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1
1、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相对而言。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型农业与商品农业密切相关。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大多数劳动密集型农业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和冬季;由于热量非常丰富,温室农业一般不会在热带地区发展。
3、梯田建设有前提,一般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地区,因此并非所有山区都能通过梯田建设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然而,并非所有亚洲国家都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区域类型,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例如,泰国的商品率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很高。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应根据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以防止材料盲目分类。
5、水稻种植分布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个地方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可以发展,如中国河西走廊等水稻种植业。
6、混合农业按生产对象划分。虽然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与澳大利亚和西欧的混合农业相远,但仍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不受自然条件影响。例如,采矿业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较大。
8、不同方向产业的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效益,市场导向产业也可以靠近原材料,如高端家具厂;原材料导向产业也可以靠近市场。因此,在分析工业地理位置时,应采用发展观。
9、劳动力素质不是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而是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型工业。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2
人口与城市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 —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中考人文地理知识点11-10
高考化学知识点10-31
高考英语知识点03-12
高考化学知识点03-09
数学高考知识点11-05
高考物理知识点08-30
高考物理知识点03-08
地理高考知识点11-02
地理高考知识点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