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边学经济学一边思考人生读书笔记
为什么作者说储蓄比消费重要?
为什么通货紧缩也不一定全是坏事?
国家职能如何影响民众经济?
美元如何统领世界?
全球经济危机的真正诱因是什么?
中美关系的实质如何?
读完《小岛经济学》,这些问题你都能找到答案,也许你还会有自己更独到的见解。趣味的是,你不用绞尽脑汁、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很多经济实质。
这是一本寓教于乐,别具风格的经济学著作,曾被评为六星级读物,深受各界人士喜爱,适合的读者年龄涵盖9到90岁。
为什么此书有这么大魅力?亮点在哪?
作者(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希夫)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经济学知识有机融合到趣味轻松的故事里,不仅普及基础知识,可贵的是揭示了很多我们所不知的经济实质。
作者在书里以一种最直接、最理性的方式表明美国经济就是最大的“庞氏骗局”,从中揭露当今世界的货币政策和政策的谬论。
可谓是讲故事时娓娓道来,讲到要点时自然而然地融入经济学原理,又旁征博引的,读了对身边的经济现象豁然开朗。一读就爱不释手,很快就能读完又很想再回味第二遍,第三遍……
末几章,看上去讲楼市,讲通货膨胀,讲政府计划,似乎离普通民众很远,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故事里的“经济学套路”
故事从三个岛民开始,不满足于现状的艾伯勇于挑战生活,编织了渔网改变了岛上的一切。从这章节引出工具改变一切的经济常识,也给出一个关键的名词,即资本,作者强调了资本是有价值的。让我们明白工具的实质意义,它要能服务于生活才有价值。
随后岛上开始有了借贷,很多新变化有序进展着:岛民多了空余时间催生了一些经济活动例如做服装,盖茅屋;鱼的安全存储问题开了银行;基于整个岛的安全需求建了水厂;为结局小岛内外纠纷,诞生了共和国……
读到这里,读者除了读懂一些经济名词或经济关系如资本,借贷,储蓄等,也能了解到美国起初的兴起历程及它如何由一系列的现实需求逐步走向繁荣昌盛,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一点,经济学本身不复杂,它始终基于我们的生存需求。
对于我而言,我进一步领会到:平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思考它怎么产生很关键,能更好地去理解背后的实质,有所新创造。
当然,我们从中已经能读到作者鲜明的观点:经济需要雄厚的生产基础,储蓄至关重要,过渡的空前消费不利于经济繁荣,甚至是后文所讲的“通鱼膨胀”、楼市奔溃等恶劣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小岛上自从政府的职能转变就频频面临经济危机。自私的政府过渡鼓励消费,过量“出产”无价值官鱼,出台一列贷款优惠政策鼓励购房、入学,引起了通鱼膨胀,物价飞涨,真鱼贬值,甚至动摇了“鱼”本位。后来得救于中岛帝国,中岛帝国为其输送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消化了大量实际没价值的鱼储蓄券。
从这些我们就能读到美国当初是怎么经历经济危机的,又是如何利用其它国家坐收渔翁之利,也了解到更多真正的中美关系。
当然,也并不是说你读了就一定能完全看懂经济学,看懂国际行情,特别是末几章,个人觉得还有深奥。建议看了要多跟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做关联,多了解点新闻,你会收获更多,对经济学的认知有一个质的飞跃。
然而,我可以保证的是,你去读就一定有收获。因为此书除了跟经济相关的,我也读到了一些人生哲学,这些简单分享给你。
2、故事里的人生意义
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极致体验。
如果没有艾伯最开始的思索,鼓起勇气,挨饿去编织渔网,小岛也就一直那样,繁荣不起来,岛民的生活也会如一潭死水。其实美国经济也一样,没有先辈勇于开辟一条道路,它也没能有巨大的经济地位。
所以且不说国家,就从我们个人而言,应该在日常生活善于思考,想想人生的意义,不为工作而工作,不为忙碌而忙碌,不陷入“茫忙盲”的深渊。
艾伯利用渔网捕鱼后,他不会为捕鱼而捕鱼,而是腾出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做服装,而且开了服装公司;查理创造了冲浪板,又建立了冲浪学校;贝壳去做独木舟和手推车……
看起来好像也挺正常,顺理成章,但是如果放到现实了,很多人可能就无法这么转变了。例如很无奈地陷入无止境,甚至耗费身体的加班中,不喜欢又不敢去突破,工作久了年少的爱好和梦想早就丢给现实。
生命就应该有所追求,活着就应该越来越有意义。让我们做生命的主人,自己去主宰命运,而不是生活的奴隶。
【一边学经济学一边思考人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生活感悟:人生!一边走!一边学12-09
一边弹琴,一边短信故事03-09
一边懦弱一边盼望高中作文12-05
海的那一边03-10
为什么我们要一边工作而一边痛苦生活感悟03-09
宇宙的另一边作文12-24
关于用一边造句的经典句子12-08