确定解题步骤,这是得分的要领。第一步,根据题意,确定中心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论述题中待论述的中心观点或中心意思。如果要论述的中心论点不明确,答起题来就必然东拉西扯,漫天撒网。怎样确定中心论点呢?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依据就是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观点、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中提出的某个特殊要求。论点的确定,也可能是指一题多问的材料题中的最后一个设问。前面的第一和第二个设问,一般明确、具体、容易确定,而最后一个设问,指向往往不容易确定,但仍需开动脑筋,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然后围绕它去论述,这样才能切中要害,不至于信口开河,言不及义。第二步,根据中心论点,确定论据。论据是用以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即答题要点),包括理论依据和材料中的事实依据,一般是两者兼而有之。怎样确定论据呢?可以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论点来选定理论依据,如哲学和政治常识题,理论依据可选定一个或多个,要因题而定。把选定了的理论依据和题目中对应的材料挂钩,即用理论知识来重新排列组合题目中的材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三步,根据论据,合理展开论述。论述就是用论据来分析、说明、阐术论点的过程。这里应注意的是,要按照第二步确定了的要点展开论述,而不要仅仅罗列要点或堆砌要点,造成答案前后不连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材料。不少考生常为论述时无话可说或说不到“点子”上发怵,感到为难。其实,题目的材料虽然在教材外,但题目考查的理论知识都在教材内,只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和题目材料所对应部分挂钩,有机结合,顺理成章即可,无需考生别出心裁,挖空心思去另做文章;论述时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简明扼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最后用三言两语做好归纳小结(视情况而定)。
总之,材料式论述题往往成为高考文综试卷中的“压轴题”,事关整个考试的得失成败及考生的命运。希望考生们在做题中不断领悟,掌握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水平和得分的命中率,真正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高考政治材料式论述题的剖析】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图表式论述题怎么答05-05
高考政治图表式论述题的解题技巧05-09
高考政治图表式论述题答题实用技巧参考05-09
关于高考政治论述题的技巧与策略05-10
高考政治论述题解题技巧有哪些05-10
高考政治材料题答题技巧05-10
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论述题答题技巧05-09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之材料题05-09
理科考生高考复习的剖析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