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经验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分经验30则
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或“高人”。他们的经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时借鉴。现撷其30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的同学们。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的基础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七、学文科,要“死”去“活”来。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学,以至学理化,都需要“死”去“活”来。
八、“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九、“一个具有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的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十、“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十一、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十二、“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十三、“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十四、“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十五、“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十六、“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十七、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高考,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十八、“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十九、“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二十、“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上一页123下一页二十一、最关键是培养。美国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还有一句名言说“是最好的”。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比如政治,因为它的理论性比较强,很枯燥,所以就多培养些对政治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把自己成一个公务员,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生动起来了,其实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十三、不把作业带回家做。上课时间非常认真,效率很高。学习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全部解决,作业什么的争取不带回家做,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十四、喜欢做笔记,把笔记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识体系的把握、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有了笔记就可以经常做有重点的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十五、“别把高考想像得可怕”。要有好感觉,不痛苦,很充实。不要紧张,只要从现在开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报的。
二十六、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二十七、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要注意考试策略,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二十八、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班级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有说有笑,复习时想到提问,气氛很好。
二十九、合理安排时间。早做准备,后期就不会觉得紧张。阶段性的时间分配,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仅略有侧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弱科的产生。
三十、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有多复杂,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同学良性竞争。
学好高中数学的最佳捷径
高中生要学好数学,须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认识问题;第二是方法问题。
有的同学觉得学好教学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因为数学分所占比重大;有的同学觉得学好数学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这些认识都有道理,但不够全面。实际上学习教学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曾有一位领导告诉我,他的文科专业出身的秘书为他草拟的工作报告,因为华而不实又缺乏逻辑性,不能令他满意,因此只得自己执笔起草。可见,即使将来从事文秘工作,也得要有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而学习数学就是最好的思维体操。有些高一的同学觉得自己刚刚初中毕业,离下次毕业还有3年,可以先松一口气,待到高二、高三时再努力也不迟,甚至还以小学、初中就是这样“先松后紧”地混过来作为“成功”的经验。殊不知,第一,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安排是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三年的课程,高三全年搞总复习,教学进度排得很紧;第二,高中数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内容(如函数、立几)放在高一年级学,这些内容一旦没学好,整个高中数学就很难再学好,因此一开始就得抓紧,那怕在潜意识里稍有松懈的念头,都会削弱学习的毅力,影响学习效果。
至于学习方法的讲究,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习惯、智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这里主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提出几点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逻辑学悖论--克里特人伊壁孟德
伊: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M:他说的是真的吗?如果他说的是实话,那么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而伊壁孟德是克里特人,
他必然说了假话。他撒谎了吗?如果他确实撒了谎,那么克里特人就都不是说谎的人,因而伊壁孟德也必然说了真话。他怎么会既撒谎,同时又说真话呢?
伊壁孟德是个半传奇式的希腊人,他在公元前6世纪住在希腊。有一个神话说他曾经一下子睡了57年。
关于他的上面那段文字,如果我们假定撒谎者总是说假话,不撒谎的人总是说真话,那么就会出现逻辑的矛盾。按此假定,“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这句话不可能是真话,因为这说明伊壁孟德既是撒谎的人,因此他说的就不是真话。可是这又意味着克里特人是说真话的,那么伊壁孟德说的话也必定是真话,因此上面引的那句话也不可能是假话。
古希腊人曾为此大伤脑筋,怎么会一句话看上去完美无缺,自身没有矛盾,却既是真话又是假话呢!一个斯多噶派哲学家,克利西帕斯写了六篇关于“说谎者悖论”的,没有一篇。有一位希腊诗人叫菲勒特斯,他的身体十分瘦弱,据说他的鞋中常带着铅以免他被大风吹跑,他常常担心自己会因思索这些悖论而过早地丧命。在《新约》中,圣·保罗在他给占塔斯的书信中也引述过这段悖论
高三全年学习规划指南:四次重大考试需关注
所有同学进入之后,有四次占据着战略性的地位,其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很多同学之前因为不了解这四次的意义,从而无法利用这几次检查自己的进程,下面来说说这几次考试的意义,包括我们应该从这些考试中发现什么样的问题。
1.高三上学期期试
关键字:自主招生、复习适应程度
这是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正式大考,一些区会从这次考试确定全区统考的方式,并进行全区排名,这次考试是检验自己是否进入高三复习状态的一次重要机会,很多同学刚进入高三之后,还停留在的悠闲中,想着还有近一年,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中,这次考试的排名无疑会提醒所有的,高三的时间不容浪费。这次的考试很容易造成大幅度的排名升降,有心的同学应该不难从这次升降中看出高三同学的努力程度。
此外,的自主招生初审即将展开,所有的自主招生报名表上都会要求写出近几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这次期中考试作为最近的一次正式考试,对于自主招生简历初审通过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关键字:统考、一轮复习
这次考试是高三第一次大型统考,即各区都会组织统考,并公布全区排名,这次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比较接近高考,各学科的第一轮复习基本完成,大部分重点内容在此时都已经讲完,这次考试能够较好的检验学生高三学习的成果,并且作为自主招生考试前的一次练兵。最终填报志愿的时候,这次考试也是很重要的参照标准。
3.一模考试
关键字:志愿填报、正式
一模,即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是高考的第一次正规练兵,各区教研员会将自己对于高考的研究和对今年高考的预测在这张上释放出来,此时高三的复习已经告一段落,学生的学习重心已经从的复习转移到应试技巧的提高上,同时一模(部分地区有零模)是第一次将理化生(史地政)综合在一张出题,是理综和文综的第一次练兵,一模考试会成为一个月后的志愿填报的最重要依据。
4.二模考试
关键字:加分排名
二模考试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志愿填报,每年的加分审核和公示均在4月中下旬时进行,因此一模考试的排名是裸分排名,二模考试的区排名为加分排名,据每年志愿大本的统计,排名越靠前的学员受加分影响越严重,北京市前1300名中有近600名学员有不同的加分优惠 高中数学,这次排名参照加分影响之后,对于学员的定位更加准确,因此每年的二模和一模会共同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
高考数学实战经验 会的题一定要做对
“三摸”刚刚结束,和们在方面反映最多的就是怎样避免丢分、临近应该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州一中马莉。
她认为,从“三摸”的情况看,选择题与填空题难度不大,解答题前四道比较平稳,最后两道题的最后一问有一定难度。对于难题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后两道题的得分区分不明显。学生成绩的区分往往取决于容易题与中档题得分情况。这种情况与往年的高考相似,6道解答题,前三道一般都属于容易题,考查的点也不难,后边三道题尽管有一定难度,但高考解答题一般有两问或者三问,前边问的一般比较容易,只要细心,就能够拿分。遇到难的,也可以“跳”过去做其他题。学生在答这部分题时,在不容易得分时,一定要学会放弃。
另一个失分比较多的地方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道题5分。这些题只要结果,显示不出解答过程,在解答过程中,只要有一处出错,就得不到正确结果。学生在答这部分题时,往往想压缩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边的解答题,这样会的题也因为慌乱而丢分。如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如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呢?马莉说,解决这一问题的是掌握答题的技巧:做选择题、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小题要巧做”。巧解选择题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直接法、特殊值检验法、构造法、图解分析法、估值法、极限法、排除法等。小题的时间大约掌握在45分钟左右,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做小题的时间可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学会先“跳”过去,一定不能恋战。其次,解答题要规范作答,努力争取做到“会而对,对而全”。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解题格式、过程的不规范而失分,能做对的题目,就一定要争取不丢分而能得。这需要学生在最后的冲刺训练中严格按要求规范答题,尤其是需要文字说明的部分更是要叙述清楚,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无谓的失分。多年来的高考分析和平时测验已充分说明了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马莉老师提醒广大考生,离高考还有十几天,最后这段时间,同学们应该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注重教材 高中化学,把握通性通法。近几年高考数学始终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通过全面阅读,对课本知识重新归纳、整理,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清楚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在近期复习中,抓容易题和中档题,不宜去攻难题。因为这段时间做难题,容易导致学生急躁,自信心丧失。通过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得分。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应用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常忽略解题基本原则,有错题本的可以多看看经常出现的错误,也可以拿出一年来做过的卷子,再看看自己的习惯性错误,掌握自己犯错误的基本规律,查找失误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减少失误率。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考场上才能轻松应战,做到正常答题,超常发挥。
高三数学总复习方法的探索
摘 要:要搞好总,首先要研究,研究手册与教材,然后抓住的环节,抓好基础。把握的内在联系、构建网络,增强运用思想的意识,提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解题技巧
高三数学总复习是最后关键时刻。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数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在 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搞好高三数学总复习,首先要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最近几年考题的变化。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才能把握好复习的尺度,避免拔深过高、 范围过大,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的错误导向,然后明确复习环节之间的关联及各自的标准后,扎实抓好每个环节。下面是我具体落实总复习的做法:
一、研究《考试手册》,分析高考。
高考数学总复习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是研读《考试手册》明晰考试要求;分析近年高考把握通性通法;通过练习体会数学概念,学会“举一反三”;通过错题感悟问题本质,提高解题技能。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知识主干,形成知识网络,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应试技能,淡化特殊技巧,掌握通性通法,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考试手册》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A水平: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B水平:对所学知识有理性的认识;C水平:对所学知识有实质性的认识;D水平:能在新的情境中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但如何界定这四个层次呢?《考试手册》还指出:“数学学科高考旨在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逻辑、运算、空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实施下去呢?所以,教师只能通过结合《考试手册》,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来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
2007年上海数学高考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来的22道题目改成了21道题目。少了一道题目,增加了题目的难度,2007年第20题和第21题的难度较大,感觉不太适应,无从下手。事实上,这样的改变也是有征兆的,那就是2007年的春考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从而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及时作好调整。
通过研读2007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我们不难发现:2007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对学生的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考察的力度,有了较大提高。整张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从四个方面体现;一能力型问题,如第20题定义“对称数列”,第21题定义了 “果圆”这个新的概念,请学生利用新概念解题;二探究能力型问题,如第21题要求学生讨论是否存在“果圆”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总是落在某个椭圆上?三推广拓展型问题,如第9题实数范围内正确的命题能否推广到复数范围内;四设计构造型问题,如第10题要求学生写出能确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充分条件等。因此,我们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二、加强复习策略的研究,提高对高考数学复习的认识
1、立足基础,突出重点
在 按照《考试手册》的要求,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注意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如数列、不等式、函 数、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恒等变换,空间图形中元素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性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等,要重在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 用,这是最重要的基础。抓基础时,要重视课本,尤其要重视重要概念、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在高考数学试题中有相当多的题目是课本上基本 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如2007年上海数学高考理科卷的第1,2,3,4,5,6,7,8题、第12,13,14题、第16,17,18,19题共计98分。学生容易入手,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有难度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提高分数,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常事倍功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立足基础呢?我的方法是这样的:(1)复习例题的选择。例题的选择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目的性。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真正使学生做到 解一道题,明白一类题的解法。针对学生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2)试卷的讲评。在讲评试卷前,教师必须亲自做题,认真批阅,对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透析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中本身蕴含的解题方法和规律。通过试卷讲评需要让学生明确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本质是什么问题?试题评分标准及分步得分要领是什么?(3)作业的布置。不少数学教师采取题海战术我认为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所以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重在查漏补缺,要求做好力所能及的题,控制题目的难度,在通解通法上狠下功夫, 那些只有运用“特殊技巧”才能解决的题,坚决摒弃。
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由此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应同时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因此忽视基础,搞综合提高无疑于空中楼阁,是很难有好效果的。即使去解综合题时,也脱离不开基础知识做基础,因此抓好基础是根本,要坚持不懈。
2、回归课本,把握通性通法
高考数学总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更要紧扣教材,注意回归课本。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完善数学的知识网络。(1)回归课本,可以明确概念。(2006上海卷)已知直四棱柱 中, ,底面 是直角梯形, 为直角, , , , ,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大小.本题是来源与课本,重点考察了向量的应用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2)回归课本,可以强化方法。(2008黄浦区 模拟卷21)设 , 。本题可以利用课本三阶行列式一习题,直接表示为 快速解题。(3)回归课本,可以完善体系。(2004上海卷)教材中“坐标平面上的直线”和“圆锥曲线”体现出平面解析几何的本质是什么______。这个问题只有回归课本真正吃透课本,才能作出准确回答,这是教师包办代替不了的。(2006年上海卷)已知函数 = + 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 >0,那么该函数在 0, 上是减函数,在 ,+∞ 上是增函数.(1)如果函数 = + ( >0)的值域为 6,+∞ ,求 的值;(2)研究函数 = + (常数 >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3)对函数 = + 和 = + (常数 >0)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函数 = + ( 是正整数)在区间[ ,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主要考查利用课本一个例题和函数 的图像与性质来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或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对着课本知识点的回忆和梳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和习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这样的复习才是扎实有效。
3、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理性的复习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2007上海卷10)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重合三种。已知 是两个相交平面,空间两条直线 在 高中学习方法 上的射影是直线 , 在 上的射影是直线 .用 与 , 与 的位置关系,写出一个总能确定 与 是异面直线的充分条件: ,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解答。(2007上海卷19)已知函数 ,常数 .(1)讨论函数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求 的取值范围.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007上海卷16)在体积为1的直三棱柱 中, .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可以找到平面的垂线,找到空间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加以求解;也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法向量和空间直线所在向量的夹角加以求解。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解法也多样。所以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这些思想方法。
4、重视存在的错误,及时做好查漏补缺
高三复习,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没有及时细致的反复回味,这种做法是事倍功半的。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就应该做好纪录,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这样,做题的时候就能知道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 错的机会也将大大减少。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则可以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从不同角度想出3种方法,与做3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陈题可能性不大,但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三、加强技巧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扎 实的基础知识是获取高分的前提,技巧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对于两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在考试中某些解题技巧使用的好坏,往往会导致两人最后的成绩有很大的差 距。对于一道题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我们要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所以在总复习中,教师要落实一些典型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选择题客观性最强,除了正面的直接选择法以外,复习中还要落实的方法:(1) 排除法: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2) 估值法:运用一些基本定义如定义域,值域或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来确定一个足够小的范围,使四选项中只有一个在此范围内。(3) 赋值法:在一些具有一般意义的选择题中,给未知量赋一个适当的便于计算的值,来确定正确答案。(4) 图像法: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合适的图形,如数轴、韦恩图、函数等图像,数形结合得出答案。
简答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解题途径。可以一方面从已知条件分析,看看由此能进一步求得哪些结果(即能做什么?);另一方面从题目的最后要求的问题分析,看看要得到该答案需要哪些前提(即需要什么?),这样两头分析,往往能较快出解题思路。简答题解答时,当一个问题需要好几个条件才能解决,而有一个条件又始终得不到,不妨假设这一步成立,如写"可证为……"利用它的结论来解决后边的问题。
记住一些常用的结论和经典的试题可以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激活思路。如果同一类题在多次考试中出现,那我们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即是科学也是艺术。对高考复习来说,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最佳的教学策略。每个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风格,学生的特点,灵活地有创造性地把我们的总复习做到最优化。
【高考一轮复习经验】相关文章:
高考一轮复习的经验总结03-25
高考一轮复习经验总结05-07
高考一轮实用复习经验总结03-25
高考第一轮复习的高分经验05-08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分经验分享05-08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分经验30则05-08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05-05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05-08
高考语文复习经验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