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建议

时间:2022-12-09 09:34:03 高考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建议

  20xx年全国普通高考政治试卷全卷难度为0.573,与近几年试卷基本持平,说明考生对于今年政治试卷的回答情况总体较好,但在不同题型上的表现略有差别。具体说来,在选择题方面回答情况令人满意,在简答题、辨析题上的回答情况基本正常,但今年的论述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特别反映出考生在系统阐述一个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欠缺。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教学与复习参考。

高考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建议

  全面把握《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考试说明》规定了“考查的知识范围”,这是政治高考考试内容的依据。目前,2003年政治科《考试说明》已经修订完成,针对原考试说明中对于考查知识范围的说明太过笼统、不易于复习过程中实际把握的情况,本次修订将《说明》中的知识点逐条细化,将原有的二级标题形式扩充到了三级标题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考核知识点。此外,由于2003年普通高考的时间提前一个月进行,“人教基6号文件”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将删减部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相应地,2003年政治科高考试卷中也对这部分内容不作要求。

  《考试说明》同时也规定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是与一定的教育认知层次相关联的,“能力要求”第1、2、3、4条规定了考生学习政治课后应具备的、从“再认知识”到“综合认识和评价”的各层次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层级”基本上是与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相对应的。如果说,《考试说明》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对考查内容的广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规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对于考试内容深度的要求。此外,“能力要求”的第5条“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不仅属于文科类考试的一条特殊要求,而且,从考生参加考试、回答试卷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回答问题的表述是考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考生在表述中所反映出来的专业性(使用术语情况)、条理性、逻辑性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考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的,因此高考政治考试也一直要求考生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评分标准中在两道论述题设置的“综合评价分”,也有针对性地对考生回答的条理性、逻辑性作了要求。

  切实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在记忆、领会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增强可持续性的、在高等学府继续发展的能力高中政治课的内容一方面强调它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它的学科知识和学科体系。目前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中开设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都是有着丰富的学科内容和严密的学科体系的。今后考生进入到高等学府,会接受到更多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学的日常学习中夯实根基、打好基础,会为今后在更高阶段的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同时,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学习课本基本知识与联系实际问题思考的辩证关系。所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对知识的认知不是最终目的,但离开一定的知识准备去思维与实践则容易导致盲目性。要处理好“学”与“思”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政治课教学引导学生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热爱和体验现实生活,是在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的。如果不切实际地、过高地要求中学生紧密联系过多的“实际”,则这种联系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能力发挥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是原地的重复。当然,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不可能要求学生熟知学科内的每一个细节。在中学学习阶段,主要以准确理解、掌握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主干知识作为要求。

  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注重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近些年来,高考政治命题的改革,一直致力于对“素质考查、创新精神”的探索,并为了这一思想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但归结到一点,就是使高考政治试题更加贴近和符合我们生活、学习的规律,比如试卷中对试题多样化的设计,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存在多种渠道;再如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中对“酌情给分”、“酌情加分”、“综合评价分”的设置,正是基于社会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又如试卷中对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凸现,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又有潜在的育人的功能。试卷中设置的材料,也往往是对现实生活某个情节的模拟,当然,这种模拟不一定是直接的模拟,而是经过一定的提炼和加工。同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也需要经过一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过程。

  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判断、分析、评价问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出现和对问题的研究并非孤立存在,而往往是多个问题相伴而生、互相交织在一起。在日常学习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之余,可以尝试选择以某个社会问题为主题,探讨其他问题与这一主题的相关度,研究这个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我们在阅卷中时常发现,有的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能够想到的知识都罗列上去,虽然在表面上看回答的文字很多,但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凌乱、欠缺有机联系、欠缺逻辑性,最终不能获得满意的分数。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抓不准问题的关键点,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主线,从而整理不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

  

【高考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建议】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复习的六点建议05-09

高考政治复习六大建议05-08

高考备考政治复习六大建议05-05

对高考复习的建议05-07

高考复习建议07-30

如何复习高考政治05-08

高考政治复习技巧05-07

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05-07

高考政治复习反思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