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好人》读书笔记
有一种女人,第一眼看上去惊为天人,很美。走近些看第二眼,发现眼睛大而无关,鼻子挺而不直,觉得美中尤有不足。接触一段时间,看她的走路,说话,甚至上厕所,才发现,她也只不过是千万个平凡女子中的一个。读刀尔登的《中国好人》,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刀尔登的爆红缘于他的专栏文章,那一年针对春晚节目,社会上一片批评之声,指责节目“拿农民开玩笑”,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他发表了“为什么不能拿农民开玩笑”的文章,提出能拿工人开玩笑吗?能拿学生开玩笑吗?能拿……能拿任何人开玩笑吗?最后,还能开玩笑吗?”,他指出假如什么玩笑也不能开,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遍地禁忌,动辄得咎,有谁喜欢这样的日子。这篇文章逆潮流而上,让人刮目相看。层层提问题,层层递进,直到答案自出,这样的文风非常有力,也让人眼前一亮。他的历史专栏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辛辣,有力。
《中国好人》就是这些专栏文章的集合,短小精悍,篇篇堪称美文,道前人所不及道,所不能道。编者推荐这本书,称他具有鲁迅的风骨。配合如此评价,豆瓣网上出了一篇文章“今天,你读了刀尔登吗?”,使《中国好人》更热了起来。似乎不读这本书,不知刀尔登,就不是跟上时代潮流的读书人。
我认真地阅读书中的每一篇文章,这本书剖析了六十多位历史人物,揭示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背后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是儒,儒家提倡忠孝仁义,这些理念经过统治阶级近二千年的灌输,形成了汉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和评判标准。
一、好人,坏人
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城,面对重重包围的叛兵,他坚持死守,外无救兵,内无粮食,他走回内室杀了自己的妾,把她的肉分给将士吃。接着城里开始吃老弱妇幼,吃伤病员,吃青壮年,吃吃吃,吃到城破时,城内三万多平民只剩四百人。朝庭表彰张巡守城之功,立祠祭祀,
理由是“食人过小,守城功大”。
冯道是个君子,他以慈悲为怀,活人无数,如劝耶律德光不事杀掠。如救下违反买卖牛皮禁令的二十人。如把武将抢来的女子送回家等等。在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他都当高官,受到五代皇帝的赏识,人称不倒翁。死时,许多百姓为他送葬。儒家却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司马光甚至骂他为奸臣之尤,主要罪名是不忠诚,没守节。
忠上升到最高的位置时,张巡残忍行径可以视为小过,冯道活人无数视为小善。睿智的曹操被视为奸雄,愚忠的岳飞枉送性命。
为什么忠会成了压倒一切的道德品质,忠的观念如何使人民甘愿被杀而毫无怨言,忠的幽灵如何在现代社会处处游荡?曾经全国人民跳忠字舞,唱忠字歌,举忠字牌,恨不得把一颗红心顶在头上显示出鲜红的“忠”字。现在的小学生守则中还有忠于祖国,忠于共产党,忠于人民的条款。下级对上级领导基本要求忠心耿耿,“忠”字就像岳飞母亲的刀,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背上。一个“忠”字,扼杀了人人平等的理念,把百姓置于低人一等的地位。一个“忠”字,可以理直气壮地剥夺百姓的一切权利,直至生命。
二、民心,天下
张士诚为人宽厚,得民心,但得天下者是剽掠起家的朱元璋。朱允炆是仁德之人,得民心,但天下被造反的朱棣抢得。他们的治道中心就是使民战栗,认为“得天下者得民心”,管不了你的心,还管不了你的嘴吗?未表露的民心,能有什么用。得民心不如得士心,士是民的精神领袖,士心收揽了,民心也就粗定了。
民心民意是可以操控的,在忠孝文化的熏陶下,民意往往不管是非,只知盲从。保卫京城的袁崇焕被凌迟时,京师大快人心,观者如堵,无不咬牙切齿,争抢袁大人的肉吃,由于抢得人太多,刽子手居然卖到一两银子一块肉。
乾隆活了八十八岁,一生写诗四万四千首,文字狱办了160多起,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思想被禁锢得连科技都无法发展。真正做到君意就是民意,君心就是民心。
乱世凭实力,治世靠权力,官方用教化,宗教,文字狱来控制民众的思想,民众在忠孝仁义的熏陶下,酗酗然只懂得盲从,官意转化为民意,民意转化为忠心。
三、有情,无情
严延年当河南太守时,为了立威,把各县的死囚集中行刑,血流进河,延绵数里,河南人人恐惧,个个惊栗,背后叫他屠伯。他统治的办法简单,就是多杀人。他治下的河南“野无行盗”,庶几太平。他母亲看到他如此杀人,大吃一惊,再三劝阻无效,只得赶紧离开,说不忍看着儿子受刑戮。
海瑞的清廉成为当官者的一面旗帜,可是留给家人的是无情。他看到自己五岁的女儿吃饼子,得知是男仆递给她的时,大声呵斥:你要能知耻而饿死。女儿果然饿死了。
对人民无情,对家人无情,是当清官,当好官的准则,被人民大众捧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也是个从来不苟言笑的人。忠孝面前,无情才是好人好官,是对皇家最大的有情。
刀尔登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世上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好人,也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坏人,所有人都笼罩在忠孝文化的环境下生活,成长,死亡。当今实施以法治国,道德只能在法律管辖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必须警惕传统文化中,道德凌架于一切之上的惯性。比如纷纷扰扰的假疫苗事件,不能仅仅以打破了道德底线,良心受遣责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以法处理。
本书是专栏文章结集,免不了先天的缺陷,由于篇幅的限制,面向的又是以了解信息为阅读目的的普通大众,所以文章仅仅停留在文化现象的浅表层,没有写出应有的深度。和同样剖析文化现象的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相比,少了清晰的脉络,深层次因素,以及沉淀到中华文明之中,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同样品评人物的易中天的《品人录》相比,少了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如对曹操的品评,易中天把各种因素分析透彻,而刀尔登只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客观,也不全面。
整本书迎合当今碎片化阅读习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用最少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属于快餐式的流行书。
【《中国好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学习“中国好人榜”心得体会05-04
《英雄中国》读书笔记范例12-0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例文12-08
教学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0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12-0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2-01
中国文化读书笔记12-09
《中国神话故事》读书笔记12-09
《中国古代寓言》读书笔记11-30
有关《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