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时间:2012-02-05 11:32:12 大学生新生网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大学:遇见你想要的自己 选择你想要的人生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编者按:大一“新鲜人”们进入大学已近一个月,军训过后,不知道你们现在对这个将要生活四年的环境有怎样的感受?对自己已然开始的大学学习、生活是敞开胸怀欣然接受,还是仍然一头雾水,抑或者还心存不满?是的,每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这是一个心理适应的必然过程。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大一“新鲜人”难免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各种心理不适。那么如何给自己做好心理调适?小编们与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道,根据你们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之谈,为新生们准备了一份应对“心理适应和角色转变”的指南——《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完全手册》,为大家提供一些你们一定用得着的信息,让大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度过一个有准备的大学四年。将分多期连载新生常见心理不适应对、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涯规划等专题,敬请同学们持续关注。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阶段,他们应该站立起来,四面瞭望……

——怀特海

大学:遇见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曾经,你们是否一度在想,十年寒窗,一朝终于走出那被禁锢许久的象牙塔,我的人生应该得到放松,我的大学也应该纯洁而唯美!但是,当理想面对现实,当坚毅遭遇隐忍,当激情挑战茫然时,你们的内心是否会荡起层层微波,你们的人生是否也会因此出现涟漪?矛盾在内心交织,失望在头脑繁衍,茫然而无措……抬头望望星空,我们应该这样告诉自己:这才是现实的生活,大学里,我要学会适应!大学里,我将遇见我想要的自己……

一、新的自我确认

无论你来自偏僻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无论你是高考状元还是“芸芸众生”,无论你是多才多艺还是平凡无奇,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好的第一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如果你对自己还有诸多不满意,希望通过大学生活完善自己,你就请你告诉自己:1、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生命的独特性;2、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3、不论我有什么或没有什么,我选择:热爱自己、关心自己。

二、把握生活的节奏

现在就开始优化你的时间管理吧。大学时间是宝贵的,更是有限的,前后四年1460天,去除长假期、周末、休息、看病、吃饭、睡觉等时间,便不足1000天。在这个高效的社会,我们必须注意时间的投入与产出,做到价值最大化。大学是职场的前奏曲,合理地利用和安排时间成了实现大学生涯目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时间管理呢?第一,做好大学四年总体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第二,分清“重要”和“紧急”的事情,避免顾此失彼;第三,抓住“零碎”时间,充实课余生活;第四,决战周末,充分利用,倍加珍惜。第五,合理利用寒假和暑假,有的放矢,既学知识,又攒经验,实践和学习一箭双雕。

三、人际关系必修课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修的一课,苦于不知该如何学好这一课的新生们,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其中,三点尤为重要:第一、学会包容他人。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第二、主动交往。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第三,讲究技巧。在与同学相处时应坦诚相待,但在给同学提意见时,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试试看,让这三个理念深入你心,并立即用行动来实现,相信你将很快融入到轰轰烈烈的大学生活,遇见你想要成为的自己,这或许也是你所不知道的更好自己!

当你成为“新鲜人”

不适应1:当“喂食式”变为“放养式”

对于小周来说,初进大学后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高中时,老师都盯得很紧,不时地有这个测验那个考试,不想努力都难。但是进了大学,作业不常布置了,老师也很少主动来关心自己的学习。面对这么宽松的学习方式,小周有些手足无措。

心理老师对你说:高中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式的。大学则全然不同,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老师不再施加压力,特别是文科的课程,课业一般比较轻松。成绩的好坏就全靠个人平时的学习态度是否自觉了。建议新生在确定所学课程后,为自己制订一个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确切的学习目标,并坚持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平时有问题主动请教老师。

此外,大学里的一些基础课程教学一般都在阶梯教室里进行的,建议“抢占”前10排的座位,这样听课效率会高一些。

不适应2:我不喜欢学校的课程安排

新生小王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计划的人,可如今看了课程表却发现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他想的不太一样。比如他认为实践操作应当尽早开始,可课程安排却要到大三大四,想先行一步吧又觉得缺少专业的指导,想跟着学校走又觉得太晚了,该怎么办?

心理老师对你说:入学的第一、二年,学校都会先安排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往往安排得比较靠后。大学的课程安排是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育人目标来制定的,本来就不可能适合每个人。如果你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不妨先向学长学姐要一张课程表,看看感兴趣的课程是不是和自己的上课时间安排冲突,如果不冲突的话就可以去旁听。

不适应3:突然多了那么多时间,怎么安排

有些同学习惯了高中时每天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上了大学,时间一下子宽裕很多,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每天上完课之后如何处理大段的空余时间成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

心理老师对你说:大学学习的课程多,课时少,每天的上课密度也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天仅有1、2节课的情况。大量的空余时间决定了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主要的学习方式。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参照与自己的理想相近院校的课程安排,看看除了本校的原有课程安排外,还需要补充哪些课程。

不适应4:同在屋檐下的烦恼

对那些从未住过宿舍的同学来说,处理好和舍友之间的关系也算一个不小挑战。毕竟,时下有许多同学没有兄弟姐妹,很难体会到突然间多了好几个朝夕相处的“兄弟”或“姐妹”的感觉。

心理老师对你说:在一个宿舍生活,主动最重要。比如打水的时候主动代别人打;一个宿舍的同学来得有早有晚,早来的同学就把全宿舍的被子都抱到户外晒个遍,又把床铺铺好,这样刚下火车的同学一到学校就能上床休息。晚到的同学看到舍友大扫除,可以把弄脏的衣服抱到水房洗干净。许多同学都愿意为宿舍、为别人做点什么,关键是谁先主动,谁先开好一个头。此外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宿舍里的不合拍本属正常,每个人在多些宽容的同时更要学会体谅、照顾别人。

由不适应引发的5种你必须警惕的心理状态

刚入学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长有短。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试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

——间歇心理:高中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体验是学子们终生难忘的。经过3年超负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过度透支,大学生入学后几乎身心俱疲,相当部分同学滋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由于心理紧张系统解除,学习上无动力,行为上提不起劲,喘口气,歇歇脚的心理比较普遍。

应对招数:高三紧张的学习之后,有一个休息阶段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有意识地让自己早点调整过来。建议“十•一”长假之后,给自己列一张计划表,将自修、休息、社团活动都安排好,这也能起到督促作用。

——茫然心理:中学阶段人们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即一切围绕高考而拼搏。考人大学后,有的新生入学初期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由于目标的迷乱往往使人缺乏方向感,无所适从,再加上高校管理不像中学那么直接和严格。许多新生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导致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比较强烈。

应对招数:遇到这种情况,最忌“憋在心里”。建议主动求助,找辅导员或者师兄师姐或者同班同学好好聊一聊,或者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谈谈自己的一些发展规划,明确目标。

——自卑心理:产生这种心理有三种情况:一是部分同学高考成绩不理想,录取到较低层次学校,自尊心受挫;二是高校的某些价值标准与中学不同,在高校,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而那些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一心埋头苦读而很少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同学,深感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滋生自卑心理;三是角色地位变化诱发的自卑心理。大学生多是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自我感觉良好,进入高校后,却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种学习位置的重新洗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一遇挫折,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从而诱发自卑心理。

应对招数:有自卑心理的新生容易出现“泛化”状况。也就是,一旦一个方面不如别人,就会觉得很多方面都不好,容易全盘否定自己,这种心态在新生中最容易出现。这个时候就建议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看看自己以后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以确定需要发展哪方面的素质。

——失落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没有录取到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只是抱着权宜之计入学,入学后心理别扭和沮丧,退学或转系的意念强烈。由于对录取学校所学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二是有的新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过高的期望值与大学的现实生活反差较大,导致部分新生人学出现情绪波动和失落。

应对招数:失落心理常见于较为理想主义或者原本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应学会宣泄。可以先找到自己对目前生活不满意的方面在哪里,然后找辅导员老师谈谈,找寻解决的办法。但是如果不满意的状况无法改善,可在考虑清楚后转系、转校或者与心理咨询老师谈谈自己的想法。

——怀旧心理:由于生活方式、习惯、环境的急剧变化,加上远离家乡、亲友和同伴,这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某些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依赖家庭的女生,哭鼻子、人际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怀旧心理油然而生。

应对招数:“怀旧”心理其实是一种表象,背后反映的还是对大学生生活的不满,觉得“现在不如从前”。还是应该着眼现在,看看自己对新生活不满意的方面在哪里,对那些可改变的努力改善,而一些不可改变的方面(如大学里不可能再像高中,再成为班级或者学校的焦点)则要尽量去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关文章:

1.2020年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

2.职业教育中心年度社会培训情况工作计划

3.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4.学生心理健康

5.心理健康判断

6.心理健康班会

7.孤儿心理健康

8.心理健康介绍:如何判定心理健康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